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包括车体、箱体、顶盖、扫码器、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箱体内,该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通过锁定机构实现顶盖的锁定,通过扫码器匹配二维码,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通过推出机构推出货物,避免取货人员弯腰,方便了取货,与现有的锁定机构相比,该锁定机构通过双重锁定,对顶盖实现更好的锁定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防盗效果,与现有的配送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的联动,使得锁定机构解锁时,货物也自动推出,同时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了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配送装置使用对快递包裹进行配送的人工智能装置,常用与快递、外卖等行业,传统的配送方式,一般是通过人工进行配送,该种方式消耗较大的人力,且配送效率不高,特别是当传染病病突然爆发时,交叉感染的风险加大,传统的配送方式并不适用,因此出现了无人配送装置,而现有的无人配送装置在取货时,一般需要取货人员弯腰进行取货,对于腰部不好的人员或者老年人来说,取货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包括车体、箱体、顶盖、扫码器、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箱体设置在车体上,所述顶盖设置在箱体顶部,所述顶盖的一端与箱体铰接,所述扫码器设置在顶盖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箱体的一侧,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套管、锁杆、电磁铁、永磁铁和第一弹簧,所述套管设置在箱体上,所述锁杆的一端位于套管内,所述锁杆的另一端伸出套管外,所述锁杆与套管滑动连接,所述顶盖上设有卡槽,所述锁杆伸出套管的一端位于卡槽内,所述电磁体设置在套管内,所述永磁铁设置在锁杆上,所述永磁铁和电磁铁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套管内,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锁杆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管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挤压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压杆和气囊,所述压杆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锁杆位于卡槽内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气囊位于凹槽内,所述压杆与气囊抵靠,所述固定单元有两个,两个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锁杆的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管、活塞杆和第三弹簧,所述固定管设置在压杆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位于固定管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外,所述活塞杆与固定管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通过气管与气囊内部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塞杆伸出固定管外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固定管内,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管连接;所述推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开盖组件和推出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片、电机和驱动轴,所述电片有两个,其中一个电片设置在套管内,另一个电片设置在锁杆上,两个电片正对设置,所述电机水平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驱动轴安装在电机上,所述开盖组件包括转齿轮、齿条、移动杆和固定杆,所述转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转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箱体底部,移动杆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移动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所述齿条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齿条与转齿轮啮合,所述移动杆与顶盖抵靠,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底板、转动单元和连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伞齿轮、第二伞齿轮、转轴、蜗轮、蜗杆和丝杆,所述第一伞齿轮套设在驱动轴上,所述第一伞齿轮与驱动轴键连接,所述转轴设置在箱体底部,所述第二伞齿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蜗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蜗轮与转轴键连接,所述底板设置在箱体内,所述丝杆有两个,两个丝杆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所述丝杆穿过底板,所述丝杆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蜗杆设置在靠近电机的丝杆上,所述蜗杆位于丝杆的一端,所述蜗杆与丝杆同轴设置,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连动单元包括两个转轮,两个转轮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上,两个转轮分别与两个丝杆键连接,两个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为了实现自动智能控制,所述底板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车体内设有PLC,所述扫码器、电磁铁、电片、电机和压力传感器均与PLC电连接。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定位,所述箱体内设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位于移动杆的一侧,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管、定位杆和第二弹簧,所述定位管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所述定位杆的一端位于定位管内,所述定位杆的另一端伸出定位管外,所述定位杆与定位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定位管内,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定位杆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定位管连接,所述移动杆上设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杆伸出定位管外的一端位于定位槽内。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移动杆上设有滑块,所述固定杆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为了对移动杆的移动进行更好的限位,所述滑块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移动杆的两侧,所述滑槽有两个,两个滑块分别位于两个滑槽内。为了实现更好的锁定效果,所述锁定机构有两个,两个锁定机构分别设置在箱体的两端。为了使得顶盖更好的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顶盖与箱体的铰接处设有扭簧。为了使得锁杆更好的锁定顶盖,所述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为了对移动杆实现更好的定位,所述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为了使得气囊你更好的回复到初始状态,所述气囊为弹性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通过锁定机构实现顶盖的锁定,通过扫码器匹配二维码,实现锁定机构的解锁,通过推出机构推出货物,避免取货人员弯腰,方便了取货,与现有的锁定机构相比,该锁定机构通过双重锁定,对顶盖实现更好的锁定效果,从而实现更好的防盗效果,与现有的配送装置相比,该装置通过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的联动,使得锁定机构解锁时,货物也自动推出,同时该联动采用纯机械结构,避免了电子元件的使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的锁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的推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的移动杆与固定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箱体,3.顶盖,4.扫码器,5.套管,6.锁杆,7.电磁铁,8.永磁铁,9.第一弹簧,10.压杆,11.气囊,12.固定管,13.活塞杆,14.电片,15.电机,16.驱动轴,17.转齿轮,18.齿条,19.移动杆,20.固定杆,21.底板,22.第一伞齿轮,23.第二伞齿轮,24.转轴,25.蜗轮,26.蜗杆,27.丝杆,28.转轮,29.压力传感器,30.定位管,31.定位杆,32.第二弹簧,33.滑块。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包括车体1、箱体2、顶盖3、扫码器4、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箱体2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顶盖3设置在箱体2顶部,所述顶盖3的一端与箱体2铰接,所述扫码器4设置在顶盖3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箱体2的一侧,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箱体2内;该装置使用时,将需要配送的物品放置在箱体2内的推出机构上,通过车体1使得装置移动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箱体(2)、顶盖(3)、扫码器(4)、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箱体(2)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顶盖(3)设置在箱体(2)顶部,所述顶盖(3)的一端与箱体(2)铰接,所述扫码器(4)设置在顶盖(3)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箱体(2)的一侧,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箱体(2)内;/n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套管(5)、锁杆(6)、电磁铁(7)、永磁铁(8)和第一弹簧(9),所述套管(5)设置在箱体(2)上,所述锁杆(6)的一端位于套管(5)内,所述锁杆(6)的另一端伸出套管(5)外,所述锁杆(6)与套管(5)滑动连接,所述顶盖(3)上设有卡槽,所述锁杆(6)伸出套管(5)的一端位于卡槽内,所述电磁体设置在套管(5)内,所述永磁铁(8)设置在锁杆(6)上,所述永磁铁(8)和电磁铁(7)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9)设置在套管(5)内,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锁杆(6)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套管(5)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挤压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压杆(10)和气囊(11),所述压杆(10)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锁杆(6)位于卡槽内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气囊(11)位于凹槽内,所述压杆(10)与气囊(11)抵靠,所述固定单元有两个,两个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锁杆(6)的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管(12)、活塞杆(13)和第三弹簧(34),所述固定管(12)设置在压杆(10)上,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固定管(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12)外,所述活塞杆(13)与固定管(12)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12)通过气管与气囊(11)内部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塞杆(13)伸出固定管(12)外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三弹簧(34)设置在固定管(12)内,所述第三弹簧(34)的一端与活塞杆(13)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4)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2)连接;/n所述推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开盖组件和推出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片(14)、电机(15)和驱动轴(16),所述电片(14)有两个,其中一个电片(14)设置在套管(5)内,另一个电片(14)设置在锁杆(6)上,两个电片(14)正对设置,所述电机(15)水平设置在箱体(2)内,所述驱动轴(16)安装在电机(15)上,所述开盖组件包括转齿轮(17)、齿条(18)、移动杆(19)和固定杆(20),所述转齿轮(17)套设在驱动轴(16)上,所述转齿轮(17)与驱动轴(16)键连接,所述固定杆(20)设置在箱体(2)底部,移动杆(19)套设在固定杆(20)上,所述移动杆(19)与固定杆(20)滑动连接,所述齿条(18)设置在移动杆(19)上,所述齿条(18)与转齿轮(17)啮合,所述移动杆(19)与顶盖(3)抵靠,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底板(21)、转动单元和连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伞齿轮(22)、第二伞齿轮(23)、转轴(24)、蜗轮(25)、蜗杆(26)和丝杆(27),所述第一伞齿轮(22)套设在驱动轴(16)上,所述第一伞齿轮(22)与驱动轴(16)键连接,所述转轴(24)设置在箱体(2)底部,所述第二伞齿轮(23)套设在转轴(24)上,所述第二伞齿轮(23)与转轴(24)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23)与第一伞齿轮(22)啮合,所述蜗轮(25)套设在转轴(24)上,所述蜗轮(25)与转轴(24)键连接,所述底板(21)设置在箱体(2)内,所述丝杆(27)有两个,两个丝杆(27)分别设置在底板(21)的两侧,所述丝杆(27)穿过底板(21),所述丝杆(27)与底板(21)螺纹连接,所述蜗杆(26)设置在靠近电机(15)的丝杆(27)上,所述蜗杆(26)位于丝杆(27)的一端,所述蜗杆(26)与丝杆(27)同轴设置,所述蜗杆(26)与蜗轮(25)啮合,所述连动单元包括两个转轮(28),两个转轮(28)分别套设在两个丝杆(27)上,两个转轮(28)分别与两个丝杆(27)键连接,两个转轮(28)通过皮带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二维码识别功能的智能配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箱体(2)、顶盖(3)、扫码器(4)、锁定机构和推出机构,所述箱体(2)设置在车体(1)上,所述顶盖(3)设置在箱体(2)顶部,所述顶盖(3)的一端与箱体(2)铰接,所述扫码器(4)设置在顶盖(3)上,所述锁定机构设置在箱体(2)的一侧,所述推出机构设置在箱体(2)内;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套管(5)、锁杆(6)、电磁铁(7)、永磁铁(8)和第一弹簧(9),所述套管(5)设置在箱体(2)上,所述锁杆(6)的一端位于套管(5)内,所述锁杆(6)的另一端伸出套管(5)外,所述锁杆(6)与套管(5)滑动连接,所述顶盖(3)上设有卡槽,所述锁杆(6)伸出套管(5)的一端位于卡槽内,所述电磁体设置在套管(5)内,所述永磁铁(8)设置在锁杆(6)上,所述永磁铁(8)和电磁铁(7)正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簧(9)设置在套管(5)内,所述第一弹簧(9)的一端与锁杆(6)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的另一端与套管(5)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挤压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挤压单元包括压杆(10)和气囊(11),所述压杆(10)设置在卡槽内,所述锁杆(6)位于卡槽内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气囊(11)位于凹槽内,所述压杆(10)与气囊(11)抵靠,所述固定单元有两个,两个固定单元分别设置在锁杆(6)的两侧,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管(12)、活塞杆(13)和第三弹簧(34),所述固定管(12)设置在压杆(10)上,所述活塞杆(13)的一端位于固定管(12)内,所述活塞杆(13)的另一端伸出固定管(12)外,所述活塞杆(13)与固定管(12)密封连接,所述固定管(12)通过气管与气囊(11)内部连通,所述卡槽内设有限位槽,所述活塞杆(13)伸出固定管(12)外的一端位于限位槽内,所述第三弹簧(34)设置在固定管(12)内,所述第三弹簧(34)的一端与活塞杆(13)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4)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2)连接;
所述推出机构包括驱动组件、开盖组件和推出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片(14)、电机(15)和驱动轴(16),所述电片(14)有两个,其中一个电片(14)设置在套管(5)内,另一个电片(14)设置在锁杆(6)上,两个电片(14)正对设置,所述电机(15)水平设置在箱体(2)内,所述驱动轴(16)安装在电机(15)上,所述开盖组件包括转齿轮(17)、齿条(18)、移动杆(19)和固定杆(20),所述转齿轮(17)套设在驱动轴(16)上,所述转齿轮(17)与驱动轴(16)键连接,所述固定杆(20)设置在箱体(2)底部,移动杆(19)套设在固定杆(20)上,所述移动杆(19)与固定杆(20)滑动连接,所述齿条(18)设置在移动杆(19)上,所述齿条(18)与转齿轮(17)啮合,所述移动杆(19)与顶盖(3)抵靠,所述推出组件包括底板(21)、转动单元和连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第一伞齿轮(22)、第二伞齿轮(23)、转轴(24)、蜗轮(25)、蜗杆(26)和丝杆(27),所述第一伞齿轮(22)套设在驱动轴(16)上,所述第一伞齿轮(22)与驱动轴(16)键连接,所述转轴(24)设置在箱体(2)底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忠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立康智能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