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977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铸钢除尘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包括桁架,所述桁架上固定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上设置有除尘蝶阀,所述桁架上固定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滑移设置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设置有带动除尘罩移动的行走机构,使得除尘罩能移动至与除尘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背离除尘罩的一端设置有收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后期维护费用较为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铸钢除尘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连铸浇注区就是连铸的大包回转台钢包浇注区。连铸的大包回转台位于钢水接受跨和连铸浇注跨柱列之间。大包回转台有两个工位,一号工位位于连铸浇注跨是浇注工位,二号工位位于钢水接受跨是吊装等待工位。在浇注工位当钢包下方水口打开向中间包浇注时会产生浇注烟气,浇注烟气主要是从钢包的浇注水口到中间的烟气。烟气对平台上的工人的操作环境造成影响,需要设置除尘装置。目前除尘罩的主要形式采用屋顶罩,但是由于烟气温度低热抬力较小,屋顶罩往往设置的又比较高,否则会影响车间内吊车的运行,所以收集效果不理想,烟气的捕集率低。另外屋顶罩的安装困难,需要对屋面的屋架结构进行加固,费用较高。屋顶罩的罩口面积大,风量大,导致除尘管道、风机和电机的一次性投资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结构紧凑,方便安装,结构和性能稳定,成本较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包括桁架,所述桁架上固定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上设置有除尘蝶阀,所述桁架上固定有轨道,所述轨道上滑移设置有除尘罩,所述除尘罩上设置有带动除尘罩移动的行走机构,除尘罩能移动至与除尘管道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背离除尘罩的一端设置有收尘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包回转台将满包钢包转动到浇注位,此时除尘罩沿着桁架上的轨道移动至钢包的上方,除尘罩与除尘管道对接到位。在钢包浇注过程时,除尘蝶阀打开,钢包产生的烟气通过除尘罩被外界的收尘机构抽走,防止烟气大量外泄到厂房中,有效改善了厂房的生产环境。当浇注完成后,除尘蝶阀关闭,除尘罩沿着轨道移开,除尘蝶阀能够防止外界的风倒灌进入厂房中。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建造费用相对较为低廉。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轨道包括上轨道和下轨道,所述上轨道和下轨道分别设置在桁架的两侧,且上轨道位于下轨道的上方;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除尘罩上的支架、转动设置在支架上的若干滚轮和设置在支架上用于驱动滚轮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上轨道和下轨道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轨道对支架上的滚轮施加向下的支持力,下轨道对支架上的滚轮施加向上的支持力,从而将整个支架支撑在轨道上。滚轮在驱动件的带动下沿着轨道滚动,从而实现了对除尘罩的移动。行走机构结构简单,能够降低结构的复杂性,方便安装与后期的维护。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滚轮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轨道相匹配的卡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上的卡槽卡在轨道上,从而对滚轮产生了限位的作用,使得滚轮在轨道上移动时更加平稳,防止滚轮移动时发生脱轨的情况。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滚轮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运行平稳,能够控制转速,电机加速减速的响应时间短,运行精度高,从而使得除尘罩与除尘管道对接时更加稳固,使得除尘罩与除尘管道之间的连接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尘机构包括与除尘管道连通的排烟风机、连接管和旋风除尘器,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排烟风机和旋风除尘器相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烟风机的作用下,除尘罩下方产生的烟气能够被抽进除尘管道中,使得烟气沿着连接管进入旋风除尘器中。旋风除尘器能够对烟气进行一定的净化,避免了烟气直接外排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罩上连接有接头管,所述接头管的外径与除尘管道的内径相同,除尘管道能够套设在接头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除尘罩在行走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横向移动,使得接头管插接在除尘管道内部。由于接头管的外径与除尘管道的内径相同,使得接头管与除尘管道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烟气的外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头管背离除尘罩的一端连通有锥管,所述锥管的外径沿着背离除尘罩的方向逐渐缩小,所述除尘管道的内壁形成与锥管相匹配的锥形通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管插接在除尘管道的内部,锥管的外壁紧紧抵在除尘管道的内壁上,使得锥管的外壁与接头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了较大的接触面。锥管的外壁与接头管的内壁之间形成了金属硬密封连接,保证了烟气沿着除尘管道排出而不外溢,提升了密封性,密封性能良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除尘罩沿着背离接头管的方向开口逐渐扩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除尘罩能够笼罩的面积更大,从而将钢包的上方覆盖,使得浇注时产生的烟气更多的进入除尘罩中,减少了烟气的外溢。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钢包由大包回转台移动至浇注工位,将除尘罩移动至钢包的上方,除尘蝶阀打开,收尘机构将烟气抽出排放到外界,浇注完成后,除尘蝶阀关闭,除尘罩沿着轨道移开,与传统的屋面罩相比,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后期维护费用较低;2.通过将接头管上的锥管插接在除尘管道中,使得锥管的外壁与除尘管道的内壁紧紧抵接在一起,增强了密闭性,有效减少了烟气的外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旨在显示除尘管道与接头管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桁架,2、除尘管道,21、除尘蝶阀,3、轨道,31、上轨道,32、下轨道,4、除尘罩,41、接头管,42、锥管,51、支架,52、滚轮,521、卡槽,53、伺服电机,61、排烟风机,62、连接管,63、旋风除尘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包括桁架1。桁架1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厂房的钢水接受跨和连铸浇注跨之间的两个柱子上。在桁架1上固定有除尘管道2,除尘管道2中设置有除尘蝶阀21。在桁架1上固定设置有轨道3,在轨道3上滑移设置有除尘罩4。在除尘罩4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能够带动除尘罩4在轨道3上往复移动,使得除尘罩4能够移动至与除尘管道2相连通。在除尘管道2背离除尘罩4的一端设置有收尘机构,能够将浇注时产生的烟气进行收集。连铸浇注区就是连铸的大包回转台钢包浇注区。连铸的大包回转台位于钢水接受跨和连铸浇注跨柱列之间。大包回转台有两个工位,一号工位位于连铸浇注跨是浇注工位,二号工位位于钢水接受跨是吊装等待工位。在钢水接受跨处吊车将钢包放到二号工位,等待浇注,大包回转台转动,将钢包转至连铸浇注跨一号工位,此时除尘罩4沿着轨道3移动到钢包正上方,除尘罩4与除尘管道2相连通。除尘蝶阀21打开,钢包水口打开开始进行浇注。收尘机构将浇注时产生的烟气抽走,从而保证了厂房内的工作环境。浇注完成后,除尘蝶阀21关闭,除尘罩4沿着轨道3移开,大包回转台转动将空包转到二号工位,吊车将空包吊走,再将第二个装满钢水的钢包吊到二号工位等待浇注,这样就完成一个生产循环。本技术与传统的屋顶罩相比,所需要的除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上固定设置有除尘管道(2),所述除尘管道(2)上设置有除尘蝶阀(21),所述桁架(1)上固定有轨道(3),所述轨道(3)上滑移设置有除尘罩(4),所述除尘罩(4)上设置有带动除尘罩(4)移动的行走机构,除尘罩(4)能移动至与除尘管道(2)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2)背离除尘罩(4)的一端设置有收尘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所述桁架(1)上固定设置有除尘管道(2),所述除尘管道(2)上设置有除尘蝶阀(21),所述桁架(1)上固定有轨道(3),所述轨道(3)上滑移设置有除尘罩(4),所述除尘罩(4)上设置有带动除尘罩(4)移动的行走机构,除尘罩(4)能移动至与除尘管道(2)相连通,所述除尘管道(2)背离除尘罩(4)的一端设置有收尘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包括上轨道(31)和下轨道(32),所述上轨道(31)和下轨道(32)分别设置在桁架(1)的两侧,且上轨道(31)位于下轨道(32)的上方;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除尘罩(4)上的支架(51)、转动设置在支架(51)上的若干滚轮(52)和设置在支架(51)上用于驱动滚轮(52)转动的驱动件,所述滚轮(52)分别设置在上轨道(31)和下轨道(3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铸浇注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52)上沿着周向开设有与轨道(3)相匹配的卡槽(521)。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慧刘亚辉曹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矿冶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