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64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包括设备板和运输箱,所述设备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设备板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梯形块,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减水剂运输技术领域。该减水剂运输装置,通过将支撑环套设在运输箱的外表面,由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支撑环和设备板连接,起到了稳定运输的作用,防止运输箱晃动,并且通过第一插板插入第二插槽,第二插板插入第一插槽,固定板插入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形成的空腔,插接板插入插接槽,U型杆贯穿第一连接块,利用相互作用的力使得连接紧密定,使得装置方便拆卸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减水剂运输
,具体为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一种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混凝土外加剂。大多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等。加入混凝土拌合物后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其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或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根据减水剂减水及增强能力,分为普通减水剂(又称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8%,以木质素磺酸盐类为代表)、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减水率不小于14%,包括萘系、密胺系、氨基磺酸盐系、脂肪族系等)和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并又分别分为早强型、标准型和缓凝型。现有的减水剂运输装置在运输时为了稳定通常设有支撑架,起到稳定运输的效果,但是这些支撑架在不需要时较为占用空间,而由于支撑架通常是焊接或是通过螺栓固定,在进行拆卸组装时非常不方便,给使用者带来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减水剂运输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包括设备板(1)和运输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杆(8),所述设备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梯形块(4),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5),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4)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插板(5)的前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9),且第二梯形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插槽(6)相匹配的第二插板(10),所述第二梯形块(9)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插板(10)的后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板(5)相匹配的第二插槽(11),两个所述支撑杆(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水剂运输装置,包括设备板(1)和运输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装置(3);所述支撑装置(3)包括支撑杆(8),所述设备板(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嵌设有第一梯形块(4),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4)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板(5),两个所述第一梯形块(4)相对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插板(5)的前侧均开设有第一插槽(6),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梯形块(9),且第二梯形块(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插槽(6)相匹配的第二插板(10),所述第二梯形块(9)的底部且位于第二插板(10)的后侧开设有与第一插板(5)相匹配的第二插槽(11),两个所述支撑杆(8)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15),且运输箱(2)的外表面套设有支撑环(16),所述支撑环(16)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7),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块(17)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块(15)相匹配的凹槽(18),且凹槽(18)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插接板(19),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块(15)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与插接板(19)相匹配的插接槽(20),且第一连接块(15)的顶部贯穿有U型杆(21)。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锁固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鑫永强混凝土外加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