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翠芬专利>正文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60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49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它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 15%~3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 10%~30%,缓凝剂1%~5%,粘度调节剂0~1%,消泡剂0~0.05%,引气剂0~0.4%、水33.55~74%。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了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具有减水保坍等复合效果,并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具体是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
技术介绍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棚户区改造及保障房建设的发展环境下,大量房屋被拆产生的建筑堆放,不仅影响市容环境,其在运输与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易造成雾霾天气,对环境污染可谓严重之极。将建筑垃圾作为再生骨料开发应用,一方面解决了大量废弃混凝土处理困难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建筑业对天然骨料的消耗,缓解目前天然骨料日益匮乏和大量砂石开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再生骨料为多孔结构,其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具有更强的吸水性,往往会降低混凝土的流动性,尤其使得混凝土流动性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或丧失流动性,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专利技术人检索到以下相关专利文献:CN110759661A公开了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改良添加剂,属建筑材料
,包括硅酸锂、微硅粉、复合引气剂、增稠润滑剂、聚羧酸减水剂、缓凝剂,其中:硅酸锂:聚羧酸减水剂混合溶液=0.001-0.08;普通引气剂:纳米引气剂=0.1-5;各添加剂占混合溶液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微硅粉:0.25-1.5;复合引气剂:0.001-0.005;增稠润滑剂:0.001-0.003;缓凝剂:0.001-0.05。CN109369061A公开了一种透水混凝土外加剂及使用该外加剂制成的透水混凝土,此种透水混凝土外加剂由重量份数为:可再分散乳胶粉15~35份、减水剂15~25份、保水剂5~10份、环氧树脂8~15份、碳纳米管-玻璃纤维-哌啶离子液体复合材料10~20份,采用此种透水混凝土外加剂不但能够有效增强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粘结力,还能够有效改善透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系数,延长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具有减水保坍等复合效果,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该外加剂能显著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减少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具有减水保坍等复合效果,并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适合工业化生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技术方案在于它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复配)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15%~3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10%~30%,缓凝剂1%~5%,粘度调节剂0~1%,消泡剂0~0.05%,引气剂0~0.4%、水33.55~74%;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50~360份的聚醚大单体和300~40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40~60℃,待聚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2~4份氧化剂,搅拌5~10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1和引发剂溶液Y1,小单体溶液X1滴加时间为2~3h,引发剂溶液Y1滴加时间为2.5~3.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1.5h,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所述小单体溶液X1由15~40份丙烯酸、5~15份马来酸酐、5~10份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1由0.4~1份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1.5~2.5份链转移剂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40~350份的聚醚大单体和250~35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50~55℃,待聚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5~15份富马酸,搅拌升温至60~65℃,富马酸溶解后加入1.5~3份氧化剂,搅拌5~10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2和引发剂溶液Y2,小单体溶液X2滴加时间为2~2.5h,引发剂溶液Y2滴加时间为2.5~3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1.5h,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所述小单体溶液X2由5~10份丙烯酸、25~55份丙烯酸羟丙酯、5~10份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2由0.6~1份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1.5~2.5份链转移剂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上述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的化学结构式为:上述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的化学结构式为:上述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或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GD812)为市售商品,由河南诺霖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地址: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王城大道90号洛阳理工学院大学科技园FS307)。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醚大单体为子量为2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氧化剂为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0%的双氧水,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丙酸(3-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上述缓凝剂为白糖、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混合物),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上述粘度调节剂为黄原胶、温轮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混合物),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上述消泡剂为炔二醇类消泡剂(比如,可以是surfynoldf-110c炔二醇类消泡剂)。上述引气剂为三萜皂苷、a-烯基磺酸钠(AOS)、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混合物),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2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15%,缓凝剂即白糖2%,粘度调节剂即黄原胶0.5%,消泡剂(比如,可以是surfynoldf-110c炔二醇类消泡剂)0.01%,引气剂即a-烯基磺酸钠0.2%、水62.29%。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TPEG-2400)和30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45℃,待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2份氧化剂即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0%的双氧水,搅拌5min后,在反应釜中(可以是同时)滴加小单体溶液X1和引发剂溶液Y1,小单体溶液X1滴加时间为2h,引发剂溶液Y1滴加时间为2.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h,在反应釜中加入适量去离子水(大约136.1份去离子水)稀释保温反应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所述小单体溶液X1由30份丙烯酸、10份马来酸酐、10份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1由0.4份抗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 15%~3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10%~30%,缓凝剂1%~5%,粘度调节剂0~1%,消泡剂0~0.05%,引气剂0~0.4%、水33.55~74%;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n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50~360份的聚醚大单体和300~40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40~60℃,待聚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2~4份氧化剂,搅拌5~10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15%~3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10%~30%,缓凝剂1%~5%,粘度调节剂0~1%,消泡剂0~0.05%,引气剂0~0.4%、水33.55~74%;上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50~360份的聚醚大单体和300~40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40~60℃,待聚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2~4份氧化剂,搅拌5~10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1和引发剂溶液Y1,小单体溶液X1滴加时间为2~3h,引发剂溶液Y1滴加时间为2.5~3.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1.5h,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所述小单体溶液X1由15~40份丙烯酸、5~15份马来酸酐、5~10份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1由0.4~1份抗坏血酸、1.5~2.5份链转移剂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40~350份的聚醚大单体和250~35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50~55℃,待聚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5~15份富马酸,搅拌升温至60~65℃,富马酸溶解后加入1.5~3份氧化剂,搅拌5~10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2和引发剂溶液Y2,小单体溶液X2滴加时间为2~2.5h,引发剂溶液Y2滴加时间为2.5~3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1.5h,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所述小单体溶液X2由5~10份丙烯酸、25~55份丙烯酸羟丙酯、5~10份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2由0.6~1份抗坏血酸、1.5~2.5份链转移剂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
上述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的化学结构式为:



上述端羧基乙烯基环氧醚的化学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聚醚大单体为子量为2400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所述氧化剂为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0%的双氧水,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丙酸或巯基乙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缓凝剂为白糖、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粘度调节剂为黄原胶、温轮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消泡剂为炔二醇类消泡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消泡剂为surfynoldf-110c炔二醇类消泡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上述引气剂为三萜皂苷、a-烯基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组合时其配比是任意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外加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缓凝剂、粘度调节剂、消泡剂、引气剂和水混合制成,各组分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20%,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15%,缓凝剂即白糖2%,粘度调节剂即黄原胶0.5%,消泡剂即surfynoldf-110c炔二醇类消泡剂0.01%,引气剂即a-烯基磺酸钠0.2%、水62.29%;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50份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和30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45℃,待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2份氧化剂即质量百分比浓度是30%的双氧水,搅拌5min后,在反应釜中滴加小单体溶液X1和引发剂溶液Y1,小单体溶液X1滴加时间为2h,引发剂溶液Y1滴加时间为2.5h,滴加完毕后保温反应1h,在反应釜中加入去离子水稀释保温反应得到的物料,搅拌均匀,得到含固量为40%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A;所述小单体溶液X1由30份丙烯酸、10份马来酸酐、10份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和6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所述引发剂溶液Y1由0.4份抗坏血酸、1.5份链转移剂即巯基丙酸和100份去离子水混合而成,上述甲基烯丙基环氧醚磺酸钠的化学结构式中n=2;
所述再生骨料混凝土用减水剂B的制备方法为:按照质量分数,在反应釜中加入340份的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和250份去离子水,搅拌升温至50℃,待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大单体溶解后再在反应釜中加入10份富马酸,搅拌升温至60℃,富马酸溶解后加入2份氧化剂即质量百分比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王玉乾刘旭飞刘松光郭聪帅王进春刘翠芬
申请(专利权)人:刘翠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