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台与海缆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结构,特别是浮台与海缆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浮台,即漂浮于水面上的平台、箱体等。海缆,用作海底监测装置供电及传输海底监测装置监测信号的一种复合缆。海缆的一端连接于浮台底部上,与浮台内的电气设备相连接。底部连接相比浮台侧面的连接具有更高的隐蔽性,也可以减少海缆对浮台的浮态造成不良影响。在现有浮台与海缆的连接结构中,需要在浮台底部焊接一块法兰式的座板,然后海缆的端部安装与座板相配合的法兰,再通过紧固螺栓将法兰与座板进行固定。但当海缆受损或老化失效时,需要维修人员潜水至浮台底部,将紧固螺栓拆除后方可拆下海缆,而新海缆的回装也同样需要维修人员潜水至浮台底部进行操作。整个装拆维护过程均在水下完成,其施工难度高,时间、费用耗费严重,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鉴于水下施工的困难性,在浮台布放前即需要将海缆预先与浮台连接,但由于海缆的强度相对浮台较低,海缆的抗扭转性能也较差,一起布放时很容易造成海缆损坏,导致施工时需要相应地设置防碰撞、防扭转等措施,从而提高了浮台布放的难度。r>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台与海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浮台(1)内的定位管(2),定位管中空且两端开口,定位管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浮台底部并连通至浮台下方,另一端与海缆(3)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可相互装拆连接的连接组件(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台与海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浮台(1)内的定位管(2),定位管中空且两端开口,定位管的其中一端连接于浮台底部并连通至浮台下方,另一端与海缆(3)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可相互装拆连接的连接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台与海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管(2)的一端连接于浮台(1)内的底部,浮台底部开有连通至定位管内的透缆孔(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台与海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海缆(3)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寒坤,刘万贤,张恭,李兴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零五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