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881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经过系统的方剂历史沿革调研,将古法与现代提取方法相结合,采用单因素考察,优选苓桂术甘汤及其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干燥工艺。进一步,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物质基准中茯苓、桂枝、白术和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分离度、重现性较好的指纹图谱,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甘草苷、肉桂酸和桂皮醛进行定量研究。本发明专利技术建立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标准研究方法,为该复方制剂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系统的研究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制备及其质量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涉及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苓桂术甘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已有饮片炮制、煎煮、服用方法,但古籍中煎煮条件大多较为笼统,应根据古籍记载,并按照现在煎煮习惯进行例如浸泡时间、提取次数等考察,模拟古代汤剂制备方法;在现代制剂研究中,应考虑制备工艺和制剂中化学成分组成和含量尽量与传统服用汤剂相吻合,确保现代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就带来了制剂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保留等诸多经方开发的问题。苓桂术甘汤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的经典名方100首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但目前对于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方法尚无全程控制手段,亦无全面反映该经方各味药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及物质传递的系统性研究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制备工艺及其质控方法,为经典名方苓桂术甘汤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可靠的制备与质量控制方法。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55.2份、桂枝41.4份、白术41.4份和甘草27.6份,加水1200份浸泡,武火煮沸后,文武火加热至原水体积的一半,取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作为一个优选例,具体采用煎药壶,加盖提取一次,具体为武火煮沸后,继续文武火煎煮,所述文武火煎煮为:先武火煎煮5~40min,再文火煎煮5~100min。r>作为另一个优选例,所述物质基准其指纹图谱包含以下色谱峰:所述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的色谱条件为:0.05%磷酸水(A)-乙腈(B)作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色谱柱为WelchromC18,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干燥方法,将苓桂术甘汤的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建立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0.05%磷酸水(A)-乙腈(B)作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色谱柱为WelchromC18,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步骤S2,确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判断待测苓桂术甘汤质量是否合格:作为一个优选例,进一步确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作为另一优选例,供试品的制备方法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的水提液,冷冻干燥,加水溶解后,再加甲醇定容,离心,过膜即得。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以下任一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桂皮醛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elchromC18色谱柱(250mm×4.6mm),检测波长为290nm,进样量为10μL,将0.05%-磷酸水-乙腈(38:62,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为:取5mL水提液冻干所得冻干品,加入5mL水溶解,取1mL,加甲醇定容至5mL,混匀,过膜,即得;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肉桂酸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elchromC18色谱柱(250mm×4.6mm),检测波长为285nm,进样量为10μL,将0.05%磷酸水-乙腈(65:35,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为:取5mL水提液冻干所得冻干品,加入5mL水溶解,取1mL,加甲醇定容至5mL,混匀,过膜,即得;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甘草苷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WelchromC18色谱柱(250mm×4.6mm),检测波长为237nm,进样量为10μL,梯度洗脱,将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0min,A:B=81:19;8min,A:B=81:19;35min,A:B=50:50;36min,A:B=0:100;40min,A:B=81:19),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为:取5mL水提液冻干所得冻干品,加入5mL水溶解,取1mL,加甲醇定容至5mL,混匀,过膜,即得。作为另一优选例,还包括以下任一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茯苓薄层鉴别的步骤,具体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1g,加乙醚25mL,超声30min,过滤,蒸干滤液,加0.5mL三氯甲烷使残渣溶解,作为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供试品;取茯苓阴性处方,同法处理得到茯苓阴性供试品;另取茯苓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茯苓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展开剂为石油醚(30~60℃)-丙酮(95:5),吸取上述溶液各20μL,点于硅胶G板上,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如供试品与茯苓对照药材在Rf值相等处有相同颜色的斑点,茯苓阴性供试品无斑点,则质量合格;桂枝薄层鉴别的步骤,具体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1g,加75%乙醇4mL,密塞,超声处理30min,过滤,取续滤液作为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供试品;取桂枝阴性处方,同法处理得到桂枝阴性供试品;另将桂皮醛对照品加乙醇溶解得到浓度为1μL/mL的溶液,作为桂皮醛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展开剂为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17:3),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点于硅胶G板上,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如供试品与桂皮醛对照品在Rf值相等处有橙黄色斑点,桂枝阴性供试品无斑点,则质量合格;白术薄层鉴别的步骤,具体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1g,加甲醇5mL,超声提取50min,冷却至室温,过滤,取续滤液,作为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供试品;取白术阴性处方,同法制成白术阴性对照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白术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展开剂为环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酸(2:1:1:0.1),吸取上述溶液各10μL,点于硅胶G板上,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如供试品与白术对照药材在Rf值相等处有相同颜色斑点,白术阴性供试品无斑点,则质量合格;甘草薄层鉴别的步骤,具体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1g,加40mL乙醚,回流提取1h,过滤,药渣加30mL甲醇,回流提取1h,过滤,蒸干滤液,加40mL水使残渣溶解,用20mL正丁醇萃取,重复操作2次,将正丁醇液合并,加水洗涤3次,蒸干正丁醇液,加5mL甲醇使残渣溶解,作为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供试品;取甘草阴性处方,同法处理得到甘草阴性对照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lg,同法制成甘草对照药材溶液;另将甘草酸单铵盐加甲醇溶解得到浓度为2mg/mL的溶液,作为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溶液;照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55.2份、桂枝41.4份、白术41.4份和甘草27.6份,加水1200份浸泡,武火煮沸后,文武火加热至原水体积的一半,取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配比称取茯苓55.2份、桂枝41.4份、白术41.4份和甘草27.6份,加水1200份浸泡,武火煮沸后,文武火加热至原水体积的一半,取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采用煎药壶,加盖提取一次,具体为武火煮沸后,继续文武火煎煮,所述文武火煎煮为:先武火煎煮5~40min,再文火煎煮5~10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质基准其指纹图谱包含以下色谱峰:



所述指纹图谱的建立采用的色谱条件为:0.05%磷酸水(A)-乙腈(B)作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



色谱柱为WelchromC18,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


4.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苓桂术甘汤的水提液进行冷冻干燥。


5.一种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其中色谱条件为:0.05%磷酸水(A)-乙腈(B)作为流动相,洗脱程序为:






色谱柱为WelchromC18,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为10μL;
步骤S2,确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判断待测苓桂术甘汤质量是否合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确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指纹图谱是否包含以下色谱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供试品的制备方法为:取待测苓桂术甘汤的水提液,冷冻干燥,加水溶解后,再加甲醇定容,离心,过膜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任一步骤中的一个或几个:
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桂皮醛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检测波长为290nm,进样量为10μL,将0.05%-磷酸水-乙腈(38:62,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为:取5mL水提液冻干所得冻干品,加入5mL水溶解,取1mL,加甲醇定容至5mL,混匀,过膜,即得;
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肉桂酸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检测波长为285nm,进样量为10μL,将0.05%磷酸水-乙腈(65:35,V/V)作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供试品的处理方法为:取5mL水提液冻干所得冻干品,加入5mL水溶解,取1mL,加甲醇定容至5mL,混匀,过膜,即得;
测定待测苓桂术甘汤物质基准中甘草苷含量的步骤,测定的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检测波长为237nm,进样量为10μL,梯度洗脱,将0.05%磷酸水溶液(A)-乙腈(B)作为流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季光李玲王冰顾思浩吴伟张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