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8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包括通风套与散热组件,所述通风套包括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所述筒状件一端开口,所述筒状件另一端盖设有尾盖,所述尾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筒状件内,且所述散热组件靠近所述尾盖。在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以及在筒状件内设置散热组件,从而提高了伺服电机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为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现有技术中,伺服电机中的电机外套设有通风套,通风套对电机不但起到保护与固定作用,而且可以对电机起到散热作用,然而目前的通风套散热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包括通风套与散热组件,所述通风套包括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所述筒状件一端开口,所述筒状件另一端盖设有尾盖,所述尾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筒状件内,且所述散热组件靠近所述尾盖。进一步,所述筒状件包括顶部、一对侧部以及底部,所述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所述一对侧部连接顶部与底部,所述顶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所述散热筋,所述散热筋自所述散热板一端向底部方向垂直延伸形成。进一步,所述散热筋的长度与所述散热板的长度相等。进一步,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二通孔。进一步,所述侧部与底部均包括一对呈镜像设置且相互抵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通风道与卡钩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供固定销穿过的定位孔。进一步,所述卡钩部包括一对镜像设置的卡钩,所述定位孔的中心线与该对卡钩的中心线相重合。进一步,所述顶部还包括一对抵接板,所述一对抵接板分别位于所述散热板两侧,所述散热筋位于所述一对抵接板之间,所述一对抵接板分别与一对侧部相抵接。进一步,所述抵接板靠近侧部一端、所述侧部靠近抵接板一端、所述侧部靠近底部一端以及所述底部靠近侧部一端均设有卡槽,所述散热板两侧设有螺丝孔,所述尾盖上设有若干第四通孔,螺丝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固设于卡槽与螺丝孔内。进一步,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风机,所述风机正对所述通风孔,所述风机架设于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与电机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在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以及在筒状件内设置散热组件,从而提高了伺服电机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去掉电机轴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通风套与散热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通风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中侧部与底部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中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中通风套、连接管以及电机的局部爆炸图。图14是本技术中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14所示,一种集成式伺服电机,包括电机1、驱动器2、通风套3以及散热组件4,所述电机1设有电机轴5一端位于所述通风套3外,所述电机1另一端位于所述通风套3内,所述驱动器2固设于通风套3上并与所述电机1电连接,所述通风套3内设有所述散热组件4,所述散热组件4对驱动器2与电机1进行散热。通过一通风套3,将电机1、驱动器2以及散热组件4集成一体,散热组件可以同时对驱动器2与电机1进行散热,使整个伺服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安装更方便、成本更低。所述电机1包括电机轴5、外壳6、电机轴固定板7以及盖板8,所述电机1的外壳6上设有若干轴向设置的滑槽9,所述电机轴固定板7封闭所述滑槽9一端,所述滑槽9另一端部分被所述盖板8封闭,所述外壳6上还设有第三通孔10。所述通风套3包括筒状件11,所述筒状件11一端开口,所述筒状件11另一端盖设有尾盖12,所述电机1设有盖板8一端穿过开口位于所述筒状件内,所述散热组件4位于电机1与尾盖12之间,所述尾盖12上设有通风孔13,所述驱动器2固设于筒状件11上,如此设置,散热组件运行时,可以带动电机1与驱动器2产生的热量通过通风孔13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器的中心线穿过所述散热组件,此时散热效果最好。所述筒状件11包括顶部14、一对侧部15以及底部16,所述顶部14与底部16相对设置,所述一对侧部15连接顶部14与底部16。所述顶部14包括散热板17,所述散热板17上设有第二通孔18,所述第二通孔18正对第三通孔10,且第二通孔18与第三通孔10同轴设置,所述散热板17一端与所述驱动器2固定连接,一般两者之间采用螺丝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板17对应的外壳滑槽内设置固定座,通过螺丝将散热板与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板17另一端设有若干散热筋19,所述散热筋19自散热板17朝向外壳6方向垂直延伸形成,所述散热筋19的长度与散热板17的长度相等,所述散热板17两侧连接有一对抵接板20,所述一对抵接板20亦分别位于散热筋19两侧,所述一对抵接板20分别与一对侧部15相抵接。本实施例中,散热板17、抵接板20以及散热筋19一体成型,所述抵接板20与散热板17垂直连接。所述散热板17背离驱动器2一端设置若干散热筋19,可以进一步提高伺服电机的散热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筋19包括第一区36与第二区37,所述第一区36与电机相对应,所述第二区37与散热组件相对应,所述第一区中间位置的散热筋的高度小于其他散热筋的高度,所述第二区中间位置的散热筋的高度自其两侧向中间逐渐减小,如此设置,不但可以使足够的风进入通风套内,保证散热效果,而且可以减少散热组件产生的噪音。所述侧部15与底部16均包括一对呈镜像设置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之间相互抵接,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通风道22与卡钩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1之间的通风道22相互靠近,所述固定板21之间的卡钩部相互远离,所述卡钩部包括一对镜像设置的卡钩23,本实施例中,所述卡钩23呈L型,一对卡钩23相互背离,所述卡钩部从滑槽9靠近所述盖板8一端滑入滑槽9,所述卡钩部滑设于滑槽9内限制固定板21相对所述电机1上下移动,所述侧部15与底部16可以一体成型,亦可以由六块固定板21相互抵接围绕而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侧部15与底部16的设置方式为后者,所述侧部15与底部16上的卡钩部滑入滑槽9后,所述固定板21上设有若干定位孔38,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1背离电机1一端设有凹槽39,所述定位孔38设于凹槽39内,若干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包括通风套与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套包括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所述筒状件一端开口,所述筒状件另一端盖设有尾盖,所述尾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筒状件内,且所述散热组件靠近所述尾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包括通风套与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套包括筒状件,所述筒状件内壁上设有若干散热筋,所述筒状件一端开口,所述筒状件另一端盖设有尾盖,所述尾盖上设有通风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筒状件内,且所述散热组件靠近所述尾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件包括顶部、一对侧部以及底部,所述顶部与底部相对设置,所述一对侧部连接顶部与底部,所述顶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上设有所述散热筋,所述散热筋自所述散热板一端向底部方向垂直延伸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筋的长度与所述散热板的长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上设有第二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电机专用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与底部均包括一对呈镜像设置且相互抵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鑫王兴华姜亮管宇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伊迈科思运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