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78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其中,旋转组件包括:机架,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支撑架上方以支撑运输线的旋转托盘;旋转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机架与旋转托盘之间,其包括回转支承、与回转支承相连的伺服电机,回转支承包括与支撑架上侧相连的内圈、设置于内圈外周并与旋转托盘中间相连的蜗轮、与蜗轮一侧相啮合的蜗杆,蜗杆的动力输入端与伺服电机相连;升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组件将待运货物旋转90°,实现不同宽度滚筒运输线的转运,避免人工操作,提高运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
本技术涉及运输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
技术介绍
滚筒运输线适用于底部是平面的货物输送,主要由传动滚筒、机架、支架、驱动装置等部分组成。通常,滚筒运输线具有输送量大,速度快,运转轻快,能够实现多品种共线分流输送的特点,因此是备受欢迎的一种运输线。但是,有的上下游滚筒的宽度并不相同,在两个宽度不同的滚筒运输线之间待运货物的转运较为困难,通常需要人工操作从上游滚筒运输线转换90°,然后向下游滚筒运输线转移货物,劳动强度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该旋转组件将待运货物旋转90°,实现不同宽度滚筒运输线的转运,避免人工操作,提高运输效率。第一方面,一种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包括:机架,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旋转托盘;旋转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托盘之间,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支承、与所述回转支承相连的伺服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包括与所述支撑架上侧相连的内圈、设置于所述内圈外周并与所述旋转托盘中间相连的蜗轮、与所述蜗轮一侧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升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一安装孔。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蜗轮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二安装孔。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柔性联轴器与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第一轴直角升降器、两个第二轴直角升降器和多个第三轴直角升降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轴直角升降器的输入端相连,所述第一轴直角升降器的两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二轴直角升降器的输入端相连,每个所述第二轴直角升降器的输出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第三轴直角升降器相连。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装置呈H型。于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轴直角升降器与所述第三轴直角升降器的顶部均通过转换板与支撑架相连。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中转运输线,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外滚筒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外滚筒线之间的两个内滚筒线、设置于两个所述内滚筒线之间的如上述所述的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运输线,其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运输线、如上述所述的中转运输线和第二运输线,其中:所述第一运输线的传动宽度与所述中转运输线的两个外滚筒线之间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运输线的传动宽度与所述中转运输线的两个内滚筒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旋转组件、中转运输线及运输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旋转组件将长度与宽度不同的待运货物旋转90°,完成两段不同宽度滚筒运输线的转运,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且效率较高。本技术设置升降装置来提升待运货物,然后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对待运货物进行旋转90°,旋转完成后,将待运货物降落至滚筒线上,升降装置采用轴直角升降器,使得货物升降稳定,保证了货物安全,很好地避免了经济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旋转组件俯视图。图4为图1中旋转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的运输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要元素符号说明:11、支撑架;12、旋转托盘;13、升降底座;2、旋转驱动装置;21、内圈;211、第一安装孔;22、蜗轮;221、第二安装孔;23、蜗杆;24、外壳;25、联轴器;26、减速机;27、伺服电机;31、第二轴直角升降器;32、第三轴直角升降器;33、转换板;34、升降驱动电机;35、第一轴直角升降器;4、第一运输线;5、第二运输线;61、外滚筒线;62、内滚筒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包括:机架、旋转驱动装置2和升降装置。机架包括升降底座13、支撑架11、旋转托盘12;支撑架11设置于升降底座13的上方,旋转托盘12设置于支撑架11的上方。旋转驱动装置2设置于支撑架11与旋转托盘12之间,其包括回转支承、与回转支承相连的伺服电机27。于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回转支承包括与支撑架11上侧相连的内圈21、设置于内圈21外周并与旋转托盘12中间相连的蜗轮22、与蜗轮22一侧相啮合的蜗杆23、设置于蜗杆23两端的安装结构和设置于蜗杆23外周的外壳24,蜗杆23的动力输入端通过联轴器25与减速机26的输出端相连,减速机26的动力输入端与伺服电机27的输出端相连。安装结构用于将蜗杆23安装在外壳24内中并使蜗杆23与所述蜗轮22啮合;安装结构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套接在所述蜗杆23的动力输入端上,第二轴承承套接在相对于蜗杆23的动力输入端的另一端上。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的配合实现蜗杆相对蜗轮蜗杆啮合方向及相对方向移动。本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传动精确平稳、旋转灵活、安装简便和日常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在本实施例中,联轴器25为柔性联轴器,有效调整电机输出轴与蜗杆两者之间由于各自不同轴及相连不同轴引起的偏斜,使两者之间传递平稳扭矩,避免电机异常甚至电机损坏,保证电机寿命。在本实施例中,内圈21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一安装孔211,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211与支撑架11相连使得内圈21固定于支撑架11上。在本实施例中,蜗轮22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二安装孔221,螺栓穿过第二安装孔221与旋转托盘12相连使得蜗轮22固定于旋转托盘12上。如图2、图3所示,升降装置设置于升降底座13与支撑架11之间。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34、第一轴直角升降器35、两个第二轴直角升降器31和四个第三轴直角升降器32,第二轴直角升降器31与第三轴直角升降器32的顶部均通过转换板33与支撑架11相连。升降驱动电机34通过联轴器25与第一轴直角升降器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机架,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旋转托盘;/n旋转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托盘之间,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支承、与所述回转支承相连的伺服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包括与所述支撑架上侧相连的内圈、设置于所述内圈外周并与所述旋转托盘中间相连的蜗轮、与所述蜗轮一侧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n升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机架,其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方的旋转托盘;
旋转驱动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旋转托盘之间,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支承、与所述回转支承相连的伺服电机,所述回转支承包括与所述支撑架上侧相连的内圈、设置于所述内圈外周并与所述旋转托盘中间相连的蜗轮、与所述蜗轮一侧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
升降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一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上设有轴向均匀密布的第二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速机,所述蜗杆的动力输入端通过柔性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减速机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运输线的旋转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第一轴直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兵兵赵珂刘小天葛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商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