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空间领域不断开拓,在地下车站工程施工中,明挖法作为一种传统的工法被广泛使用,对于一些复杂基坑或者跨度较大基坑,一般都会在水平混凝土支撑受力较大部位设置中间立柱,保证基坑围护结构安全。目前明挖法基坑中多用“临时内支撑+临时格构柱”型式,此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格构柱及内支撑在主体结构完成后一般都会拆除,因此会造成施工工期较长,且不利于节约工程造价;2)格构柱位置会成为底板抗渗的薄弱点,在格构柱周边会形成渗水路径,影响车站底板抗渗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通过预制立柱兼做永久结构柱柱芯的复合柱结构,有效缩短工期,节约工程造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包括预制立柱和后浇叠合层,通过预制立柱用作车站深基坑内支撑立柱代替临时格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立柱(1)和后浇叠合层(2),通过预制立柱(1)用作车站深基坑内支撑立柱代替临时格构柱;预制立柱(1)内设置有钢筋接驳器(7),在预制立柱(1)的四周预埋有连接锚筋(8),预制立柱(1)的外围设置有后浇叠合层(2),通过预埋的连接锚筋(8)将预制立柱(1)与后浇叠合层(2)相叠合,以形成复合柱结构作为永久结构柱受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铁车站的复合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立柱(1)和后浇叠合层(2),通过预制立柱(1)用作车站深基坑内支撑立柱代替临时格构柱;预制立柱(1)内设置有钢筋接驳器(7),在预制立柱(1)的四周预埋有连接锚筋(8),预制立柱(1)的外围设置有后浇叠合层(2),通过预埋的连接锚筋(8)将预制立柱(1)与后浇叠合层(2)相叠合,以形成复合柱结构作为永久结构柱受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柱结构,其特征在于,钢筋接驳器(7)分别设置在混凝土连系梁(3)底部及底板梁和中板梁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君,贺维国,毕经东,刘鹏,宋超业,王星,汤浩杰,范国刚,陈小飞,孙晓科,李浩,张启良,郑阳,毕丽平,高晶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天津隧道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