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394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包括后壳和车身结构,所述后壳卡接在车身结构上,后壳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发光体、电池、光线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开关,通过内部自带光线传感器、控制单元、电池、发光体等形成简单控制回路,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动开启装置,实现无人控制,当车辆处于昼间且外界光线充足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内置光线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将电池供电断开,同时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在电池中,此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只相当于反射器,光照射在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上,自然光经发射器反射,发射出红光,以便为周围车辆行人提供警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防护
,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已经成为家庭出行必备交通工具。停车场、小区、路边等随处可见停放的车辆,且车辆随意停放现象也越来越多,当车辆停于光线不足的地方,将成为车辆、行人不安全因素。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回复反射器:又名反光片或反光晶格,主要是利用反射器内部的花纹进行“借光反光”为原理的无源反光,通俗的说就是反光器,反光花纹,具体原理就是一条平行的灯光照射通过空气和透明的塑胶片进入三个棱镜面折射而返回的光,当外来光线照射在发射器表面,发射出红光,以便提示光源车辆。反射器提供警示作用的原理为被动原理,需外来光源照射,若车辆处于夜间,且停放位置光线不足,或车辆处于昼间,大雾、暴雨、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下,外来车辆或行人不能提供充足光源,可能停滞车辆会对外来车辆造成阻碍,引起碰撞等伤害,同时停滞车辆本身也会存在破损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包括后壳和车身结构,所述后壳卡接在车身结构上,所述后壳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板、发光体、电池、光线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开关,所述太阳能板、发光体、电池、光线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开关均固定在后壳的内壁上,所述太阳能板与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发光体和光线传感器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单元与发光体之间设置有开关。优选的,所述后壳远离车身结构的一端安装有灯罩。优选的,所述发光体为灯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相对于现有汽车上反射器来说,既有放射器的作用,又可以在无人无光条件下,自发光,为其他车辆行人提供警示。2、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可以与车辆上任何外饰灯具集成,也可以单独放置安装,同时,根据灯罩、反光板不同颜色,发射不同颜色的光,安装在车身不同位置;反射光的强度,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或行业标准,对光强进行控制。3、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结构及原理简单,使用方便,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可通过内部自带光线传感器、控制单元、电池、发光体等形成简单控制回路,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动开启装置,实现无人控制。当车辆处于昼间且外界光线充足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内置光线传感器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将电池供电断开,同时太阳能板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在电池中,此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只相当于反射器,光照射在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上,自然光经发射器反射,发射出红光,以便为周围车辆行人提供警示。4、当车辆处于夜间、大雾、暴雨、沙尘天气等,光线不足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通过光线传感器采集光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发出指令,将电池供电打开,为发光体供电,发光体发光,光经反射器反射,此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主动发出红光,对周边提供警示作用。5、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采用清洁能源,无论是传统燃油汽车,还是纯电动汽车,均不影响自身蓄电池点亮。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通过自带太阳能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到自带电池中,电池提供装置在各种情况下所需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后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后壳与车身结构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原理框图。图中:1、后壳;2、灯罩;3、太阳能板;4、发光体;5、电池;6、光线传感器;7、控制单元;8、开关;9、车身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包括后壳1和车身结构9,所述后壳1卡接在车身结构9上,所述后壳1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所述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均固定在后壳1的内壁上,所述太阳能板3与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电池5与控制单元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7与发光体4和光线传感器6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单元7与发光体4之间设置有开关8。所述后壳1远离车身结构9的一端安装有灯罩2,灯罩2可以对后壳1内部的零部件进行防护,所述发光体4为灯泡。具体的,使用本技术时,内置的太阳能板3将光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在电池5中,电池5为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发光体4供电,内置光线传感器6采集光线强度信号,将光强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根据传感器信号控制开关8的断开、吸和,从而控制发光体4是否发光。当车辆处于昼间且外界光线充足时,内置光线传感器6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单元7,将电池5供电断开,同时太阳能板3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贮存在电池5中,此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只相当于反射器,光照射在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上,自然光经发射器反射,发射出红光,以便为周围车辆行人提供警示;当车辆处于夜间、大雾、暴雨、沙尘天气等,光线不足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通过光线传感器6采集光线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给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发出指令,将电池5供电打开,为发光体4供电,发光体4发光,光经反射器反射,此时,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主动发出红光,对周边提供警示作用,同时本技术的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可以与车辆上任何外饰灯具集成,也可以单独放置安装,同时,根据灯罩2颜色不动,在汽车上位置不动,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反射光的强度,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或行业标准,对光强进行控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1)和车身结构(9),所述后壳(1)卡接在车身结构(9)上,所述后壳(1)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所述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均固定在后壳(1)的内壁上,所述太阳能板(3)与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电池(5)与控制单元(7)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7)与发光体(4)和光线传感器(6)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单元(7)与发光体(4)之间设置有开关(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汽车主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壳(1)和车身结构(9),所述后壳(1)卡接在车身结构(9)上,所述后壳(1)的内部设置有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所述太阳能板(3)、发光体(4)、电池(5)、光线传感器(6)、控制单元(7)和开关(8)均固定在后壳(1)的内壁上,所述太阳能板(3)与电池(5)电性连接,所述电池(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成根董保伟蔡连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沿锋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