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95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滑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多个U型框,多个所述U型框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电路板;两个所述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多个U型框和挤压弹簧等装置的设置,使得本固定装置依次多加装多个待加工的电路板,然后依次加工,无需多次拿取,加快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成电路板
,尤其涉及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集成电路板是载装集成电路的一个载体。但往往说集成电路板时也把集成电路带上,集成电路板主要有硅胶构成,所以一般呈绿色,集成电路板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上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也有用文字符号“N”等)表示。在手动对电路板进行焊接引脚时,工作人员需要将电路板卡在固定装置中,加工完一个后需要拿走已完成的拿来待加工的,电路板更换较为麻烦,效率较低,并且不同的工作人员对于加工时的姿势不同,由于固定装置高度固定,导致使用较为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电路板焊接引脚时电路板更换较为麻烦,效率较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滑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多个U型框,多个所述U型框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电路板;两个所述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出料口,所述与所述电路板相适配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优选的,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防磨轮,两个所述防磨轮相对的一侧之间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L型板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L型板的一侧通过插销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并且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并延伸至安装框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两个所述螺纹块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通过固定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优选的,所述两个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的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框的内壁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通过多个U型框和挤压弹簧等装置的设置,使得本固定装置依次多加装多个待加工的电路板,然后依次加工,无需多次拿取,加快工作效率,并且通过螺纹杆和支撑杆等装置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人员,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又通过防磨轮和滚轮的设置,使得加工完成的电路板方便被拿取,避免表面产生划痕,保证加工质量,并且通过插销的设置,使得L型板可以拆卸,方便本装置加装新的电路板,保证本装置的顺利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L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固定框,2、滑动板,3、竖板,4、U型框,5、电路板,6、挤压弹簧,7、L型板,8、出料口,9、卡块,10、连接杆,11、防磨轮,12、滚轮,13、插销,14、凹槽,15、固定弹簧,16、挤压板,17、安装框,18、螺纹杆,19、滑动杆,20、螺纹块,21、支撑杆,22、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L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框1;滑动板2,所述滑动板2的两侧均滑动于所述固定框1的内壁;两个竖板3,两个所述竖板3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2的顶部;多个U型框4,多个所述U型框4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板3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U型框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电路板5;两个所述挤压弹簧6,两个所述挤压弹簧6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2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挤压弹簧6的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框1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两个L型板7,两个所述L型板7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框1的顶部;出料口8,所述与所述电路板5相适配的出料口8设置于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通过多个U型框4和挤压弹簧6等装置的设置,使得本固定装置依次可加装多个待加工的电路板5,然后依次加工,无需多次拿取,加快工作效率。所述U型框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块9,所述卡块9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两个所述连接杆10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防磨轮11,两个所述防磨轮11相对的一侧之间与所述电路板5的表面活动连接,防止电路板5表面被摩擦,保证电路板5不被损坏。所述U型框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凹槽14,两个所述凹槽14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弹簧15,所述固定弹簧1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16,所述挤压板16的另一侧与所述卡块9固定连接,利用固定弹簧15自身的弹性力对电路板5进行固定。所述L型板7底部的另一侧设置有滚轮12,所述滚轮12的底部与所述电路板5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L型板7的一侧通过插销13与所述固定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使得L型板7可以拆卸,保证电路板5的更换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保证装置的顺利实施。所述固定框1的底部设置有安装框17,所述安装框17内壁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并且所述螺纹杆1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框17并延伸至安装框17的外部,所述螺纹杆18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0,两个所述螺纹块20的底部均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杆21,两个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均通过固定座转动连接有支撑板22,通过螺纹杆18和支撑杆21等装置的设置,使得本装置可以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工作人员,使得本装置使用更加方便。所述两个所述螺纹块20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9,两个所述滑动杆19的顶端均与所述安装框17的内壁滑动连接,使得螺纹块20能够沿螺纹杆18滑动而不转动。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依次在两个U型框4之间卡入电路板5,然后按动竖板3带动滑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n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滑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壁;/n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顶部;/n多个U型框,多个所述U型框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电路板;/n两个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n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n出料口,所述与所述电路板相适配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
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两侧均滑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壁;
两个竖板,两个所述竖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顶部;
多个U型框,多个所述U型框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竖板相对的一侧,并且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电路板;
两个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滑动板的底部,且两个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均与所述固定框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两个L型板,两个所述L型板的底部均固定于所述固定框的顶部;
出料口,所述与所述电路板相适配的出料口设置于所述固定框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框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侧之间转动连接有防磨轮,两个所述防磨轮相对的一侧之间与所述电路板的表面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固定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元畅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