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165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16
本申请涉及轨枕生产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包括转运架和排列装置;转运架包括固定板、提升板、转运电机和提升曲轴;固定板和提升板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提升曲轴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连杆颈转动连接提升板;转运电机连接提升曲轴的主轴颈;排列装置设置在固定板最高级台阶末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提升板将钢筋逐根在固定板上逐级运输,从而将穿丝工位找那个一层所需的钢筋转运到排列装置上,以便为穿丝工位一次性提供一层穿丝所需的钢筋,提高现有技术中,轨枕钢筋笼的穿丝环节的生产效率较低。

A feeding mechanism for prestressed sleeper reinforc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
本申请涉及轨枕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轨枕是用以支撑和固定钢轨,将列车通过钢轨传递的载荷分布给板下基底的新型轨下部件。其结构需要承受较大的载荷,包括构件自身重量的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荷载作用等。为了能够承受较大的载荷,在轨道预应力轨枕生产过程中,需要在轨枕内部预制钢筋笼,然后在钢筋笼的基础上浇筑混凝土,从而提高轨道预应力轨枕的载荷承受能力,预制钢筋笼的施工步骤是,在张拉挂板、挡浆板以及箍筋中穿入多根钢筋(穿丝工序),然后在钢筋笼的钢筋交叉点用扎丝绑扎,然后放入轨枕模具中。在穿丝工序中,需要穿入多根钢筋,一般将钢丝逐根穿入箍筋中,但是逐根穿入钢筋方式,工作效率较低,由于预制钢筋笼每一层的钢筋设置形式一致,现有技术中采用逐层穿入钢筋的方式,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人工方式将钢筋排列整齐,用于为穿丝工序提供逐层的钢筋,但是人工排列钢筋,工作单调重复,工作量较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产能低下,无法保证轨枕的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枕钢筋笼的穿丝环节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包括转运架和排列装置;所述转运架包括固定板、提升板、转运电机和提升曲轴;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提升板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所述提升曲轴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所述连杆颈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板;所述转运电机连接所述提升曲轴的主轴颈;所述排列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最高级台阶末端;在所述转运电机带动所述提升曲轴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提升板将处于所述固定板最低一级台阶上的钢筋逐级转运到所述固定板最高一级台阶上,以及所述提升板将处于所述固定板最高一级台阶上的钢筋转运到排列装置。可选的,还包括上料输送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提升板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的末端,以便所述上料输送线将钢筋输送到所述固定板最低一级台阶上。可选的,所述排列装置包括滑道和排列平台;所述滑道上端连接所述转运架,下端连接所述排列平台。可选的,所述排列装置还包括固定阻挡块,所述固定阻挡块设置在所述排列平台末端。可选的,所述排列装置还包括多个活动阻挡块;多个所述活动阻挡块依次设置在所述排列平台上,每个活动阻挡块均设置有一个气缸;所述活动阻挡块可在所述气缸的带动下,伸出所述排列平台上方,或,缩回所述排列平台下方。可选的,所述排列装置设置有通孔或通槽,以保证所述活动阻挡块可以伸出所述排列平台上方,或,缩回所述排列平台下方。可选的,每一个活动阻挡块顶部均设置有一个传感器,且所述传感器连接控制所述活动阻挡块的气缸。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包括转运架和排列装置;所述转运架包括固定板、提升板、转运电机和提升曲轴;所述固定板和所述提升板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所述提升曲轴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所述连杆颈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板;所述转运电机连接所述提升曲轴的主轴颈;所述排列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板最高级台阶末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所述提升板将钢筋逐根在所述固定板上逐级运输,从而将穿丝工位找那个一层所需的钢筋转运到所述排列装置上,以便为穿丝工位一次性提供一层穿丝所需的钢筋,提高现有技术中,轨枕钢筋笼的穿丝环节的生产效率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的转运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的排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示说明:其中,1-料输送线,2-转运架,21-固定板,22-提升板,23-转运电机,24-提升曲轴,3-排列装置,31-滑道,32-排列平台,33-固定阻挡块,34-活动阻挡块,35-气缸,36-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的转运架结构示意图。为了将用于穿丝的钢筋成排提供到穿丝工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枕钢筋笼的穿丝环节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包括转运架2和排列装置3;通过所述转运架2将钢筋逐根运输带所述排列装置3上,使得一层所需钢筋数逐一被运输到所述排列装置3上,从而一次性为穿丝工位提供一层所需的钢筋。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转运架2包括固定板21、提升板22、转运电机23和提升曲轴24;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所述固定板21与所述提升板22上的多级台阶尺寸一致,包括台阶宽度以及台阶宽度,所述提升板22可贴合所述固定板21设置。所述提升曲轴24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所述连杆颈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板22;具体的可以采用轴承连接或者铰接,例如,轴承连接为轴承内径连接所述连轴颈,轴承外径连接所述提升板22,所述转运电机23连接所述提升曲轴24的主轴颈;在所述转运电机23转动时,带动所述提升曲轴24旋转,由于所述提升板22是通过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曲轴24的连轴颈,从而带动所述提升板22进行上下运动的同时,存在水平运动,即,所述提升板22相对于所述固定板21进行弧形运动,在弧形运动过程中,所述提升板22的台阶高度会出现低于/等于/高于所述固定板21的台阶高度的情况。为了便于理解,现举例说明钢筋的转运过程,假设钢筋最初处于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上,当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高度低于所述固定板21的台阶高度时,钢筋处于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上;随着所述提升板22的运动,当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高度等于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高度时,钢筋由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和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共同支撑;随着所述提升板22的运动,当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高于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高度时,钢筋处于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上,且所述提升板22继续运动,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将会高于所述固定板21的第二级台阶高度,且在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下降时,将钢筋转运到所述固定板21的第二级台阶上,以此类推,从而将钢筋在所述固定板21上逐级转运。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台阶高度比较,是指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同一级台阶的高度,例如,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包括三级台阶,比较台阶高度时,是所述固定板21的第一级台阶与所述提升板22的第一级台阶比较,或者所述固定板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架(2)和排列装置(3);所述转运架(2)包括固定板(21)、提升板(22)、转运电机(23)和提升曲轴(24);/n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所述提升曲轴(24)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所述连杆颈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板(22);所述转运电机(23)连接所述提升曲轴(24)的主轴颈;所述排列装置(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最高级台阶末端;/n在所述转运电机(23)带动所述提升曲轴(24)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提升板(22)将处于所述固定板(21)最低一级台阶上的钢筋逐级转运到所述固定板(21)最高一级台阶上,以及所述提升板(22)将处于所述固定板(21)最高一级台阶上的钢筋转运到排列装置(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运架(2)和排列装置(3);所述转运架(2)包括固定板(21)、提升板(22)、转运电机(23)和提升曲轴(24);
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上设置有数量相同的多级台阶;所述提升曲轴(24)至少包括一个连杆颈,且所述连杆颈转动连接所述提升板(22);所述转运电机(23)连接所述提升曲轴(24)的主轴颈;所述排列装置(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1)最高级台阶末端;
在所述转运电机(23)带动所述提升曲轴(24)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提升板(22)将处于所述固定板(21)最低一级台阶上的钢筋逐级转运到所述固定板(21)最高一级台阶上,以及所述提升板(22)将处于所述固定板(21)最高一级台阶上的钢筋转运到排列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输送线(1);所述固定板(21)和所述提升板(22)设置在所述上料输送线(1)的末端,以便所述上料输送线(1)将钢筋输送到所述固定板(21)最低一级台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轨枕钢筋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列装置(3)包括滑道(31)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翼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创赋能技术开发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