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用光学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49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谋求小型、广角化,组装时不会造成透镜破损。作为组合玻璃透镜(1)和塑料透镜(2)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在前面侧形成小直径的第一透镜收容槽(4),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在由此形成的镜筒(3)的前面组装玻璃透镜(1);在该玻璃透镜(1)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6),并在该垫圈(6)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组装塑料透镜(2);除上述垫圈(6)后面侧或塑料透镜(2)外周缘之外的垫圈(6)接触面形成台阶部(9),使垫圈(6)和塑料透镜(2)在外周缘相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关于利用CCD图像感应器等固体摄像素子的摄像装置中具有被小型化的摄像透镜的摄像用光学单元
技术介绍
最近,带有摄像装置的移动电话或PC日益普及,而有必要让这些摄像用光学单元小型化、确保宽画角。作为小型广角光学单元,从物体方向开始按序由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等由三个透镜组成(参见专利文献1)。而且,由于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不宜摄像透镜全长的小型化,因此还开发了更小型化的光学单元(参见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01-75006号公报(图1)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04-4566号公报(图2)
技术实现思路
如果要两个透镜结构,要谋求小型化和广角化时,作为物体侧的第一透镜(100)使用耐磨损的玻璃透镜,并在该后面侧使用由塑料透镜组成的第二透镜(101),将这些透镜收容在镜筒(102)时,如图3所示构成。第一透镜(100)的外径为小,为了在第一透镜(100)后面侧急速放大光线,第二透镜(101)的外径为大。为了使用这样的第一、第二透镜(100)、(101),将第二透镜(101)塞进镜筒(102)时,由于以第一透镜(100)的接点为支点的力矩的发生,应力集中在图3中符号(A)、(B)部位,而有可能导致第二透镜(101)上出现裂纹或破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谋求小型广角化的摄像用光学单元组装时提供防止镜片破损等的光学单元。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组合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在前面侧形成小直径的第一透镜收容槽,并在后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在由此形成的镜筒的前面组装玻璃透镜;在该玻璃透镜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并在该垫圈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组装塑料透镜;除上述垫圈后面侧或塑料透镜外周缘之外的垫圈接触面形成台阶部,使垫圈和塑料透镜在外周缘相接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作为组合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在前面侧形成直径小的第一透镜收容槽,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在由此形成的镜筒的前面组装玻璃透镜;在该玻璃透镜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并在该垫圈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组装塑料透镜;除上述垫圈后面侧或塑料透镜外周缘之外的垫圈接触面形成台阶部,使垫圈和塑料透镜在外周缘相接触。因此,将塑料透镜塞进镜筒时,可以防止塑料透镜破损。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断面图;图2表示其它实施形态的断面图;图3表示以前例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表示组合玻璃透镜(1)和塑料透镜(2)的摄像用光学单元,组装该两个透镜(1)、(2)的镜筒(3)在前面侧形成直径小的第一透镜收容槽(4),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在该镜筒(3)的前面组装上述玻璃透镜(1),在该玻璃透镜(1)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插上与玻璃透镜(1)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6)。在该垫圈(6)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组装塑料透镜(2)。留下上述垫圈(6)后面侧的外周缘的部位形成台阶部(7)。而且玻璃透镜的直径为3~5mm,塑料透镜的直径为6~8mm。台阶部(7)形成的垫圈(6)和塑料透镜(2)之间的缝隙(S2)大于以玻璃透镜(1)和垫圈(6)相接触的状态形成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和垫圈(6)之间的缝隙(S1)。越是小型,该垫圈(6)也就利用越薄的,将塑料透镜(2)塞进镜筒(3)的时候,即使因为插入透镜时的力度而导致垫圈(6)变形,但由于缝隙(S2)比缝隙(S1)大,所以塑料透镜(2)外周缘和垫圈(6)的外周缘首先会接触到镜筒(3)的第一透镜收容槽(4)和第二透镜收容槽(5)之间的面(8),不会像以前一样产生力矩,从而可切实防止塑料透镜(2)出现裂纹或破损。通常情况下,垫圈(6)的厚度(在外周缘部位测量到的厚度)约为0.4mm,缝隙(S2)约为0.15mm。此外,为了不让塑料透镜(2)上产生力矩,也可以考虑改变镜筒(3)的形状,从外周部支撑塑料透镜(2)(例如,与镜筒(3)内形成的突起部等衔接)的方法。此时,在研磨过程中玻璃透镜(1)的中心厚度公差约为0.1mm,并且根据中心厚度的制造状态,而导致玻璃透镜(1)与塑料透镜(2)无法相接或塑料透镜(2)上浮,从而无法得到广角效果,因此本申请人没有采用这种方法。图2表示在垫圈(6)不安装台阶部(7),而是在除塑料透镜(2)外周缘之外的垫圈(6)对向面侧形成台阶部(9)。在所有实施方式中,塑料透镜(2)的外径要大于玻璃透镜(1),使成形于有效透镜直径外部的凸缘部(2A)外周缘与垫圈(6)相接触,并在这接触状态下,凸缘部(2A)中心部位和垫圈(6)之间使形成缝隙(S2)。权利要求1.一种摄像用光学单元,组合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镜筒,该镜筒在前面侧形成小直径的第一透镜收容槽,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在上述第一透镜收容槽组装玻璃透镜,在该玻璃透镜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在该垫圈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组装塑料透镜,除上述垫圈后面侧或塑料透镜外周缘之外的垫圈接触面上形成台阶部,使垫圈和塑料透镜在外周缘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玻璃透镜的直径为3~5mm,塑料透镜的直径为6~8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上述台阶部形成的垫圈和塑料透镜之间的缝隙大于上述玻璃透镜和垫圈相接触的状态形成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和垫圈之间的缝隙。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谋求小型、广角化,组装时不会造成透镜破损。作为组合玻璃透镜(1)和塑料透镜(2)的摄像用光学单元,在前面侧形成小直径的第一透镜收容槽(4),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在由此形成的镜筒(3)的前面组装玻璃透镜(1);在该玻璃透镜(1)后面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6),并在该垫圈(6)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5)组装塑料透镜(2);除上述垫圈(6)后面侧或塑料透镜(2)外周缘之外的垫圈(6)接触面形成台阶部(9),使垫圈(6)和塑料透镜(2)在外周缘相接触。文档编号G02B7/02GK1690752SQ20051006509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榊毅史 申请人:富士能株式会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用光学单元,组合玻璃透镜和塑料透镜,其特征在于:具有镜筒,该镜筒在前面侧形成小直径的第一透镜收容槽,并在后面侧形成直径比第一透镜收容槽更大的第二透镜收容槽,在上述第一透镜收容槽组装玻璃透镜,在该玻璃透镜后面侧 的第二透镜收容槽插上与玻璃透镜后面的外周缘相接触的垫圈,在该垫圈后面的第二透镜收容槽组装塑料透镜,除上述垫圈后面侧或塑料透镜外周缘之外的垫圈接触面上形成台阶部,使垫圈和塑料透镜在外周缘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榊毅史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