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和电子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08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和电子雾化器。其中,该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按比例配置好的合金粉原料混合均匀,并切割造粒制成造粒料;S20、将所述造粒料倒入注射机中,并注射成型雾化芯坯体;S30、将所述雾化芯坯体在脱脂炉中加热脱脂形成雾化芯半成品;S40、将所述雾化芯半成品放入烧结炉中烧结形成多孔块状的所述雾化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成的雾化芯具有发热均匀、强度高、便于加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和电子雾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和电子雾化器。
技术介绍
如今,电子雾化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雾方式,越来越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其使用原理是通过雾化器,将雾化液变成蒸汽,然后被用户吸入,其核心元件之一是用于将雾化液渗入然后加热雾化形成蒸汽的雾化芯。然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子雾化器中的雾化芯主要是通过螺旋形的金属发热丝与多孔陶瓷材料经成型、烧结等工序制作而成,这种传统的雾化芯在加热时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金属与陶瓷属于两种材质,其导热系数相差较远,故当金属丝作为发热体发热时,就会造成在加热过程中,出现两种材料存在温度梯度的现象,从而导致雾化液的雾化程度不一致,甚至可能出现糊味,使得用户体验口感欠佳;第二、目前的金属发热丝通常靠金属引线与供电电池连接,而金属引线在陶瓷烧结过程中由于经过了一定程度的高温氧化,故存在韧性变差的情况,这就使得金属引线在组装或者使用过程中存在断裂风险,导致产品功能失效;第三、多孔陶瓷受气孔率及烧结温度的影响其强度普遍较低,遇到大压力或者剧烈震荡时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0、将按比例配置好的合金粉原料混合均匀,并切割造粒制成造粒料;/nS20、将所述造粒料倒入注射机中,并注射成型雾化芯坯体;/nS30、将所述雾化芯坯体在脱脂炉中加热脱脂形成雾化芯半成品;/nS40、将所述雾化芯半成品放入烧结炉中烧结形成多孔块状的所述雾化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将按比例配置好的合金粉原料混合均匀,并切割造粒制成造粒料;
S20、将所述造粒料倒入注射机中,并注射成型雾化芯坯体;
S30、将所述雾化芯坯体在脱脂炉中加热脱脂形成雾化芯半成品;
S40、将所述雾化芯半成品放入烧结炉中烧结形成多孔块状的所述雾化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中,所述合金粉原料包括金属合金粉、造孔剂和粘结剂,所述金属合金粉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35-68%,所述造孔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为25-50%,余量为所述粘结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合金粉为304不锈钢合金粉,所述造孔剂为NaCl或BaCl2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结剂为石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以下成分:质量占比范围为18-20%的Cr、质量占比范围为8-11%的Ni、质量占比范围≤2.00%的Mn、质量占比范围≤0.08%的C、质量占比范围≤1.00%的Si,余量为Fe。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304不锈钢合金粉的粒度大小范围为20-100μm,所述造孔剂的粒度大小范围为50-10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毅杜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