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77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所述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分管的出风端;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端;分离箱,所述分离箱设置在所述第二风管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靠近所述第二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制造运行成本低、二氧化硫去除效果好、且避免了使用袋式除尘器发生堵塞情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金属硅烟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硅又称工业硅,金属硅是由硅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金属硅是高耗能产品,在矿热炉内冶炼金属硅时,会产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粉尘(硅微粉)和部分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高温烟气,其中含二氧化硫的高温烟气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而二氧化硅粉尘(硅微粉)又是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和回收价值的物质。因此,需要对金属硅冶炼炉中的烟气进行净化与二氧化硅的回收。金属硅冶炼炉的烟气处理通常采用干法(电除尘、布袋除尘)或湿法工艺进行烟气处理,其中干法工艺即采用冷却器对高温烟气降温,再用双级旋风除尘器进行硅碳分离去除重金属,袋式除尘器回收硅微粉并在增密仓进增密的回收系统,该工艺技术成熟,收尘效益高,但设备复杂,制作困难,造价高,能耗高,运行费用高,不能去除烟气中二氧化硫有害气体,且袋式除尘器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延伸,发生堵塞,再次更换和清理都较为麻烦。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造运行成本低、二氧化硫去除效果好、且避免了使用袋式除尘器发生堵塞情况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处;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风管的出风端;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端;分离箱,所述分离箱设置在所述第二风管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靠近所述第二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所述第三风管位于所述第二风管的下方,所述第三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分离箱固定连接;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设置在所述分离箱上。优选的,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除尘腔、缓冲腔、化硫腔、导气腔、导气口、滤布、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除尘腔、缓冲腔、化硫腔和导气腔均开设在所述分离箱上,所述除尘腔位于所述缓冲腔的下方,所述化硫腔位于所述缓冲腔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气腔位于所述除尘腔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气腔位于所述化硫腔的下方,所述导气口开设在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导气口和所述除尘腔相连通,所述滤布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布和所述导气口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化硫腔靠近所述缓冲腔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化硫腔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气管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优选的,所述除尘腔远离所述导气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风管相连通,所述除尘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清理口,所述分离箱的一侧法兰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清理口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缓冲腔靠近所述化硫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化硫腔内设有脱硫剂,所述脱硫剂为碳酸钠和碱性硫酸铝其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化硫腔远离所述缓冲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二导气管的进气端相连通。优选的,所述导气腔远离所述除尘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通孔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第四通孔的下方,所述第四通孔和所述第二导气管的排气口相连通,所述分离箱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和所述排气口相连通。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能够对金属硅熔炼后产生的烟气去除内部的硅粉,同时能够对硅粉进行收集,使用顶部安装滤布的方式,在使用时硅粉自然沉淀,便于收集,且避免了滤布堵塞严重的情况,同时通过后续配备的脱硫剂进行脱硫处理,中和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之后排出废气,对环境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标号:1、旋风除尘器,2、第一风管,3、热交换器,4、第二风管,5、分离箱,6、风机,7、第三风管,8、除尘腔,9、缓冲腔,10、化硫腔,11、导气腔,12、导气口,13、滤布,14、第一导气管,15、第二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旋风除尘器1;第一风管2,所述第一风管2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除尘器1的出风口处;热交换器3,所述热交换器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风管2的出风端;第二风管4,所述第二风管4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3的出风端;分离箱5,所述分离箱5设置在所述第二风管4远离所述热交换器3的一侧;风机6,所述风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5靠近所述第二风管4的一侧,所述第二风管4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6的进风端固定连接;第三风管7,所述第三风管7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6的出风端,所述第三风管7位于所述第二风管4的下方,所述第三风管7的出风端和所述分离箱5固定连接;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设置在所述分离箱5上。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除尘腔8、缓冲腔9、化硫腔10、导气腔11、导气口12、滤布13、第一导气管14和第二导气管15,所述除尘腔8、缓冲腔9、化硫腔10和导气腔11均开设在所述分离箱5上,所述除尘腔8位于所述缓冲腔9的下方,所述化硫腔10位于所述缓冲腔9远离所述风机6的一侧,所述导气腔11位于所述除尘腔8远离所述风机6的一侧,所述导气腔11位于所述化硫腔10的下方,所述导气口12开设在所述缓冲腔9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导气口12和所述除尘腔8相连通,所述滤布13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腔9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布13和所述导气口12相适配,所述第一导气管14固定安装在所述化硫腔10靠近所述缓冲腔9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导气管14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化硫腔10的底部,所述第二导气管15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5远离所述风机6的一侧。所述除尘腔8远离所述导气腔1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三风管7相连通,所述除尘腔8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清理口,所述分离箱5的一侧法兰安装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和所述清理口相适配。所述缓冲腔9靠近所述化硫腔10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导气管14相连通,所述化硫腔10内设有脱硫剂,所述脱硫剂为碳酸钠和碱性硫酸铝其中的一种。所述化硫腔10远离所述缓冲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风除尘器;/n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处;/n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风管的出风端;/n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端;/n分离箱,所述分离箱设置在所述第二风管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n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靠近所述第二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n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所述第三风管位于所述第二风管的下方,所述第三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分离箱固定连接;/n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设置在所述分离箱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风除尘器;
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旋风除尘器的出风口处;
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风管的出风端;
第二风管,所述第二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出风端;
分离箱,所述分离箱设置在所述第二风管远离所述热交换器的一侧;
风机,所述风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分离箱靠近所述第二风管的一侧,所述第二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风机的进风端固定连接;
第三风管,所述第三风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风机的出风端,所述第三风管位于所述第二风管的下方,所述第三风管的出风端和所述分离箱固定连接;
净化结构,所述净化结构设置在所述分离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硅初级熔炼后烟气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结构包括除尘腔、缓冲腔、化硫腔、导气腔、导气口、滤布、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所述除尘腔、缓冲腔、化硫腔和导气腔均开设在所述分离箱上,所述除尘腔位于所述缓冲腔的下方,所述化硫腔位于所述缓冲腔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气腔位于所述除尘腔远离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导气腔位于所述化硫腔的下方,所述导气口开设在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导气口和所述除尘腔相连通,所述滤布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腔的底部内壁上,所述滤布和所述导气口相适配,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瑞发王忠顺
申请(专利权)人:芒市永隆铁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