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蓝状菌FL15及其介导纳米银生物合成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合成
,尤其涉及一株蓝状菌FL15及其介导纳米银生物合成的应用。
技术介绍
纳米银颗粒是指尺寸在一维空间上处于1~100nm的银单质。纳米银粒子具有许多宏观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如: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兴的材料,在离子检测、化学检测、传感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纳米银具有安全的抑菌杀菌作用,所以含有纳米银的生活用品也更加受到大众的欢迎。传统纳米银的制备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和化学法。用物理法制备纳米银,设备成本高且产量低。用化学法制备纳米银时,为了防止纳米银团聚通常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壳聚糖聚合物或十二烷硫酸银等作为保护剂,制备出的纳米银是否安全仍存在很大的争论,同时试剂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随着绿色化学的发展,利用生物方法合成纳米颗粒不断涌现出来,人们发现细菌、真菌、放线菌均具有合成纳米银的能力。早在1999年就有研究发现从银矿中分离出的细菌具有合成纳米银的能力。酵母菌则多被用以胞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蓝状菌FL15,拉丁文为Talaromyces sp.,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9年10月17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8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蓝状菌FL15,拉丁文为Talaromycessp.,该菌株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日期为:2019年10月17日,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9832。
2.权利要求1所述蓝状菌FL15介导纳米银生物合成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蓝状菌FL15介导纳米银生物合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活化菌株:将所述蓝状菌FL15接种到活化培养基中在28~30℃下活化培养2~5天,得到活化菌种;
(2)制备发酵液:将所述活化菌种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在28~30℃,150~180rpm下发酵培养4~7天,得到发酵液;
(3)制备二次发酵液:取所述发酵液的菌体,分散到水中,在28~30℃,150~180rpm下二次发酵24~48h,得到二次发酵液;
(4)合成纳米银:取所述二次发酵液的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进行生物合成反应,即可得到纳米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依文,朱笃,张文慧,吴文婷,汪涯,高波良,张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