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64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设计出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步骤二:使用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铺粉一层,打印一次,交替进行,打印厚度0.1‑0.5mm;步骤三:打印完成后,去除多余铺粉;步骤四:将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填埋于铸造型砂中;步骤五:将铝合金浇入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浇口;步骤六:铝合金液全部凝固,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成型;步骤七: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切除浇口和帽口,去除飞边毛刺,在砂布带上打磨光滑,放入喷丸机进行表面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特高压阀厅金具加工过程中,模具费用占用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特高压阀厅金具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在特高压输、变电工程中,特高压直流与交流的转换是通过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完成的,而特高压阀厅是特高压直流换流站的心脏。虽然金具在阀厅内所占比重较小,但由于其承载了换流站的电气负荷及机械负荷,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其载流量、设备端子的形状及连接角度、机械载荷、自重、设备端子能承受的载荷、防电晕要求和无线电干挠性能、整体的噪声水平等诸多因素。特高压阀厅金具的上述使用要求,导致其品多、数量少。由于形状复杂,在特高压阀厅金具的加工过程中,每种品种都需要模具来完成产品的加工,而单品种产品使用数量少,使得产品的成本远小于模具的成本,大部分产品的模具使用一次就闲置了,造成了极大的成本占用和资源浪费。针对这种情况,如何降低特高压阀厅金具的加工成本,成为特高压阀厅金具加工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是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设计出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并进行后处理,得到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三维图形数据,所获得的数据满足3D打印设备的工作要求;步骤二:使用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铺粉一层,打印一次,交替进行,打印厚度0.1-0.5mm;步骤三:打印完成后,去除多余铺粉,成型的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材质为型砂与树脂混合物;步骤四:将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填埋于铸造型砂中,浇口与帽口高于铸造型砂平面5mm;步骤五:将铝合金铸造材料升温至730℃-750℃,进行15分钟精炼处理和18分钟变质处理,当铝合金液温度达到750℃,将铝合金浇入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浇口,待铝合金液升至帽口平面、停止浇注;步骤六:铝合金液在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冷却,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的外形尺寸,冷却25-35分钟,铝合金液全部凝固,扒开铸造型砂,取出特高压阀厅金具铸件,敲掉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成型;步骤七: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切除浇口和帽口,去除飞边毛刺,在砂布带上打磨光滑,放入喷丸机进行表面处理;步骤八:特高压阀厅金具的电气接触面进行机加工处理,表面粗糙度达到图纸要求,形成特高压阀厅金具成品。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厚度3-5mm。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上的浇口和帽口设计在产品质心两侧,呈对称设计,浇口与帽口可互换。所述的步骤二中的铺粉材料为型砂,打印喷射材料为树脂粘结剂。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中,利用3D打印的方法得到的特高压阀厅金具既能满足使用需求,还解决了特高压阀厅金具加工过程中,模具费用占用成本过高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避免了浪费。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设计出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并进行后处理,得到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三维图形数据,所获得的数据满足3D打印设备的工作要求;步骤二:使用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铺粉一层,打印一次,交替进行,打印厚度0.1-0.5mm;步骤三:打印完成后,去除多余铺粉,成型的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材质为型砂与树脂混合物;步骤四:将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填埋于铸造型砂中,浇口与帽口高于铸造型砂平面5mm;步骤五:将铝合金铸造材料升温至730℃-750℃,进行15分钟精炼处理和18分钟变质处理,当铝合金液温度达到750℃,将铝合金浇入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浇口,待铝合金液升至帽口平面、停止浇注;步骤六:铝合金液在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冷却,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的外形尺寸,冷却25-35分钟,铝合金液全部凝固,扒开铸造型砂,取出特高压阀厅金具铸件,敲掉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成型;步骤七: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切除浇口和帽口,去除飞边毛刺,在砂布带上打磨光滑,放入喷丸机进行表面处理;步骤八:特高压阀厅金具的电气接触面进行机加工处理,表面粗糙度达到图纸要求,形成特高压阀厅金具成品。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厚度3-5mm。所述的步骤一中的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上的浇口和帽口设计在产品质心两侧,呈对称设计,浇口与帽口可互换。所述的步骤二中的铺粉材料为型砂,打印喷射材料为树脂粘结剂。将3D打印工艺引入特高压阀厅金具的制作中,同时采用浇注的方式,得到特高压阀厅金具,克服了传统特高压阀厅金具铸造或者机加工工艺过程繁琐、成本较高的缺点,工艺简单、操作工序少、耗时少、成型率高、简便快捷,适于批量化和规模化生产。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设计出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并进行后处理,得到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三维图形数据,所获得的数据满足3D打印设备的工作要求;/n步骤二:使用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铺粉一层,打印一次,交替进行,打印厚度0.1-0.5mm;/n步骤三:打印完成后,去除多余铺粉,成型的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材质为型砂与树脂混合物;/n步骤四:将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填埋于铸造型砂中,浇口与帽口高于铸造型砂平面5mm;/n步骤五:将铝合金铸造材料升温至730℃-750℃,进行15分钟精炼处理和18分钟变质处理,当铝合金液温度达到750℃,将铝合金浇入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浇口,待铝合金液升至帽口平面、停止浇注;/n步骤六:铝合金液在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冷却,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的外形尺寸,冷却25-35分钟,铝合金液全部凝固,扒开铸造型砂,取出特高压阀厅金具铸件,敲掉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成型;/n步骤七:特高压阀厅金具毛坯切除浇口和帽口,去除飞边毛刺,在砂布带上打磨光滑,放入喷丸机进行表面处理;/n步骤八:特高压阀厅金具的电气接触面进行机加工处理,表面粗糙度达到图纸要求,形成特高压阀厅金具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特高压阀厅金具3D打印加工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设计出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并进行后处理,得到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三维图形数据,所获得的数据满足3D打印设备的工作要求;
步骤二:使用3D打印机进行逐层打印,铺粉一层,打印一次,交替进行,打印厚度0.1-0.5mm;
步骤三:打印完成后,去除多余铺粉,成型的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材质为型砂与树脂混合物;
步骤四:将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填埋于铸造型砂中,浇口与帽口高于铸造型砂平面5mm;
步骤五:将铝合金铸造材料升温至730℃-750℃,进行15分钟精炼处理和18分钟变质处理,当铝合金液温度达到750℃,将铝合金浇入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的浇口,待铝合金液升至帽口平面、停止浇注;
步骤六:铝合金液在特高压阀厅金具三维立体模壳冷却,根据特高压阀厅金具产品的外形尺寸,冷却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拾崇杜继红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特瑞线路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