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景观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51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6: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墙,涉及城市绿化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墙体,墙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层带有种植槽的支撑座;墙体上设有灌溉装置,灌溉装置包括水平设置在墙体内部的总进水管、与总进水管连通的分进水管、设于支撑座内的蓄水腔;总进水管竖直方向高于最高一层的支撑座,分进水管设有多根;蓄水腔上设有出水口和位于出水口的下方进水口,分进水管与墙体最上一层蓄水腔的进水口连通,竖直方向相邻两个蓄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连通;蓄水腔上还连通有竖直方向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的导流管,导流管一端延伸至种植槽上方,导流管的直径小于进水口的直径;最下一层的出水口封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每盆植株都能吃到足量水的效果。

Ecological landscap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态景观墙
本技术涉及城市绿化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生态景观墙。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态健康也越来越关注,生态景观墙就是这种需求下的产物。它使用植株装饰墙面来进行美化,有利于降低环境噪声,减少环境中的灰尘,实现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提高了城市美化程度,改善了市容市貌。现有如授权公告号CN207167163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绿植景观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开设有若干贯穿墙体厚度的通槽,每一所述通槽内滑移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正投影形状和所述通槽的正投影形状相同,且所述移动块的长度等于所述通槽的长度;所述移动块两端的顶面均开均设置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内放置有绿植盆栽。该绿植景观墙具有可以同时在墙体的正面和背面进行绿化装饰,且绿化装饰效果立体、多样,绿植盆栽放置稳定,不易被风刮倒的优势。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保证绿植盆栽的存活,需要定期浇水保养。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绿植盆栽布满整个墙体且数量较多,在需要进行浇灌时,一般采用直接向墙体表面喷水的方式进行浇灌,此种浇水方式有时会造成部分植株浇水多,有些植株浇水少,从而导致部分植株吃水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景观墙,其具有使得每盆植株都能吃到足量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生态景观墙,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层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种植槽,所述墙体上设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墙体内部的进水组件、设置在支撑座内的蓄水腔,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墙体内部的总进水管、连接在总进水管上的分进水管,所述总进水管竖直方向高于墙体上最高一层的支撑座,所述分进水管沿总进水管长度方向设有多根,所述蓄水腔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位于出水口的下方,多根所述分进水管与墙体最上一层蓄水腔的进水口连通,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蓄水腔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相互连通,所述蓄水腔上还连通设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竖直方向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所述导流管远离蓄水腔的一端延伸至种植槽的上方,所述导流管的直径小于进水口的直径,位于所述墙体最下方一层的出水口封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植株进行浇水时,借助进水组件将水从进水口流入最上一层的蓄水腔中,当蓄水腔内水位高于导流管时,水流入导流管进而流入种植槽,向种植槽内的植株浇灌;进水口口径大于导流管管径,在不断进水的情况下蓄水腔内水位会不断上升,而当蓄水腔中水位高于出水口时,水从出水口流动到下方的蓄水腔中,并依此过程直至流入到位于最下一层的蓄水腔中,从而使得每排的植株都可以吃到足量的水,提高了浇灌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沿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管插入蓄水腔一端低于延伸至种植槽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置导流管以减小水流从蓄水腔流入种植槽的难度,使得水能更快从蓄水腔流入种植槽,节省浇灌时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内填充有海绵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团吸收部分水,吸满水的海绵团有阻水的效果,减缓了导流管内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减小了灌溉过程中水对植株和土壤的冲击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管伸入种植槽一端设有花洒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从导流管中流出的水的均匀性,减小植株同一位置被大量水浇灌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花洒头与导流管连接处设有防漏密封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水流从花洒头与导流管连接处漏出的可能性,使得更多水从花洒头处喷向盆栽,提高了灌溉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墙体内设有回流系统,所述回流系统包括连接于种植槽内底面的分回流管、水平设置在每层支撑座下方的总回流管、竖直设置的回收管、设置在回收管下方的集水箱,所述总回流管、分回流管与回收管均设置在墙体的内部,所述分回流管远离种植槽一端连通总回流管,多根所述总回流管均连通回收管,所述集水箱位于墙体底端的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水从蓄水腔不断流向种植槽,部分水会从绿植盆栽中溢出到种植槽内,此时种植槽内的水通过分回流管流入总回流管,再从总回流管流入收集管中,最后进入集水箱内,便于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回流管靠近种植槽的一端设有过滤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盆栽中溢出的水会混有尘土,用过滤网对溢出的水完成过滤后,再进入分回流管并流入集水箱内,可以提高集水箱内水的清洁程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水箱连通有抽水管,所述抽水管远离集水箱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总进水管,所述抽水管上设有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水泵将集水箱内水直接导回到总进水管内,从而对植株进行二次浇灌,节省了操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连接各支撑座上的蓄水腔,使得每盆植株都能吃到足量水;2.无需逐一对绿植进行浇水,即可使得每盆绿植被浇灌,简化了浇水操作;3.增设集水箱,可以将部分溢出的水收集起来,便于循环使用,节省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生态景观墙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座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导流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墙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墙体与水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支撑座;21、种植槽;22、蓄水腔;23、进水口;24、出水口;25、导流管;251、海绵团;252、花洒头;253、防漏密封圈;26、封堵块;3、总进水管;31、分进水管;32、回收管;33、浇灌口;4、连接水管;5、集水箱;51、抽水管;52、水泵;6、总回流管;61、分回流管;611、过滤网;7、绿植盆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生态景观墙,包括竖直设置的矩形的墙体1,墙体1上沿竖直方向固接有4层支撑座2,每层设有4个支撑座2,支撑座2一端插入至墙体1内。每一支撑座2上表面均开设有种植槽21,种植槽21沿垂直于支撑座2长度方向设置,每一种植槽21内均放置有一盆绿植盆栽7。参照图2,支撑座2插入墙体1一端内部中空形成蓄水腔22,蓄水腔22上开设有进水口23,支撑座2上设有连通蓄水腔22与种植槽21的导流管25,导流管25在竖直方向上位于进水口23上方。导流管25沿支撑座2长度方向倾斜设置,且导流管25插入蓄水腔22的一端高于插入种植槽21的一端,导流管25位于绿植盆栽7的上方。当蓄水腔22内水位高于导流管25时,水流入导流管25进而流入种植槽21,向种植槽21内的绿植盆栽7浇灌。参照图4,导流管25内填充有海绵团251。海绵团251吸收部分水,吸满水的海绵团251有阻水的效果,减缓了导流管25内水的流量和流速,从而减小了灌溉过程中水对植株和土壤的冲击效果。导流管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景观墙,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层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种植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设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进水组件、设置在支撑座(2)内的蓄水腔(22),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总进水管(3)、连接在总进水管(3)上的分进水管(31),所述总进水管(3)竖直方向高于墙体(1)上最高一层的支撑座(2),所述分进水管(31)沿总进水管(3)长度方向设有多根,所述蓄水腔(22)上设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进水口(23)位于出水口(24)的下方,多根所述分进水管(31)与墙体(1)最上一层蓄水腔(22)的进水口(23)连通,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蓄水腔(22)的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相互连通,所述蓄水腔(22)上还连通设有导流管(25),所述导流管(25)竖直方向位于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之间,所述导流管(25)远离蓄水腔(22)的一端延伸至种植槽(21)的上方,所述导流管(25)的直径小于进水口(23)的直径,位于所述墙体(1)最下方一层的出水口(24)封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景观墙,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层支撑座(2),所述支撑座(2)上设有种植槽(2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设有灌溉装置,所述灌溉装置包括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进水组件、设置在支撑座(2)内的蓄水腔(22),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在墙体(1)内部的总进水管(3)、连接在总进水管(3)上的分进水管(31),所述总进水管(3)竖直方向高于墙体(1)上最高一层的支撑座(2),所述分进水管(31)沿总进水管(3)长度方向设有多根,所述蓄水腔(22)上设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所述进水口(23)位于出水口(24)的下方,多根所述分进水管(31)与墙体(1)最上一层蓄水腔(22)的进水口(23)连通,竖直方向相邻两个所述蓄水腔(22)的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相互连通,所述蓄水腔(22)上还连通设有导流管(25),所述导流管(25)竖直方向位于进水口(23)和出水口(24)之间,所述导流管(25)远离蓄水腔(22)的一端延伸至种植槽(21)的上方,所述导流管(25)的直径小于进水口(23)的直径,位于所述墙体(1)最下方一层的出水口(24)封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景观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5)沿水平方向倾斜设置,所述导流管(25)插入蓄水腔(22)一端低于延伸至种植槽(21)的一端。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锐于丁丁姚玉豪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鸣腾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