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94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包括壳体、出料口和开口,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开口布置于壳体的一端,所述开口位置处的壳体两侧外侧壁上对称焊接有一对固定板,两侧固定板之间与壳体的内部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布置的放置座内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卷圆辊,并在第二传送带上布置的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二卷圆辊,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转动的过程中,由于支撑条上的第一轮齿与固定环上的第二轮齿作用下分别带动第一卷圆辊与第二卷圆辊相互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材的卷圆,在进行板材输送的过程中完成卷圆,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提升卷圆效率。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metal sheet c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
本技术涉及卷圆机
,具体为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
技术介绍
圆机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卷圆机是将碳钢,不锈钢,有黄色金属型材卷制成直径φ320-φ6000mm的圆环和法兰的一种高质量,高效益的卷圆装置,其结构独特,具有体积小、能耗低、效率高、无噪音安装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承载能量强、寿命长、卷圆速度快、产品质量可靠等优点。目前,现有的卷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依靠人工将待卷圆的板材放置于卷圆机中进行卷圆,在针对厚度较小的金属薄板卷圆时,都需要人工将金属薄板放置于卷圆机中进行卷圆操作,卷圆后不易进行拾取,较薄的金属板边缘锋利,人工拿取容易造成划伤,卷圆后的圆筒两端质地较软容易挤捏变形影响品质,卷圆效率较低,且金属薄板在卷圆放置过程中的平整性直接影响卷圆品质,而现有的卷圆机不具备在卷圆前进行调整校正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卷圆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都是依靠人工将待卷圆的板材放置于卷圆机中进行卷圆,在针对厚度较小的金属薄板卷圆时,都需要人工将金属薄板放置于卷圆机中进行卷圆操作,卷圆后不易进行拾取,较薄的金属板边缘锋利,人工拿取容易造成划伤,卷圆后的圆筒两端质地较软容易挤捏变形影响品质,卷圆效率较低,且金属薄板在卷圆放置过程中的平整性直接影响卷圆品质,而现有的卷圆机不具备在卷圆前进行调整校正的作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包括壳体、出料口和开口,所述壳体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所述开口布置于壳体的一端,所述开口位置处的壳体两侧外侧壁上对称焊接有一对固定板,两侧固定板之间与壳体的内部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辊,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传动辊布置有4个,壳体内部与固定板部位的第一传动辊之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送带,且第一传送带呈水平布置的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外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放置座,所述放置座的顶部设有放置槽,且放置槽的一端延伸至放置座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放置槽部位的放置座内部底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部位的放置座内部底端水平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卷圆辊,两个所述第一卷圆辊的同一端皆延伸至放置座外侧并设有第一齿轮,两个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的放置座外侧壁上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侧第一齿轮相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一侧的放置座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之间的放置座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四齿轮,且第四齿轮分别与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安装槽一侧的放置座内部底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部位的放置座内部底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限位辊,所述第一限位辊正上方的放置座内部中间位置处水平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竖直向下穿插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U”形布置,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安装板下方的两端之间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呈“U”形布置,安装架与安装板之间的连接杆外侧皆套设有挤压弹簧,且安装架的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第一限位辊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辊,所述凹槽远离安装槽一侧的放置座外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放置座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延伸至放置槽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板,且第一调节螺栓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把手,所述第一传送带内部顶端靠近开口的一侧水平布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皆穿插有第二调节螺栓,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栓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两端第二调节螺栓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顶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的第一轮齿,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顶端与支撑条之间皆通过轴承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螺栓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旋转把手,所述第一传送带上方的壳体内部两端皆安装有第二传动辊,两端第二传动辊的外侧之间套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外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呈“L”形,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第二传送带相固定,且固定杆远离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皆垂直于第二传送带布置,所述固定杆远离第二传送带的一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外侧并设有第五齿轮,所述第一传动轴远离第五齿轮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卷圆辊相配合的第二卷圆辊,且第二卷圆辊皆第二传送带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靠近第二传送带一侧的固定杆外侧壁上皆垂直焊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设有与第五齿轮相啮合的第六齿轮,且第二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七齿轮,所述第二传送带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内侧壁上布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与呈环形跑道状,所述导向座外侧壁靠近第二传送带一侧的边缘位置处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垂直于导向座外侧壁布置,且固定环外侧壁靠近导向座的一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七齿轮相啮合的第二轮齿,所述出料口布置于壳体远离开口一端的外侧壁底端位置处,所述出料口部位的壳体内部底端焊接有导料板,所述导料板靠近出料口的一端倾斜向下布置并延伸至出料口外侧。优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上相连两个放置座之间的间距与第二传送带上相连两个固定杆之间的间距一致。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的两端皆呈圆弧状倾斜向下布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辊与第二限位辊的外侧皆套设有橡胶防滑套。优选的,所述导料板上方的壳体内侧壁一侧安装有气缸,气缸垂直于壳体内侧壁布置,气缸的输出端布置有挤推板,挤推板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距大于第二卷圆辊与第二传送带之间的间距,且间距差不低于3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传送带上布置的放置座内部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卷圆辊,并在第二传送带上布置的固定杆上安装有第二卷圆辊,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电机分别带动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沿不同的方向进行转动,并保持第一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第二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并保持与第一传送带相同的转速进行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相互靠近一侧的放置座与固定杆可保持相同的速度并沿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保持相对静止,在支撑条上的第一轮齿与固定环上的第二轮齿作用下分别带动第一卷圆辊与第二卷圆辊相互转动,从而实现对板材的卷圆,在进行板材输送的过程中完成卷圆,不需要额外的能量消耗,结构简单,节能环保,提升卷圆效率。2:本技术通过将第一传送带布置成平行四边形状,并在放置座上皆安装带有第一调节螺栓的限位板,开口部位平行四边形状的第一传送带倾斜向上布置,缓慢转动的过程中有利于操作者添加待卷圆板材,可调节的限位板有利于针对不同长度的板材调整限位板与第一卷圆辊之间的间距,便于对不同长度的板材进行卷圆,且限位板为操作者手动放置板材提供了一个参照,操作者在放置板材时保持板材的一端与限位板贴合后就能使靠近第一卷圆辊的另一端保持平整,从而提升板材的卷圆效果。3: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板与第一卷圆辊之间的放置槽内部分别布置有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并将第二限位辊利用挤压弹簧进行安装固定,利用第一限位辊与第二限位辊之间挤压产生的摩擦力对待卷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包括壳体(7)、出料口(8)和开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10),所述开口(16)布置于壳体(7)的一端,所述开口(16)位置处的壳体(7)两侧外侧壁上对称焊接有一对固定板(12),两侧固定板(12)之间与壳体(7)的内部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辊(13),所述壳体(7)内部的第一传动辊(13)布置有3个,壳体(7)内部与固定板(12)部位的第一传动辊(13)之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送带(15),且第一传送带(15)呈水平布置的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外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放置座(14),所述放置座(14)的顶部设有放置槽(31),且放置槽(31)的一端延伸至放置座(14)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放置槽(31)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水平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卷圆辊(32),两个所述第一卷圆辊(32)的同一端皆延伸至放置座(14)外侧并设有第一齿轮(42),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2)之间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分别与两侧第一齿轮(42)相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2)一侧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三齿轮(35),所述第三齿轮(35)与第一齿轮(42)之间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四齿轮(40),且第四齿轮(40)分别与第三齿轮(35)和第一齿轮(42)相啮合,所述安装槽(33)一侧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设有凹槽(37),所述凹槽(37)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限位辊(36),所述第一限位辊(36)正上方的放置座(14)内部中间位置处水平焊接有安装板(28),所述安装板(28)上竖直向下穿插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呈“U”形布置,所述连接杆(29)延伸至安装板(28)下方的两端之间焊接有安装架(30),所述安装架(30)呈“U”形布置,安装架(30)与安装板(28)之间的连接杆(29)外侧皆套设有挤压弹簧(43),且安装架(30)的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第一限位辊(36)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辊(34),所述凹槽(37)远离安装槽(33)一侧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39),所述放置座(14)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39)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26),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9)延伸至放置槽(3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板(27),且第一调节螺栓(39)远离限位板(2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把手(38),所述第一传送带(15)内部顶端靠近开口(16)的一侧水平布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皆穿插有第二调节螺栓(46),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栓(46)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48),两端第二调节螺栓(46)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条(44),所述支撑条(44)的顶部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三齿轮(35)相啮合的第一轮齿(45),所述第二调节螺栓(46)的顶端与支撑条(44)之间皆通过轴承相连接,且第二调节螺栓(46)的底端皆焊接有第二旋转把手(47),所述第一传送带(15)上方的壳体(7)内部两端皆安装有第二传动辊(1),两端第二传动辊(1)的外侧之间套设有第二传送带(5),所述第二传送带(5)的外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呈“L”形,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与第二传送带(5)相固定,且固定杆(3)远离第二传送带(5)的一端皆垂直于第二传送带(5)布置,所述固定杆(3)远离第二传送带(5)的一端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轴(20),所述第一传动轴(20)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杆(3)外侧并设有第五齿轮(22),所述第一传动轴(20)远离第五齿轮(22)的一端固定有与第一卷圆辊(32)相配合的第二卷圆辊(4),且第二卷圆辊(4)皆第二传送带(5)平行布置,所述第一传动轴(20)靠近第二传送带(5)一侧的固定杆(3)外侧壁上皆垂直焊接有轴承座(18),所述轴承座(18)上安装有第二传动轴(24),所述第二传动轴(24)的一端设有与第五齿轮(22)相啮合的第六齿轮(23),且第二传动轴(24)的另一端设有第七齿轮(25),所述第二传送带(5)同一高度位置处的壳体(7)内侧壁上布置有导向座(2),所述导向座(2)与呈环形跑道状,所述导向座(2)外侧壁靠近第二传送带(5)一侧的边缘位置处焊接有固定环(19),所述固定环(19)垂直于导向座(2)外侧壁布置,且固定环(19)外侧壁靠近导向座(2)的一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与第七齿轮(25)相啮合的第二轮齿(17),所述出料口(8)布置于壳体(7)远离开口(16)一端的外侧壁底端位置处,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金属薄板卷圆机,包括壳体(7)、出料口(8)和开口(1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底部的四个角位置处皆焊接有支撑柱(10),所述开口(16)布置于壳体(7)的一端,所述开口(16)位置处的壳体(7)两侧外侧壁上对称焊接有一对固定板(12),两侧固定板(12)之间与壳体(7)的内部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传动辊(13),所述壳体(7)内部的第一传动辊(13)布置有3个,壳体(7)内部与固定板(12)部位的第一传动辊(13)之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送带(15),且第一传送带(15)呈水平布置的平行四边形状,所述第一传送带(15)的外侧等间距均匀布置有放置座(14),所述放置座(14)的顶部设有放置槽(31),且放置槽(31)的一端延伸至放置座(14)外侧壁位置处,所述放置槽(31)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设有安装槽(33),所述安装槽(33)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水平安装有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卷圆辊(32),两个所述第一卷圆辊(32)的同一端皆延伸至放置座(14)外侧并设有第一齿轮(42),两个所述第一齿轮(42)之间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皆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41),第二齿轮(41)分别与两侧第一齿轮(42)相啮合,其中一个第一齿轮(42)一侧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三齿轮(35),所述第三齿轮(35)与第一齿轮(42)之间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四齿轮(40),且第四齿轮(40)分别与第三齿轮(35)和第一齿轮(42)相啮合,所述安装槽(33)一侧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设有凹槽(37),所述凹槽(37)部位的放置座(14)内部底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限位辊(36),所述第一限位辊(36)正上方的放置座(14)内部中间位置处水平焊接有安装板(28),所述安装板(28)上竖直向下穿插有连接杆(29),所述连接杆(29)呈“U”形布置,所述连接杆(29)延伸至安装板(28)下方的两端之间焊接有安装架(30),所述安装架(30)呈“U”形布置,安装架(30)与安装板(28)之间的连接杆(29)外侧皆套设有挤压弹簧(43),且安装架(30)的底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与第一限位辊(36)相配合的第二限位辊(34),所述凹槽(37)远离安装槽(33)一侧的放置座(14)外侧壁中间位置处安装有第一调节螺栓(39),所述放置座(14)上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39)相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孔(26),所述第一调节螺栓(39)延伸至放置槽(31)内部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有限位板(27),且第一调节螺栓(39)远离限位板(27)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旋转把手(38),所述第一传送带(15)内部顶端靠近开口(16)的一侧水平布置有支撑板(11),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皆穿插有第二调节螺栓(46),所述支撑板(11)上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栓(46)相配合的第二内螺纹孔(48),两端第二调节螺栓(46)的顶端之间安装有支撑条(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良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宏凯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