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190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属于化工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N‑甲基苯胺在溶剂中与光气连续化酰化,连续化脱酸,得到酰氯溶液;S2、酰氯溶液与氯气在引发剂作用下连续化氯化,连续化脱酸,得到氯化物溶液;S3、在氯化物溶液中加入丁丙硫脲、催化剂与缚酸剂连续化混合反应,结晶干燥制得噻嗪酮,含量≥99.0%,以N‑甲基苯胺计,总收率≥88%。该发明专利技术的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解决国内因间歇生产所带来的弊端,具有连续反应、自动化程度高、设备体积小、操作安全性高,副反应产物少,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合成
,具体提供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
技术介绍
噻嗪酮,又称扑虱灵,属昆虫生长调节剂类杀虫剂,触杀作用强,通过抑制壳多糖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使害虫不能正常蜕皮和变态而逐渐死亡。是新一代杀虫剂,具有低毒高效、环境兼容性好、高选择性、长残效期、对作物安全等优点,国内农用市场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噻嗪酮杀虫剂需求趋旺,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白,产品供不应求,在未来5~10年内处于黄金增长周期。目前噻嗪酮的国内生产工艺主要有光气合成法和非光气合成法:光气合成法主要为N-甲基苯胺与光气反应,得到酰氯,酰氯与氯气反应,得到氯化物,氯化物再与丁丙硫脲缩合,得到噻嗪酮原药。非光气合成法:苯胺为初始原料,与甲醛溶液(或者多聚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苯胺甲叉,苯胺甲叉与光气在有机碱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N-氯甲基-N-苯基胺基甲酰氯,N-氯甲基-N-苯基胺基甲酰氯,再与1-异丙基-3-特丁基硫脲发生环化反应生成噻嗪酮。专利CN101177418B公开了一种噻嗪酮的合成方法: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N-甲基苯胺在溶剂中与光气连续化酰化,连续化脱酸,得到酰氯溶液;/nS2、酰氯溶液与氯气在引发剂作用下连续化氯化,连续化脱酸,得到氯化物溶液;/nS3、在氯化物溶液中加入丁丙硫脲、催化剂与缚酸剂连续化混合反应,结晶干燥制得噻嗪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N-甲基苯胺在溶剂中与光气连续化酰化,连续化脱酸,得到酰氯溶液;
S2、酰氯溶液与氯气在引发剂作用下连续化氯化,连续化脱酸,得到氯化物溶液;
S3、在氯化物溶液中加入丁丙硫脲、催化剂与缚酸剂连续化混合反应,结晶干燥制得噻嗪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连续化酰化的反应温度为30~100℃,N-甲基苯胺与光气的摩尔比为1:0.95~1.1,溶剂与N-甲基苯胺的质量比为1~10:1,N-甲基苯胺的进料速率为200kg/h-4000kg/h,光气的进料速率为90kg/h-1200kg/h。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连续化脱酸为氮气吹除连续化酰化产生的尾气,反应温度为30~100℃,氮气的进料速率为30kg/h-300kg/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化合成噻嗪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连续化氯化的反应温度为40~100℃,N-甲基苯胺与氯气的摩尔比为1:0.95~1.1,氯气的进料速率为60kg/h-...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绪兵王同涛陈永平李和娟杨明生李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