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小荣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包括压顶梁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斜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所述斜向支撑组件通过钢支撑活络头分别与压顶梁和竖向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斜撑、预制桩和锚固体,所述斜撑的下端与预制桩连接,所述预制桩外包裹有锚固体,所述斜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与压顶梁连接,中间端与竖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已有斜向支撑受力的不合理性和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差的缺点,同时节约了造价,大幅缩短工期,方便施工,极大地丰富了基坑支护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
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的基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基坑支护支撑体系有水平支撑和斜抛撑等主要形式,常用的支撑材料为钢筋混凝土、钢管和型钢,也有直接设置在土性较好的岩土体中或基础上的斜向支撑。然而现有的水平支撑会导致后续挖土和地下结构施工不便,当基坑平面较大时,支撑造价较高,施工周期大增;同时某些工程只需要单边支护,水平支撑无法设置。斜抛撑是支撑在先期完成的地下结构的底板上,必须要先留三角土并留置后浇带,会影响地下结构的安全,主楼临基坑边处无法设置且后续三角土挖除十分困难,大大延误工期。直接设置在土性较好的岩土体中或基础上的斜向支撑解决了水平支撑设置和后期土方开挖难题,但是当到基坑底部为土性较差软基时,受力主要集中在端部土体,直接打入式斜支撑无法提供足够承载力,当支撑力较大时,加长斜支撑长度会导致斜向支撑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较好地解决了已有斜向支撑受力的不合理性和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差的缺点,同时节约了造价,大幅缩短工期,方便施工,极大地丰富了基坑支护的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包括压顶梁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斜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所述斜向支撑组件通过钢支撑活络头分别与压顶梁和竖向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斜撑、预制桩和锚固体,所述斜撑的下端与预制桩连接,所述预制桩外包裹有锚固体,所述斜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与压顶梁连接,中间端与竖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支撑组件,形成上部为钢下部为预制桩的刚砼组合式斜向支撑,且斜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通过钢支撑活络头的连接,角度可调节,提高了斜向支撑承载力并防止斜支撑失稳,较好地控制了斜向支撑的位移和基坑变形。作为优选,所述锚固体包括注浆锚固体和高压旋喷锚固体,所述注浆锚固体包裹在预制桩的外周,所述高压旋喷锚固体包裹在注浆锚固体的外周。通过设置注浆锚固体内纯水泥浆可在短时间内硬化,可快速的为组合式斜向支撑提供足够承载里,同时高压旋喷锚固体进一步提高了支撑力。作为优选,所述注浆锚固体为浆囊袋状。作为优选,所述高压旋喷锚固体的下端还设有旋喷扩大头。作为优选,所述钢支撑活络头包括活络头一和活络头二,所述活络头一和活络头二铰接,所述活络头一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活络头二的截面为“L”形。作为优选,所述斜撑为钢格构斜撑或型钢斜撑。作为优选,所述预制桩为预制管桩或预制方桩。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已有斜向支撑受力的不合理性和基坑变形控制效果差,通过外裹浆囊袋的预制管桩或预制方桩植入高压旋喷锚固体,由于浆囊袋内纯水泥浆可在短时间内硬化,强度达到约20MPa,可快速地为组合式斜向支撑提供足够承载力,通过任意角度的钢支撑活络头斜向支撑连接竖向支撑,进一步提高了斜向支撑承载力并防止斜支撑失稳,较好地控制了斜向支撑的位移和基坑变形;同时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为大型软基基坑支护节约了造价,大幅缩短工期,方便施工,极大地丰富了基坑支护的手段。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及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压顶梁、2-斜向支撑组件、3-竖向支撑组件、4-钢支撑活络头、5-斜撑、6-预制桩、7-浆囊袋注浆锚固体、8-高压旋喷锚固体、10-止水片、41-活络头一、42-活络头二、81-旋喷扩大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本技术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包括压顶梁1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斜向支撑组件2和竖向支撑组件3,所述斜向支撑组件2通过钢支撑活络头4分别与压顶梁1和竖向支撑组件3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斜撑5、预制桩6和锚固体,所述斜撑5为钢格构斜撑或型钢斜,所述预制桩6为预制管桩或预制方桩,所述锚固体包括浆囊袋注浆锚固体7和高压旋喷锚固体8,所述斜撑5的下端与预制桩6焊接,所述斜向支撑组件2的斜撑5上端与压顶梁1连接,中间端与竖向支撑组件3的斜撑5上端连接,斜撑5的下端位于止水片10附近,这样的设置形成了上部为钢和下部为预制桩6的钢砼斜向支撑,所述预制桩6外包裹有浆囊袋注浆锚固体7,所述浆囊袋注浆锚固体7外植入有高压旋喷锚固体8,所述高压旋喷锚固体8的下端还设有旋喷扩大头81,形成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由于浆囊袋内纯水泥浆可在短时间内硬化,强度达到约20MPa,可快速地为组合式斜向支撑提供足够承载力。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钢支撑活络头4包括活络头一41和活络头二42,所述活络头一41和活络头二42铰接,所述活络头一41的截面为梯形,所述活络头二42的截面为“L”形,斜向支撑组件2的斜撑5上端和中间端分别设有活络头二42和活络头一41,所述压顶梁1和竖向支撑组件3的斜撑5分别设有活络头一41和活络头二42,这样的设置斜向支撑组件2和竖向支撑组件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角度,进一步提高了斜向支撑承载力并防止斜支撑失稳,较好地控制了斜向支撑的位移和基坑变形。本技术也可以在基坑深度范围内设置多层斜向支撑,底板浇筑完毕后视基坑变形情况可拆除和回收上部钢格构或型钢斜撑5,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为大型软基基坑支护节约了造价,大幅缩短工期,方便施工,极大地丰富了基坑支护的手段。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顶梁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斜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所述斜向支撑组件通过钢支撑活络头分别与压顶梁和竖向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斜撑、预制桩和锚固体,所述斜撑的下端与预制桩连接,所述预制桩外包裹有锚固体,所述斜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与压顶梁连接,中间端与竖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压顶梁和两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为斜向支撑组件和竖向支撑组件,所述斜向支撑组件通过钢支撑活络头分别与压顶梁和竖向支撑组件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斜撑、预制桩和锚固体,所述斜撑的下端与预制桩连接,所述预制桩外包裹有锚固体,所述斜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与压顶梁连接,中间端与竖向支撑组件的斜撑上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体包括注浆锚固体和高压旋喷锚固体,所述注浆锚固体包裹在预制桩的外周,所述高压旋喷锚固体包裹在注浆锚固体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工程的组合式斜向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荣郭永谭冬英吴国彬莫立成
申请(专利权)人:金小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