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妇产科锻炼设备
,具体领域为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
技术介绍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妇产科学不仅与外科、内科、儿科学等临床学有密切联系,需要现代诊疗技术(内镜技术、影像学、放射介人等)、临床药理学、病理学胚胎学、解剖学、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而且是一门具有自己特点并需有综合临床、基础知识的学科。为了保证顺利分娩,产妇在生产需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锻炼,其中胯部锻炼是主要的锻炼方式,现有的胯部锻炼设备不方便产妇调整锻炼强度,无法适应不同产妇的不同需求;并且不够舒适,容易使产妇在锻炼过程中产生不适的情况,申请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壳体(1)、支架(2)、支撑杆(3)、座椅(4)和U形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和所述U形杆(5)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座椅(4)相连,所述U形杆(5)的另一端设有把手(6),所述壳体(1)内设有横向运行机构,所述横向运行机构包括转筒(7)和套筒(8),所述转筒(7)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8)的内部,所述转筒(7)和所述套筒(8)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筒(7)和所述套筒(8)上均开设有行程槽(9),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两根滑动杆(10),两根所述滑动杆(10)的自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妇产科临盆前室内胯部锻炼设备,包括壳体(1)、支架(2)、支撑杆(3)、座椅(4)和U形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和所述U形杆(5)的一端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所述支撑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1)和所述座椅(4)相连,所述U形杆(5)的另一端设有把手(6),所述壳体(1)内设有横向运行机构,所述横向运行机构包括转筒(7)和套筒(8),所述转筒(7)的一端位于所述套筒(8)的内部,所述转筒(7)和所述套筒(8)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筒(7)和所述套筒(8)上均开设有行程槽(9),所述壳体(1)内部设有两根滑动杆(10),两根所述滑动杆(10)的自由端与对应的所述行程槽(9)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转筒(7)和所述套筒(8)相远离的表面上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12)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11)和所述第二连杆(12)均贯穿出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第一连杆(11)和所述第二连杆(12)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曲拐(12),所述曲拐(13)上均设有脚蹬(14),所述脚蹬(14)上均设有绑带(15),第一连杆(11)所对应的壳体(1)的侧壁贯穿螺纹连接有调整法兰(16),所述第一连杆(11)贯穿所述调整法兰(16)且与所述调整法兰(16)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调整法兰(16)与所述转筒(7)之间,所述转筒(7)与所述套筒(8)之间,以及所述套筒(8)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17)的两端,所述壳体(1)对应所述第一连杆(11)处的侧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基座(18),所述转动基座(18)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蜗杆(19),所述蜗杆(19)的一端连接有转动部,所述调整法兰(16)上滑动连接有套管(20),所述套管(20)上设有蜗轮(21),所述蜗杆(19)与所述蜗轮(21)相啮合,所述壳体(1)对应所述蜗轮(21)位置的侧壁设有转动机构(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