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87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医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包括机架、电晕装置、硬片辊、上PVDC膜辊、下PVDC膜辊和收卷辊,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涂布组件、压紧组件、烘干组件和切边组件,硬片辊、电晕装置、涂布组件、压紧组件、烘干组件、切边组件和收卷辊依次设置,上PVDC膜辊和下PVDC膜辊分别设置在涂布组件的上下两侧,电晕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灯罩,灯罩内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线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双层PVDC膜的同步复合,大大提高了复合效率,并且设置有紫外线灯,能够快速将臭氧转化为氧气,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
技术介绍
聚偏二氯乙烯,偏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烯)的聚合物。英文缩写PVDC。玻璃化温度-17℃,熔融温度198~205℃,结晶密度1.96克/厘米3。具有耐燃、耐腐蚀、气密性好等特性。由于其分子间凝集力强,结晶度高,PVDC分子中的氯原子有疏水性,不会形成氢键,氧分子和水分子很难在PVDC分子中移动,从而使其具有优良的阻氧性和阻湿性,且其阻氧性不受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任何温度或湿度条件下,兼具卓越的阻隔水汽、氧气、气味和香味的能力,是目前公认的在阻隔性方面综合性能最好的塑料包装材料。在医药生产技术中,常利用PVDC材料进行复合硬片的生产。但是现有的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并且电晕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长期吸入臭氧将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并且电晕过程中容易产生臭氧,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包括机架、电晕装置、硬片辊、上PVDC膜辊、下PVDC膜辊和收卷辊,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涂布组件、压紧组件、烘干组件和切边组件,硬片辊、电晕装置、涂布组件、压紧组件、烘干组件、切边组件和收卷辊依次设置,上PVDC膜辊和下PVDC膜辊分别设置在涂布组件的上下两侧,电晕装置的外部设置有灯罩,灯罩内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线灯。优选地,所述涂布组件包括上涂布辊、下涂布辊和涂料箱,上涂布辊和下涂布辊均与机架转动连接,上涂布辊和下涂布辊的外径分别设置有上涂布层和下涂布层,上涂布辊为空心结构,且内壁设置有多个过孔,涂料箱设置在下涂布辊的外围,且与机架固定连接,上涂布层外缘与下涂布层外缘相抵。优选地,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上压紧辊和下压紧辊,上压紧辊和下压紧辊的两端均通过转动座与机架连接,转动座与机架滑动连接,上压紧辊的两端与下压紧辊的两端通过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烘干箱、风扇和电阻丝,风扇转动设置在烘干箱内,电阻丝设置在风扇远离烘干箱内腔底部的一侧,风扇通过电机驱动。优选地,所述切边组件固定座、切边辊和边料回收棍,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切边辊设置在固定座下方,且与机架转动连接,固定座下端设置有切边刃,切边辊的两端设置有槽口,切边刃用于配合槽口进行切边。优选地,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电晕前导轮、压紧下导辊、压紧上导辊和收卷前导轮,电晕前导轮设置在电晕装置与硬片辊之间,压紧下导辊和压紧上导辊分别设置在下PVDC膜辊与压紧组件之间和上PVDC膜辊与压紧组件之间。优选地,所述压紧下导辊与压紧上导辊对称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双层PVDC膜的同步复合,大大提高了复合效率,并且设置有紫外线灯,能够快速将臭氧转化为氧气,保证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边辊的三维示意图。附图中:1、机架;2、电晕装置;3、硬片辊;4、灯罩;5、紫外线灯;6、电晕前导轮;7、上PVDC膜辊;8、下PVDC膜辊;9、涂布组件;10、压紧下导辊;11、压紧上导辊;12、上压紧辊;13、下压紧辊;14、弹簧;15、烘干箱;16、电机;17、风扇;18、电阻丝;19、收卷轮;20、切边组件;21、收卷前导轮;22、涂料箱;23、下涂布辊;24、下涂布层;25、上涂布辊;26、上涂布层;27、过孔;28、固定座;29、切边刃;30、切边辊;31、边料回收辊。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电晕装置2、硬片辊3、上PVDC膜辊7、下PVDC膜辊8和收卷辊19,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和切边组件20,硬片辊3、电晕装置2、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切边组件20和收卷辊19依次设置,上PVDC膜辊7和下PVDC膜辊8分别设置在涂布组件9的上下两侧,电晕装置2的外部设置有灯罩5,灯罩5内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线灯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硬片辊3上绕有硬片,上PVDC膜辊7和下PVDC膜辊8上分别绕有PVDC膜,将硬片先导入电晕装置2,利用电晕装置2对硬片进行表面处理,增加表面的附着性,电晕的原理是利用高频率高电压在被处理的材料电晕放电,而产生低温等离子体,使材料表面产生游离基反应而使聚合物发生交联.表面变粗糙并增加其对极性溶剂的润湿性,这些离子体由电击和渗透进入被印体的表面破坏其分子结构,进而将被处理的表面分子氧化和极化,离子电击侵蚀表面,以致增加材料表面的附着能力,但是电晕过程中,也会产生臭氧,通过设置在灯罩4内的紫外线灯5促进臭氧转化为氧气,从而提高设备的安全性,硬片经过双面电晕处理后,通过涂布组件9对其进行涂料涂布,然后通过压紧组件将两层PVDC膜复合到硬片的两侧,然后依次通过烘干组件和切边组件20对其进行切边和干燥处理,最终卷入收卷轮19中。如图1和2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涂布组件9包括上涂布辊25、下涂布辊23和涂料箱22,上涂布辊25和下涂布辊23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上涂布辊25和下涂布辊23的外径分别设置有上涂布层26和下涂布层24,上涂布辊25为空心结构,且内壁设置有多个过孔27,涂料箱22设置在下涂布辊23的外围,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上涂布层26外缘与下涂布层24外缘相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进行涂布时,上涂布辊25和下涂布辊23同步转动,且两者的转动方向均与硬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上涂布辊25内腔内盛放有配置好的涂料,涂料从过孔27中渗出进入上涂布层26内,上涂布层26则将涂料均匀的涂抹在硬片的上侧,下涂布辊23带动下涂布层24在涂料箱22内转动,涂料箱22内也盛放有配置好的涂料,从而利用下涂布层24将涂料涂抹在硬片的下侧。如图1所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上压紧辊12和下压紧辊13,上压紧辊12和下压紧辊13的两端均通过转动座与机架1连接,转动座与机架1滑动连接,上压紧辊12的两端与下压紧辊13的两端通过弹簧14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硬片双侧均涂覆有涂料后,将PVDC膜贴合在其两侧,然后将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包括机架(1)、电晕装置(2)、硬片辊(3)、上PVDC膜辊(7)、下PVDC膜辊(8)和收卷辊(19),其特征在于,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和切边组件(20),硬片辊(3)、电晕装置(2)、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切边组件(20)和收卷辊(19)依次设置,上PVDC膜辊(7)和下PVDC膜辊(8)分别设置在涂布组件(9)的上下两侧,电晕装置(2)的外部设置有灯罩(5),灯罩(5)内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线灯(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包括机架(1)、电晕装置(2)、硬片辊(3)、上PVDC膜辊(7)、下PVDC膜辊(8)和收卷辊(19),其特征在于,所述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还包括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和切边组件(20),硬片辊(3)、电晕装置(2)、涂布组件(9)、压紧组件、烘干组件(15)、切边组件(20)和收卷辊(19)依次设置,上PVDC膜辊(7)和下PVDC膜辊(8)分别设置在涂布组件(9)的上下两侧,电晕装置(2)的外部设置有灯罩(5),灯罩(5)内壁均布有多个紫外线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组件(9)包括上涂布辊(25)、下涂布辊(23)和涂料箱(22),上涂布辊(25)和下涂布辊(23)均与机架(1)转动连接,上涂布辊(25)和下涂布辊(23)的外径分别设置有上涂布层(26)和下涂布层(24),上涂布辊(25)为空心结构,且内壁设置有多个过孔(27),涂料箱(22)设置在下涂布辊(23)的外围,且与机架(1)固定连接,上涂布层(26)外缘与下涂布层(24)外缘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DC硬片生产用复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包括上压紧辊(12)和下压紧辊(13),上压紧辊(12)和下压紧辊(13)的两端均通过转动座与机架(1)连接,转动座与机架(1)滑动连接,上压紧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周德辉饶卫平蔡伟东易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春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