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衢州学院专利>正文

横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66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机床领域,公开了一种横切机。其中,包括裁剪装置和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上辊、下辊、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上辊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且其两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上下滑动;所述下辊设置在所述上辊的正下方,其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和/或下辊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以调整上辊和下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金属卷材,从而提高横切机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横切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地涉及一种横切机。
技术介绍
机床(英文名称:machinetool)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整平横切机属于机床的一种。横切机是用一个刀片相对另一刀片作往复直线运动剪切板材的机器,是借于运动的上刀片和固定的下刀片,采用合理的刀片间隙,对各种厚度的金属板材施加剪切力,使板材按所需要的尺寸断裂分离。现有技术的整平横切机的送料装置一般包括上辊和下辊。由于上辊和下辊之间的间距不能调整。因此,现有技术的整平横切机只能适应单一尺寸厚度的金属卷材。当金属卷材的厚度不在上辊和下辊合适间距的范围内,就需要更换上辊和下辊间距更大的送料装置或者直接更换横切机。这样,会大大降低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横切机,该横切机能够调整上辊和下辊之间的间距以是能够输送不同间距的金属卷材,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增加生产成本。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横切机,包括裁剪装置和送料装置;其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上辊、下辊、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上辊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且其两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上下滑动;所述下辊设置在所述上辊的正下方,其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和/或下辊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以及皮带;所述上辊和/或下辊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且同轴连接,所述皮带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上方的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上辊和/或所述下辊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裁剪装置包括上动刀、位于所述上动刀下方的下定刀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动刀靠近和远离所述下定刀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一导柱、第一支撑架以及水平安放的气压缸;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柱、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顶端的横梁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底部的第一底座;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缸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梁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铰接;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铰接处铰接;所述第一导柱的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上动刀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柱上;所述第一导柱用于限制所述上动刀仅能沿着所述第一导柱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以靠近和远离所述下定刀,实现剪裁动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以调整上辊和下辊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金属卷材,从而提高横切机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所述上辊和/或所述下辊与所述滑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滑块包括设置在其中心的通孔,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上辊和/或所述下辊的两端与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滑块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裁剪装置还包括引料机构,所述引料机构包括主动引导辊、位于所述主动引导辊下方的从动引导辊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主动引导辊转动的电机组件,所述主动引导辊和所述从动引导辊之间设有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裁剪组件还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横梁顶部,所述气压缸相对于其活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底座铰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动刀和所述下定刀在水平方向上错开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柱同时垂直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横梁。进一步地,所述横切机还包括供料仓;所述供料仓包括具有弧形底部的仓体,该弧形底部由多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部辊构成,所述底部辊与所述上辊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仓体的左右侧壁上设置有侧部辊,所述侧部辊与所述底部辊垂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横切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滑块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滑块与支撑架装配关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横切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剪裁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A-A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支撑架20上辊30下辊41电机42第一皮带轮43第二皮带轮44皮带50滑块51通孔61底部辊62侧部辊71第一液压缸81上动刀82下定刀831第一连杆832第二连杆833第三连杆834第四连杆835第五连杆836第一导柱837气压缸838支撑柱839横梁840第一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装配使用状态下的方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轮廓的内、外。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一种横切机。如图1-图8所示,所述横切机包括裁剪装置和送料装置。其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0;上辊20,其两端与所述支撑架10转动连接,且其两端能够在所述支撑架10上上下滑动;下辊30,设置在所述上辊20的正下方,其两端与所述支撑架10转动连接;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和/或下辊30转动;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以调整上辊20和下辊30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厚度的金属卷材,从而提高横切机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1、第一皮带轮42、第二皮带轮43以及皮带44。所述上辊20和/或下辊30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皮带轮42,所述第二皮带轮43与所述电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剪装置和送料装置;/n其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0)、上辊(20)、下辊(30)、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上辊(20)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转动连接,且其两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上下滑动;所述下辊(30)设置在所述上辊(20)的正下方,其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和/或下辊(3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30);/n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1)、第一皮带轮(42)、第二皮带轮(43)以及皮带(44);所述上辊和/或下辊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皮带轮(42),所述第二皮带轮(43)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且同轴连接,所述皮带(44)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42)和第二皮带轮(43)上;/n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上方的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7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滑动连接的滑块(50),所述滑块(50)与所述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上辊(20)和/或所述下辊(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50)转动连接;/n所述裁剪装置包括上动刀(81)、位于所述上动刀(81)下方的下定刀(8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动刀(81)靠近和远离所述下定刀(82)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31)、第二连杆(832)、第三连杆(833)、第四连杆(834)、第五连杆(835)、第一导柱(836)、第一支撑架以及水平安放的气压缸(837);/n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柱(838)、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838)顶端的横梁(839)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838)底部的第一底座(840);所述第一连杆(831)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缸(837)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83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3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83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8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83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839)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834)铰接,所述第四连杆(834)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杆(83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81)铰接;所述第五连杆(8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831)和第二连杆(832)的铰接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833)和第四连杆(834)的铰接处铰接;/n所述第一导柱(836)的一端与所述横梁(839)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底座(840)固定连接,所述上动刀(81)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柱(836)上;所述第一导柱(836)用于限制所述上动刀(81)仅能沿着所述第一导柱(836)的长度方向来回移动,以靠近和远离所述下定刀(82),实现剪裁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裁剪装置和送料装置;
其中,所述送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0)、上辊(20)、下辊(30)、第一驱动组件以及第二驱动组件;所述上辊(20)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转动连接,且其两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上下滑动;所述下辊(30)设置在所述上辊(20)的正下方,其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和/或下辊(30)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上辊(20)靠近或远离所述下辊(30);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电机(41)、第一皮带轮(42)、第二皮带轮(43)以及皮带(44);所述上辊和/或下辊的两端设置有所述第一皮带轮(42),所述第二皮带轮(43)与所述电机(41)的输出轴固定且同轴连接,所述皮带(44)同时套设在所述第一皮带轮(42)和第二皮带轮(43)上;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的上方的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7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0)上并与所述第一支撑架(10)滑动连接的滑块(50),所述滑块(50)与所述第一气压缸或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上辊(20)和/或所述下辊(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块(50)转动连接;
所述裁剪装置包括上动刀(81)、位于所述上动刀(81)下方的下定刀(82)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动刀(81)靠近和远离所述下定刀(82)的第三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杆(831)、第二连杆(832)、第三连杆(833)、第四连杆(834)、第五连杆(835)、第一导柱(836)、第一支撑架以及水平安放的气压缸(837);
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支撑柱(838)、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柱(838)顶端的横梁(839)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柱(838)底部的第一底座(840);所述第一连杆(831)的一端与所述气压缸(837)的活塞杆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832)铰接,所述第二连杆(832)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杆(83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81)铰接;所述第三连杆(833)的一端与所述横梁(839)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834)铰接,所述第四连杆(834)相对于所述第三连杆(833)的另一端与所述上动刀(81)铰接;所述第五连杆(8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831)和第二连杆(832)的铰接处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833)和第四连杆(834)的铰接处铰接;
所述第一导柱(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臣叶永茂马明春汤丰鸿夏柳洁苗子炜陈万贵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