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导体、被覆电线、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257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柔性和省空间性的电线导体及具备这样的电线导体的被覆电线以及线束。设为由将多个线材(1)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且具有与绞合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剖面由扁平形状构成的扁平部的电线导体(10)。将在扁平部的剖面中未被线材占据的空隙的比例即空隙率设为17%以上。另外,设为具有这样的电线导体(10)和将电线导体(10)的外周被覆的绝缘体的被覆电线。此外,设为包括这样的被覆电线而构成的线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线导体、被覆电线、线束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11月8日、申请号为201780058705.0、专利技术名称为“电线导体、被覆电线、线束”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导体、被覆电线、线束,更详细地说,涉及由绞合线构成的电线导体及在这样的电线导体的外周具有绝缘体的被覆电线以及包含这样的被覆电线的线束。
技术介绍
公知利用扁平状的导体构成的扁平线缆。通过使用扁平线缆,与使用具备剖面呈大致圆形的导体的普通电线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布线时所占的空间。在以往普通的扁平线缆中,如专利文献1等记载地,经常使用扁平矩形导体来作为导体。扁平矩形导体是将金属的单线成形为剖面四边形而形成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307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扁平矩形导体在沿着扁平的剖面的高度(厚度)方向的方向上具有比较高的柔性,易于进行弯曲。但是,在沿着扁平的剖面的宽度方向的方向上柔性较低且硬,因此难以进行弯曲。这样,具有扁平矩形导体的扁平线缆难以沿特定的方向弯曲,布线时的作业性变差。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柔性和省空间性的电线导体及具备这样的电线导体的被覆电线乃至线束。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线导体由将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具有与所述绞合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剖面由扁平形状构成的扁平部,在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未被所述线材占据的空隙的比例即空隙率为17%以上。在此,可以是,所述空隙率为40%以下。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比在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另外,可以是,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的50%以下。而且,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10%以下。可以是,所述电线导体在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具有能够收容两根以上所述线材的连续的空隙。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具有沿所述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的对边。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所述彼此平行的对边的端部处比在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所述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为与所述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的长度的3倍以上。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为四边形。另外,可以是,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为长方形。可以是,所述电线导体在轴线方向上连续地具有所述扁平部和扁平度比所述扁平部低的低扁平部。可以是,构成所述绞合线的线材为50根以上。可以是,所述绞合线由铜或铜合金构成,且具有100mm2以上的导体剖面积,或者,由铝或铝合金构成,且具有130mm2以上的导体剖面积。可以是,所述电线导体中,在所述扁平部处,所述绞合线被从彼此相对的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和与该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交叉且彼此相对的第三方向及第四方向轧制。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被覆电线具有上述的电线导体以及被覆所述电线导体的外周的绝缘体。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线束包括上述的被覆电线而构成。在此,可以是,线束包括多个如上所述的被覆电线,该多个被覆电线沿所述电线导体的所述宽度方向及与该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中的至少一方排列。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线束具有夹装在所述多个被覆电线之间的散热片及与所述多个被覆电线共同接触的散热片中的至少一方。另外,可以是,所述多个被覆电线至少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列。在该情况下,可以是,在沿所述高度方向排列的所述多个被覆电线之间夹装有由散热材料构成的夹装片,还设置有将多个所述夹装片彼此连结且由散热材料构成的连结件。可以是,所述线束沿柱状构件的外周配置。或者,可以是,所述线束收容在沿长度方向具有开口的中空的管状构件的中空部内。再或者,可以是,所述线束配置在汽车的地板下,构成电源主干线。或者,可以是,所述线束构成汽车的顶棚或地板。在这些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线束包括多个上述的被覆电线,该多个被覆电线至少沿所述电线导体的宽度方向排列,与该宽度方向交叉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一致,且在所述汽车的内装件与吸音件之间以使所述宽度方向沿着所述内装件及吸音件的面的方式配置。可以是,所述线束包括第一被覆电线和第二被覆电线,所述第一被覆电线为所述电线导体由铝或铝合金构成的上述被覆电线,所述第二被覆电线的电线导体由铜或铜合金构成,与所述第一被覆电线的电线导体相比扁平度低且导体剖面积小。在该情况下,可以是,所述第二被覆电线的导体剖面积为0.13mm2以下。专利技术效果上述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线导体不是单线,而是由绞合线构成,因此具有高的柔性。而且,通过具备具有扁平形状的剖面的扁平部,与剖面大致圆形的普通的电线导体相比,能够减少作为电线进行布线时所需的空间。另外,在增大导体剖面积时,若扩宽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则能够将高度方向上的尺寸抑制得小,因此能够在维持省空间性的状态下增大剖面积。而且,上述专利技术涉及的电线导体具有17%以上的空隙率,从而即使剖面变得扁平,也易于保持特别高的柔性。其结果是,成为具有特别高的布线自由度的电线导体。在此,在空隙率为40%以下的情况下,易于将扁平部形成为足够扁平的形状。另外,易于维持所形成的扁平形状。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电线导体的省空间性。在扁平部的剖面中的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比在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的情况下,防止由于绞合线成形为剖面扁平而位于绞合线的外周部的线材集中地变形,承受由变形引起的大的载荷。另外,防止由于线材的变形而在电线导体的外周部形成尖锐的突起等凹凸结构。在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扁平部的中央部处的50%以下的情况下,能获得特别好的上述的防止绞合线的外周部处的变形和载荷的集中还有防止电线导体的表面上的凹凸结构的形成的效果。在扁平部的剖面中的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10%以下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特别好的上述的防止绞合线的外周部处的变形和载荷的集中还有防止电线导体的表面上的凹凸结构的形成的效果。在电线导体在扁平部的剖面中具有能够收容两根以上线材的连续的空隙的情况下,能够利用线材向这样的空隙的移动而使电线导体柔软地弯曲,因此对于将电线导体的柔性保持得高的效果特别优异。在扁平部的剖面具有沿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的对边的情况下,易于在布线后的电线的高度(厚度)方向外侧确保大的空间,能够实现高的省空间性。特别是,在重叠多个电线来进行布线时,不易产生无用的空间。在该情况下,在扁平部的剖面中的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扁平部的彼此平行的对边的端部处比在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的情况下,能够防止电线导体的端部处的变形和载荷集中。另外,尖锐的突起等凹凸结构在电线导体的外周部中也存在容易在彼此平行的对边的端部形成的倾向,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线导体由将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n具有与所述绞合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剖面由扁平形状构成的扁平部,/n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比在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n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08 JP 2016-218236;20170210 JP 2017-022905;201.一种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导体由将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
具有与所述绞合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剖面由扁平形状构成的扁平部,
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比在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


2.一种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线导体由将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合线构成,
具有与所述绞合线的轴线方向交叉的剖面由扁平形状构成的扁平部,
在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具有能够收容两根以上所述线材的连续的空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的50%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面向外周的部位处为1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具有能够收容两根以上所述线材的连续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扁平部的剖面具有沿所述扁平形状的宽度方向彼此平行的对边,
所述扁平部的剖面中的所述线材的相对于圆形的变形率在所述扁平部的所述彼此平行的对边的端部处比在所述扁平部的中央部处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导体,其特征在于,
在轴线方向上连续地具有所述扁平部和扁平度比所述扁平部低的低扁平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线导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井勇人大塚保之田口欣司丹治亮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