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8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抗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包括支撑座,第一座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两个第一杆,第一杆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第一杆的下端设置有锥体,锥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锥体通过固定块卡合设置在第一孔的下端,第一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杆和纵杆,横杆设置在第一杆的上端,纵杆设置在横杆的上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横杆和纵杆能够完美的卡合设置在第一杆的上面,起到了较好的支撑和分散作用力的效果,由于支撑座下端的卡块可以嵌合在横杆与纵杆组成的空隙之中,由于橡胶块可以刚好的设置在空隙内,也可以卡在卡块的外侧,起到了减震的效果,提高了抗震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
本技术涉及建筑抗震
,具体是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
技术介绍
抗震建筑是指在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建筑。探讨建筑物于地震中受损倒塌的原因,并加以防范,从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是提高城市综合防御能力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时也是防震减灾工作中一项“抗”的主要任务。抗震建筑在进行建造的时候,需要在底部设置一些支撑结构,但是现有的支撑结构方式较为简单,从而使得上端的整体结构受到震动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危险,所以,为了让抗震基础能够稳固的设置,需要加强连接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两个第一杆,所述第一杆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所述第一杆的下端设置有锥体,所述锥体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锥体通过固定块卡合设置在第一孔的下端,所述第一杆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两个第一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3),所述第一杆(2)的下端设置有锥体(4),所述锥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锥体(4)通过固定块(5)卡合设置在第一孔(3)的下端,所述第一杆(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杆(15)和纵杆(17),所述横杆(15)设置在第一杆(2)的上端,所述纵杆(17)设置在横杆(15)的上端,所述支撑座(1)设置在横杆(15)和纵杆(17)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水平设置有两个第一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的表面贯穿设置有第一孔(3),所述第一杆(2)的下端设置有锥体(4),所述锥体(4)的上端设置有固定块(5),所述锥体(4)通过固定块(5)卡合设置在第一孔(3)的下端,所述第一杆(2)的上端分别设置有横杆(15)和纵杆(17),所述横杆(15)设置在第一杆(2)的上端,所述纵杆(17)设置在横杆(15)的上端,所述支撑座(1)设置在横杆(15)和纵杆(17)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6),所述通孔(6)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抗震建筑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螺孔(8),所述第二杆(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螺孔(9),所述第一螺孔(8)和第二螺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栓(10),所述第一杆(2)和第二杆(7)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金孙中亮王晓东麻程程李杰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昌大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