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氟塑料软管成型工艺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852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氟塑料加热膨胀后能恢复原来尺寸,利用烘箱加热冷却后的膨胀后的氟塑料管,然后再塞入橡胶软管,实现包氟塑料软管,达到了非常高的效率,同时通过氟塑料软管加入气体,加工时两种软管之间间隙配合十分完美,也解决了小尺寸包覆塑料软管的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氟塑料软管成型工艺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密封材料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包覆氟塑料橡胶软管的加工方法。技术背景包覆O型圈,也称作“包氟O型圈”,FEP或PFA特种耐高温氟塑料,内部包覆弹性体(氟胶/硅胶)经以特殊工艺复合而成的密封产品。集合了特佛龙及橡胶的优点,既耐腐蚀又具有弹性。包氟O型圈具有优异的耐腐蚀,几乎适用于所有化学介质。同时,包氟O型圈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能。橡胶O形圈易磨损、耐化学腐蚀性和抗气体渗透性能差,纯TelfonO形圈硬度较高能够抗压缩但是弹性较差;包覆密封圈将橡胶的弹性和密封性与Teflon的耐化学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包氟O型圈具有良好的抗溶涨性和化学稳定性(除非在高温下受到碱金属、氟和一些卤化物的侵蚀)在靠近橡胶O形圈附近有很好的弹性。耐磨:TelfonFEP/TeflonPFA的摩擦系数非常小(仅为0.1~0.2)。包氟O型圈具有优良的抗气体渗透性,这些性能使得密封圈能够真正应用于恶劣的环境中。包氟O型圈无接缝且表面致密均匀的TeflonFEP/TeflonPFA外覆层与橡胶内芯的结合使得该O型密封圈整体保持一致的密封性,密封圈上各个点的弹性和压缩均匀,在经过持续压力作用下仍可重复安装使用。随介质压力的增加,密封圈整体受到压缩。该密封圈就象一种高黏度的液体,将作用在TelfonFEP外覆层的存在使得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抗硬化性和抗脆性。硅橡胶或Viton橡胶制的内芯使得该密封圈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该类密封圈的制造需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通过采用一种特殊的工艺使得TeflonFEP聚合物完全包着橡胶内芯,而且保证此种O形圈具有所要求的标准公差。包覆O型密封圈与其它任何橡胶或纯Teflon制的O形圈相比,都具有无可长寿命,尤其应用在苛刻的介质中,优异的密封性能长寿命。包氟软管用来制作包覆O型圈。包氟软管过去一般人工加工,难度大,效率低,成品率不高,人工成本高。现在的加工手段有些是采用摸具,有些也采用了加热冷却的方法,但是加热冷却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质量要求高的产品,尤其是医疗用的或者比较细的软管加工,内外管之间如何做到均匀不破损一直没有合适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解决包氟软管加工难,如何高质量加工比较细的包氟塑料软管成品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以下方案:包覆氟塑料软管工艺步骤为:将烘箱温度控制为80°-180°,根据包氟软管的不同管径和厚度设定不同的温度。将氟塑料软管一端接入匹配的气管转接头,另一端封闭住,将氟塑料软管内气压充到0.5-0.6Mpa,用于氟塑料软管加热后保持一定的形状,同时在冷却的过程中也能防止软管变形,如果直接加热会出现加热不均,氟塑料软管加热后的管径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如果后面塞入的弹性软管管径的容差变小,紧密度变低。牵引氟塑料软管通过烘箱,将氟塑料软管以一定的速度牵引出烘箱,保证氟塑料软管在烘箱的时间,使氟软管膨胀的内径比要塞入的橡胶软管的外径大。将牵引出的氟塑料软管浸入冷却水箱中,此时氟塑料软管内外径扩大,由于氟塑料软管在加热膨胀后能保持一定的形变,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该特性进行加工的。将弹性体软管穿入氟塑料软管,所述弹性体软管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未加热前的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加热变形后的氟塑料软管比橡胶软管的外径要大,同时拔掉气管转接头,此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在塞进入就相对容易的多,同时也不会破损软管。将包氟软管放入烘箱加热3-10分钟,自然冷却后成型。氟塑料软管加热冷却后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尺寸,这样氟塑料软管的内径与弹性体软管外径就能很好的配合,间隙能做到非常小。由于氟塑料软管在一定的温度下,加热冷却后会内径变大并保持一段时间,再次加热冷却后又可以恢复原来的尺寸,因此,对于包氟塑料圈密封弹性软管如硅胶管时采用该方法加工。人工加工时,硅胶软管和氟塑料软管之间必须留间隙以便穿管,同时也容易损坏软管。而一般的加热冷却的方法,对于比较细的氟塑料软管,由于膨胀不均,导致膨胀后的氟塑料软管的内径不一致,同样也很难套进去硅胶软管。加热温度和时间根据包氟塑料管的管径和厚度来进行设置。进一步,所述弹性体软管为氟胶软管。弹性软管可以为氟胶软管。进一步,所述弹性体软管为硅胶软管。根据产品用途,内管的弹性软管可以为硅胶软管。弹性软管根据用途不同选择不同材质的软管。进一步,所述氟塑料软管为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软管。进一步,所述氟塑料软管为PFA塑料软管。包氟塑料软管装置,包括烘箱,用于加温软管的温度;气阀,气阀设有转接头,转接头与氟软管匹配;冷却箱,用于冷却软管。所述转接头可以更换不同口径的接头。该装置主要用于包氟软管的成型,根据不同口径和厚度的氟塑料软管选择不同的加热温度,使用匹配的转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氟塑料加热膨胀后能恢复原来尺寸,利用烘箱加热冷却后的膨胀后的氟塑料管,然后再塞入橡胶软管,实现包氟塑料软管,达到了非常高的效率,同时通过氟塑料软管加入气体,加工时两种软管之间间隙配合十分完美,也解决了小尺寸包覆塑料软管的加工,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包氟塑料软管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所示,包氟塑料软管外管为氟塑料软管,内管为弹性体制成的软管,如橡胶软管,典型的为硅胶软管.氟胶软管。现在的加工方法,一般以手工方式穿管,这样两根软管之间的间隙大,然后就通过粘接剂加强。为了能穿管,外层的氟塑料软管的内径1要大于内管2的外径,这样2层之间的间隙很难控制,太大会导致2层软管紧密不够,使用时会蠕动。太小则加工十分困难,效率非常低,这样导致了这种软管的价格十分昂贵。具体实施例1:将烘箱温度加热到80°;氟塑料空心软管的管壁厚度为1.5mm,内径为15mm,气阀机的输出端连上转接头,氟塑料软管的一端与转接头连接封闭,另一端用堵头封住,加压至0.5Mpa;氟塑料软管在烘箱中加热3分钟后,通过牵引机将软管牵引至冷却箱中,冷却箱装满常温水;此时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变为17mm并且能保持;在将外径为15mm的硅胶软管置入氟塑料软管中;再将包氟塑料软管放入80°烘箱中三分钟后取出。由于氟塑料软管具有膨胀还原的特点,放置24小时后,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又变为15mm,此时,包氟塑料软管完成加工。由此可见,两层软管的配合间隙可以做到完全无缝,完全克服了过去加工方法的缺点。具体实施例2:将烘箱温度加热到120°;氟塑料空心软管的管壁厚度为2.5mm,内径为25mm,气阀机的输出端连上转接头,氟塑料软管的一端与转接头连接封闭,另一端用堵头封住,加压至0.5Mpa;氟塑料软管在烘箱中加热3分钟后,通过牵引机将软管牵引至冷却箱中,冷却箱装满常温水;此时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变为28mm并且能保持;在将外径为25mm的硅胶软管置入氟塑料软管中;再将包氟塑料软管放入120°烘箱中三分钟后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包氟塑料软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覆氟塑料软管工艺步骤为;/n将烘箱温度控制为80°-180°;/n将氟塑料软管一端接入匹配的气管转接头,另一端封闭住,将氟塑料软管内气压充到0.5-0.6Mpa;/n牵引氟塑料软管通过烘箱,加热3-10分钟,此时氟塑料软管内外径扩大;/n将牵引出的氟塑料软管浸入冷却水箱中;/n将弹性体软管穿入氟塑料软管,所述弹性体软管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未加热前的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同时拔掉气管转接头;/n将包氟软管放入第一步的烘箱加热3-10分钟,自然冷却后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包氟塑料软管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覆氟塑料软管工艺步骤为;
将烘箱温度控制为80°-180°;
将氟塑料软管一端接入匹配的气管转接头,另一端封闭住,将氟塑料软管内气压充到0.5-0.6Mpa;
牵引氟塑料软管通过烘箱,加热3-10分钟,此时氟塑料软管内外径扩大;
将牵引出的氟塑料软管浸入冷却水箱中;
将弹性体软管穿入氟塑料软管,所述弹性体软管的外径等于或小于未加热前的氟塑料软管的内径,同时拔掉气管转接头;
将包氟软管放入第一步的烘箱加热3-10分钟,自然冷却后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包氟塑料软管成型装置和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软管为氟胶软管。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圈库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赛瑞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