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77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包括工作箱,工作箱上端固定有水箱,工作箱内设有内壳体,内壳体与出水管一连接,出水管一与水泵一连接,水泵一与进水管一连接,进水管一伸入水箱内,水箱与出水管二连接,出水管二与水泵二连接,水泵二与进水管二连接,进水管二与水雾喷头连接,水雾喷头固定在工作箱内部顶端,工作箱一侧设有抽风机,抽风机与进风管连接,进风管伸入工作箱内,工作箱侧壁上设有出风口,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工作箱两侧分别吸风管,吸风管上设有两个以上吸风口,吸风管通过连接管与抽风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可以加快吸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粉尘吸收系统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
技术介绍
粉尘车间会产生大量粉尘,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此外,粉尘还会沾污建筑物,使有价值的古代建筑遭受腐蚀。降落在植物叶面的粉尘会阻碍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长。车间中生产装置附近的粉尘比较多,目前粉尘车间顶部多安装吸尘装置,通过抽风机将车间的粉尘吸除,但是由于车间较大,且不同位置粉尘的量不同,车间顶部的吸尘装置无法移动,因此吸尘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上端固定有水箱,所述工作箱内设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内设有滤网槽,所述滤网槽上端固定有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内壳体上端,所述内壳体与出水管一连接,所述出水管一与水泵一连接,所述水泵一与进水管一连接,所述进水管一伸入水箱内,所述水箱与出水管二连接,所述出水管二与水泵二连接,所述水泵二与进水管二连接,所述进水管二与水雾喷头连接,所述水雾喷头固定在工作箱内部顶端,所述工作箱一侧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进风管连接,所述进风管伸入工作箱内,所述工作箱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工作箱两侧分别吸风管,所述吸风管上设有两个以上吸风口,所述吸风管通过连接管与抽风机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箱下端设有万向轮。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箱内且位于出风口一侧固定有挡板。进一步的,所述吸风管下端与底座固定,所述吸风管竖直设置有两个以上。进一步的,所述吸风口呈喇叭状。进一步的,所述工作箱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端设有滑槽,所述底座设置在滑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系统可移动,可放置在粉尘较大的区域,从而快速去除粉尘;其次,本系统可不停在车间内进行移动,从而及时去除车间内的粉尘,加快吸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的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工作箱和水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箱;2、水箱;3、内壳体;4、滤网槽;5、挡圈;6、出水管一;7、水泵一;8、进水管一;9、出水管二;10、水泵二;11、进水管二;12、水雾喷头;13、抽风机;14、进风管;15、出风口;16、过滤网;17、吸风管;18、吸风口;19、万向轮;20、挡板;21、底座;22、支撑板;23、滑槽;24、连接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包括工作箱1,工作箱1下端设有万向轮19,工作箱1上端固定有水箱2。工作箱1内设有内壳体3,工作箱1上设有箱门。内壳体3内设有滤网槽4,滤网槽4上端固定有挡圈5,挡圈5设置在内壳体3上端。内壳体3与出水管一6连接,出水管一6与水泵一7连接,水泵一7与进水管一8连接,进水管一8伸入水箱2内。水箱2与出水管二9连接,出水管二9与水泵二10连接,水泵二10与进水管二11连接,进水管二11与水雾喷头12连接,水雾喷头12固定在工作箱1内部顶端。工作箱1一侧设有抽风机13,抽风机13与进风管14连接,进风管14伸入工作箱1内。工作箱1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5,出风口15上设有过滤网16,工作箱1内且位于出风口15一侧固定有挡板20,挡板20可防止进入工作箱1的风直接吹向出风口15。工作箱1两侧分别吸风管17,吸风管17上设有两个以上吸风口18,吸风口18呈喇叭状,吸风管17通过连接管24与抽风机13连接。吸风管17下端与底座21固定,吸风管17竖直设置有两个以上。工作箱1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撑板22,支撑板22上端设有滑槽23,底座21设置在滑槽23内。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车间内推动本装置,也可以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本装置在车间内不停进行移动。启动抽风机13,在抽风机13的作用下,车间内的粉尘经吸风口18、吸风管17、连接管24、进风管14、进风口进入工作箱1内;水箱2内的水经出水管二9、水泵二10、进水管二11进入水雾喷头12内,水雾喷头12喷出水雾,水雾与粉尘结合滴落到滤网槽4内,粉尘被隔在滤网槽4内,多余的水进入内壳体3底部,然后经出水管一6、水泵一7、进水管一8进入水箱2内进行重复利用;除去粉尘的风经出风口15排出。另外,本装置也可用于产生粉尘的装置处,将底座21抽出滑槽23,然后将底座21摆放在需要吸除粉尘的装置的两侧,且使吸风口18朝向该装置,即可进行吸除粉尘。上述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上端固定有水箱(2),所述工作箱(1)内设有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内设有滤网槽(4),所述滤网槽(4)上端固定有挡圈(5),所述挡圈(5)设置在内壳体(3)上端,所述内壳体(3)与出水管一(6)连接,所述出水管一(6)与水泵一(7)连接,所述水泵一(7)与进水管一(8)连接,所述进水管一(8)伸入水箱(2)内,所述水箱(2)与出水管二(9)连接,所述出水管二(9)与水泵二(10)连接,所述水泵二(10)与进水管二(11)连接,所述进水管二(11)与水雾喷头(12)连接,所述水雾喷头(12)固定在工作箱(1)内部顶端,所述工作箱(1)一侧设有抽风机(13),所述抽风机(13)与进风管(14)连接,所述进风管(14)伸入工作箱(1)内,所述工作箱(1)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5),所述出风口(15)上设有过滤网(16),所述工作箱(1)两侧分别吸风管(17),所述吸风管(17)上设有两个以上吸风口(18),所述吸风管(17)通过连接管(24)与抽风机(13)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粉尘化工车间的粉尘吸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箱(1),所述工作箱(1)上端固定有水箱(2),所述工作箱(1)内设有内壳体(3),所述内壳体(3)内设有滤网槽(4),所述滤网槽(4)上端固定有挡圈(5),所述挡圈(5)设置在内壳体(3)上端,所述内壳体(3)与出水管一(6)连接,所述出水管一(6)与水泵一(7)连接,所述水泵一(7)与进水管一(8)连接,所述进水管一(8)伸入水箱(2)内,所述水箱(2)与出水管二(9)连接,所述出水管二(9)与水泵二(10)连接,所述水泵二(10)与进水管二(11)连接,所述进水管二(11)与水雾喷头(12)连接,所述水雾喷头(12)固定在工作箱(1)内部顶端,所述工作箱(1)一侧设有抽风机(13),所述抽风机(13)与进风管(14)连接,所述进风管(14)伸入工作箱(1)内,所述工作箱(1)侧壁上设有出风口(15),所述出风口(15)上设有过滤网(16),所述工作箱(1)两侧分别吸风管(17),所述吸风管(17)上设有两个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恒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