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159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包括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分散稳定液,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由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制备得到,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的质量比为1.57~5.24:1;反应原液包括: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的摩尔比为0.2~1.8:1:0.01~0.5;反应底液包括:聚羧酸减水剂;分散稳定液包括:可溶性多糖;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可溶性多糖的质量比为100~10000:1。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化硅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长效分散稳定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外加剂
,具体涉及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得到了高速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逐年增长。同时,我国在冶金、化工、煤炭和电力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的迅猛发展,排放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建筑固体废弃物的量也在逐年增长。这些废弃物的排放,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将这些大宗固体废弃物用于建筑材料一方面能够降低水泥基材料中水泥熟料占比,减少水泥工业对矿石能源的消耗,煅烧粉磨等的能耗以及CO2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大规模消纳大宗固体废弃物,使其变废为宝,是一种双赢的措施。然而,这些固体废弃物用于水泥基材料最显著的缺点是掺量过大时由于其自身反应较低易引起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发展缓慢,不利于水泥基材料早期强度的发展。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通过对制品中掺入高早强水泥、早强型外加剂、蒸汽(压)养护等手段来提高混凝土制品早期强度。然而,高早强水泥的价格普遍较高,不利于大面积使用;加入常规早强剂(如氯盐)时,易造成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分散稳定液,其中:/n所述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由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制备得到,所述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的质量比为1.57~5.24:1;/n所述反应原液包括如下组分: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所述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的摩尔比为0.2~1.8:1:0.01~0.5;/n所述反应底液包括如下组分:聚羧酸减水剂;/n所述分散稳定液包括如下组分:可溶性多糖;/n所述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所述分散稳定液中可溶性多糖的质量比为100~1000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分散稳定液,其中:
所述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由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制备得到,所述反应原液和反应底液的质量比为1.57~5.24:1;
所述反应原液包括如下组分: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所述可溶性钙盐、可溶性硅酸盐与可溶性铝盐的摩尔比为0.2~1.8:1:0.01~0.5;
所述反应底液包括如下组分: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分散稳定液包括如下组分:可溶性多糖;
所述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和所述分散稳定液中可溶性多糖的质量比为100~1000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钙盐为葡萄糖酸钙、磷酸二氢钙、硝酸钙、碳酸氢钙、甲酸钙和乙酸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氟硅酸钠和氟硅酸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可溶性铝盐为硝酸铝、铝酸钠、氟硅酸铝和氢氧化铝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羧酸减水剂是以甲基丙烯酸为大单体主链,接枝45~200个环氧乙烷单元组成的,其中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酯的摩尔比为2~10:1,所述聚羧酸减水剂的聚合物分散指数为1~5,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为10000~2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多糖为耐碱性可溶性多糖,且其分子量为20000~2000000,粘度为6~100000mPa.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糖改性水化硅铝酸钙纳米晶核悬浮液,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发洲邹府兵胡传林胡曙光沈坤杰陶永征朱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