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550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包括下位定型钢板和上位定型钢板,下位定型钢板与上位定型钢板为尺寸大小相同的板体结构,且下位定型钢板的上端与上位定型钢板的下端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合页的两叶片分别固定焊接在下位定型钢板和上位定型钢板的外侧面上,且合页共设置有三个,下位定型钢板的板体外侧固定焊接有下位卡扣;通过在下位定型钢板和上位定型钢板上分别设置下位卡扣与上位卡扣,从而通过在其中插入安装竖向插杆结构,以通过其来增强模板的整体强度,以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的横向挤压力导致模板的变形从而导致浇筑处中间形成凸起和模板变形而导致的漏浆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相关
,具体为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
技术介绍
筏板基础后浇带处一直以来都是结构漏水的薄弱部位,一般做法是后浇带两侧采用钢丝网或者木板作为模板,当混凝土浇筑的厚度太大时,导致钢丝网模板侧压力变大,从而中间位置向外突起,导致后浇带两侧尺寸偏差;或者钢丝网、木板遮挡不严密,造成部分混凝土流入后浇带,污染钢筋,且不易清理,为了避免筏板基础后浇带部位质量缺陷问题的发生,改善后浇带处的混凝土施工质量等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包括下位定型钢板和上位定型钢板,所述下位定型钢板与上位定型钢板为尺寸大小相同的板体结构,且下位定型钢板的上端与上位定型钢板的下端之间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所述合页的两叶片分别固定焊接在下位定型钢板和上位定型钢板的外侧面上,且合页共设置有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包括下位定型钢板(1)和上位定型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定型钢板(1)与上位定型钢板(2)为尺寸大小相同的板体结构,且下位定型钢板(1)的上端与上位定型钢板(2)的下端之间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所述合页(3)的两叶片分别固定焊接在下位定型钢板(1)和上位定型钢板(2)的外侧面上,且合页(3)共设置有三个,所述下位定型钢板(1)的板体外侧固定焊接有下位卡扣(6),所述下位卡扣(6)为钢条折弯形成的框体结构,且其正下方固定焊接有搭板(8),且其共设置有四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包括下位定型钢板(1)和上位定型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定型钢板(1)与上位定型钢板(2)为尺寸大小相同的板体结构,且下位定型钢板(1)的上端与上位定型钢板(2)的下端之间通过合页(3)转动连接,所述合页(3)的两叶片分别固定焊接在下位定型钢板(1)和上位定型钢板(2)的外侧面上,且合页(3)共设置有三个,所述下位定型钢板(1)的板体外侧固定焊接有下位卡扣(6),所述下位卡扣(6)为钢条折弯形成的框体结构,且其正下方固定焊接有搭板(8),且其共设置有四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定型钢板(2)的板体外侧面固定焊接有上位卡扣(7),所述上位卡扣(7)与下位卡扣(6)结构相同,且其与上位卡扣(7)、搭板(8)处于同一竖直线上,且上位卡扣(7)与下位卡扣(6)、搭板(8)并非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筏板基础后浇带处定型侧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位卡扣(6)与上位卡扣(7)之间穿插有竖向插杆(11),所述竖向插杆(11)的杆体截面大小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来李宗才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济南市工程质量与安全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