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29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安装有支架,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轴、滑轮和吊线,第一电机与转轴相连,支架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滑轮,转轴穿过两个滑轮的中心,两个滑轮上均安装有一个吊线,升降机构延伸至支架的顶端下侧与升降板相连,升降板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破碎装置,底座上安装有淤泥收集箱,升降板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吸污机构,吸污机构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不同深度的河床清淤方便,不易堵塞,移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清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清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为消除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按其服务对象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可同时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目标服务的水利工程,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河流是重要的水利工程设施。河流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河底会淤积大量的杂质,需要对其进行清理。现有的水利清淤装置对不同深度的河床清理不便,且装置本身容易堵塞,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对不同深度的河床清淤方便,不易堵塞的水利清淤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满足当前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轴、滑轮和吊线,所述第一电机与转轴相连,所述支架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滑轮,所述转轴穿过两个滑轮的中心,两个所述滑轮上均安装有一个吊线,所述升降机构延伸至支架的顶端下侧与升降板相连,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破碎装置,所述底座上安装有淤泥收集箱,所述升降板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吸污机构,所述吸污机构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过滤装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破碎装置包括:第二电机、第一破碎器、第二破碎器、带轮和皮带,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破碎器相连,所述第一破碎器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第二破碎器,所述第一破碎器和两个第二破碎器上均安装有一个带轮,三个所述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污机构包括:泵体、第一硬管、软管、三通接头和第二硬管,所述第二电机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泵体,两个所述泵体的底部分别与一个第一硬管相连,所述第一硬管位于第一破碎器和第二破碎器之间,两个所述泵体分别通过一个软管与三通接头相连,所述三通接头通过第二硬管与淤泥收集箱相连。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外壳体、吸污口、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螺栓、第一过滤口和第二过滤口,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硬管相连的吸污口,所述外壳体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二过滤板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通过螺栓与外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口,所述第二过滤板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口。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过滤口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口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利清淤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转动带动两个滑轮转动,通过滑轮转动带动吊线转动,通过吊线转动带动升降板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板上下移动破碎装置和过滤装置上下移动,有利于对不同深度的河床进行清淤;通过破碎装置将河底的大颗粒杂质破碎,通过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对杂质进行双重过滤,有利于防止其堵塞;通过脚轮和把手的配合使用,有利于该装置的移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对不同深度的河床清淤方便,不易堵塞,移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图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底座,2-脚轮,3-把手,4-支架,5-升降机构,501-第一电机,502-转轴,503-滑轮,504-吊线,6-升降板,7-破碎装置,701-第二电机,702-第一破碎器,703-第二破碎器,704-带轮,705-皮带,8-过滤装置,801-外壳体,802-吸污口,803-第一过滤板,804-第二过滤板,805-螺栓,806-第一过滤口,807-第二过滤口,9-吸污机构,901-泵体,902-第一硬管,903-软管,904-三通接头,905-第二硬管,10-淤泥收集箱,11-移动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转轴502、滑轮503和吊线504,所述第一电机501与转轴502相连,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滑轮503,所述转轴502穿过两个滑轮503的中心,两个所述滑轮503上均安装有一个吊线504,所述升降机构5延伸至支架4的顶端下侧与升降板6相连,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破碎装置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淤泥收集箱10,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吸污机构9,所述吸污机构9包括:泵体901、第一硬管902、软管903、三通接头904和第二硬管905,所述第二电机701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泵体901,两个所述泵体901的底部分别与一个第一硬管902相连,所述第一硬管902位于第一破碎器702和第二破碎器703之间,两个所述泵体901分别通过一个软管903与三通接头904相连,所述三通接头904通过第二硬管905与淤泥收集箱10相连,所述吸污机构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过滤装置8,所述过滤装置8包括:外壳体801、吸污口802、第一过滤板803、第二过滤板804、螺栓805、第一过滤口806和第二过滤口807,所述外壳体801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硬管902相连的吸污口802,所述外壳体801的底部安装有第二过滤板804,所述第二过滤板804的上方安装有第一过滤板803,所述第一过滤板803和第二过滤板804通过螺栓805与外壳体8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板803上开设有多个第二过滤口807,所述第二过滤板804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口806,所述第一过滤口806的直径大于第二过滤口807的直径,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多个带有脚刹的脚轮2,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把手3。实施例2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破碎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1、第一破碎器702、第二破碎器703、带轮704和皮带705,所述第二电机701与第一破碎器702相连,所述第一破碎器702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第二破碎器703,所述第一破碎器702和两个第二破碎器703上均安装有一个带轮704,三个所述带轮704通过皮带705转动连接。该水利清淤装置,通过第一电机501带动转轴502转动,通过转轴502转动带动两个滑轮503转动,通过滑轮503转动带动吊线504转动,通过吊线504转动带动升降板6上下移动,通过升降板6上下移动破碎装置7和过滤装置8上下移动,有利于对不同深度的河床进行清淤;通过破碎装置7将河底的大颗粒杂质破碎,通过第一过滤板803和第二过滤板804对杂质进行双重过滤,有利于防止其堵塞;通过脚轮2和把手3的配合使用,有利于该装置的移动。以上所述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转轴(502)、滑轮(503)和吊线(504),所述第一电机(501)与转轴(502)相连,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滑轮(503),所述转轴(502)穿过两个滑轮(503)的中心,两个所述滑轮(503)上均安装有一个吊线(504),所述升降机构(5)延伸至支架(4)的顶端下侧与升降板(6)相连,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破碎装置(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淤泥收集箱(10),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吸污机构(9),所述吸污机构(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过滤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清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升降机构(5),所述升降机构(5)包括:第一电机(501)、转轴(502)、滑轮(503)和吊线(504),所述第一电机(501)与转轴(502)相连,所述支架(4)的顶端安装有两个滑轮(503),所述转轴(502)穿过两个滑轮(503)的中心,两个所述滑轮(503)上均安装有一个吊线(504),所述升降机构(5)延伸至支架(4)的顶端下侧与升降板(6)相连,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破碎装置(7),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淤泥收集箱(10),所述升降板(6)上安装有延伸至其下侧的吸污机构(9),所述吸污机构(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过滤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装置(7)包括:第二电机(701)、第一破碎器(702)、第二破碎器(703)、带轮(704)和皮带(705),所述第二电机(701)与第一破碎器(702)相连,所述第一破碎器(702)的左右两侧对称安装有一个第二破碎器(703),所述第一破碎器(702)和两个第二破碎器(703)上均安装有一个带轮(704),三个所述带轮(704)通过皮带(705)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利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机构(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英周芙蓉郭园娥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太平洋宇洪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