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80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单元以及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周向步进模块以及径向步进模块,所述周向步进模块安装在支撑单元上,所述径向步进模块安装在周向步进模块上,所述周向步进模块中设置有旋转管,所述径向步进模块中设置有测量探针,周向步进模块能够驱使旋转管转动进而带动测量探针同步转动,径向步进模块能够驱使测量探针伸进旋转管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周向步进模块以及径向步进模块的配合,能够使测量探针到达旋转管内部被检测截面的任意一点,实现了离心压气机入口的流场测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结构紧凑、入口空间狭小的离心压气机入口流场不能全面检测的问题,设计合理,结构巧妙,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内部流场测量
,具体地,涉及一种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能够实现探针在管道内部任意截面周向及径向移动的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离心压气机是涡轮增压器的核心部件,由于内燃机是往复式机械,其进气门的间歇性开闭将使进气歧管面临强瞬变背压,因此离心压气机工作在非稳态背压环境下。近年来,国内外针对脉动背压离心压气机试验研究仅停留在性能层面,关于其内部流场试验研究较少。然而,随着通过数值仿真研究发现离心压气机入口流动结构在脉动背压下产生显著的异化,而入口流动结构是影响离心压气机性能及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测量离心压气机入口流场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离心压气机结构紧凑、入口空间狭小,难以布置多个测量探针或传感器,采用光学测量仪器测量光路布置复杂、成本巨大且难以适应高频振动、仅限单点测量的缺陷,因此,一般的测量方法难以获得完整的入口流场结构,需要设计可在紧凑封闭空间内进行流场测量的传动装置。专利文献CN205228775U公开了一种流场气流采集装置以及流场气流测量设备,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以及测量单元;/n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周向步进模块以及径向步进模块,所述周向步进模块安装在支撑单元上,所述径向步进模块安装在周向步进模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单元以及测量单元;
所述测量单元包括周向步进模块以及径向步进模块,所述周向步进模块安装在支撑单元上,所述径向步进模块安装在周向步进模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平台(6),所述周向步进模块包括旋转支撑组件、旋转管(12)、大齿轮(30)、旋转动力组件以及旋转轴承组件;
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安装在支撑平台(6)上,所述旋转管(12)通过旋转轴承组件安装在旋转支撑组件上,所述大齿轮(30)套装在旋转管(12)上;
所述旋转动力组件包括第四支撑体(10)、小齿轮(29)以及周向步进电机(31);
所述第四支撑体(10)安装在支撑平台(6)上,所述周向步进电机(31)安装在第四支撑体(10)上,所述小齿轮(29)与大齿轮(30)匹配啮合布置,所述周向步进电机(31)能够驱使小齿轮(29)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30)、旋转管(12)同时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体(7)以及第五支撑体(37),所述旋转轴承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管轴承(11)以及第二旋转管轴承(33);
所述第一旋转管轴承(11)的外圈安装在第五支撑体(37)上并与第五支撑体(37)过盈配合,所述第二旋转管轴承(33)的外圈安装在第一支撑体(7)上并与第一支撑体(7)过盈配合;
所述第一旋转管轴承(11)的内圈、第二旋转管轴承(33)的内圈间隔套装在旋转管(12)上并分别与旋转管(12)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组件还包括齿轮联轴器(27)以及齿轮轴承(28),所述旋转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支撑体(9);
所述齿轮轴承(28)安装在第三支撑体(9)上,所述齿轮联轴器(27)的一端与周向步进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齿轮联轴器(27)的另一端穿过小齿轮(29)中部的通孔并与齿轮轴承(28)的内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步进流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步进模块包括径向支撑组件、螺杆轴承组件、旋转螺杆(20)、升降平台(21)、螺杆联轴器(22)以及径向步进电机(23);
所述旋转螺杆(20)的一端通过螺杆轴承组件安装在径向支撑组件的一端,所述旋转螺杆(20)的另一端与安装在径向支撑组件另一端的径向步进电机(23)通过螺杆联轴器(22)驱动连接;
所述旋转螺杆(20)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升降平台(21)上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升降平台(21)通过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恺悦杨名洋舒梦影邓康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