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永东专利>正文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7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盖和底盖,前盖和底盖之间设有发射线圈以及电路板,前盖和底盖之间夹紧有至少两片的支撑片,支撑片绕发射线圈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围,支撑片所处高度位置介于发射线圈与电路板之间,发射线圈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前盖之间,电路板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底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片同步将电路板和发射线圈固定住,使得电路板和发射线圈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松动,结构稳定性高,不易损坏,同时也改善了使用体验,有利于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产品,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
技术介绍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日常所见的大部分智能终端无线充电均为小功率的无线充电,通常是通过电磁感应来实现。在常规的无线充电设备中,通常带有电路板和发射线圈。当无线充电设备做得体积较小时,通常会将设备的发射线圈与电路板紧贴,没有设置对发射线圈、电路板额外的固定结构,这种装配结构容易导致内部元器件松动;或者厂商会设计成用粘性材料互相黏贴在一起,一旦拆修就难以分开,这些问题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而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增加额外固定结构,使内部元器件不易松动,同时产品内部没有多余的螺丝件,且易于装配和拆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盖和底盖,前盖和底盖之间设有发射线圈以及电路板,前盖和底盖之间夹紧有至少两片的支撑片,支撑片绕发射线圈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围,支撑片所处高度位置介于发射线圈与电路板之间,发射线圈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前盖之间,电路板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底盖之间。无线充电模块结构还包括有一个散热板,散热板被夹紧于电路板与底盖之间。支撑片设有水平的悬臂,悬臂设在电路板与发射线圈之间,悬臂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顶杆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悬臂底面抵顶电路板。前盖的内侧设有若干磁环,磁环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或金属片、磁片;底盖与磁环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筒体,筒体与磁环共轴,磁环、筒体同时将支撑片夹紧。底盖的筒体穿入有螺钉,磁环的中间位置设有与磁环共轴的螺纹筒,螺钉贯穿支撑片并拧入螺纹筒。前盖设有用于固定磁环的套筒,套筒与磁环共轴,磁环外壁与套筒内壁紧贴。支撑片设有两条平行的水平的悬臂,悬臂设在电路板与发射线圈之间,悬臂的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顶杆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悬臂底面抵顶电路板;两条悬臂之间留有间隙,套筒朝向底盖的端面上设有一个定位凸起,定位凸起插入于两条悬臂之间的间隙,定位凸起用于定位支撑片的悬臂朝向。定位凸起处于磁环中心与发射线圈中心之间的连线上。底盖底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柱,定位柱依次贯穿散热板及电路板,定位柱用于固定电路板与散热板在壳体中的位置。底盖底面在与定位柱的连接处均设有凸起,凸起用于将散热板与底盖底面隔开。前盖的中间位置设有一定位杆或螺纹筒或金属螺母,定位杆或螺纹筒或金属螺母贯穿发射线圈中孔以固定发射线圈相对前盖的位置。底盖底面中间位置设有一个螺纹孔或金属螺母,螺纹孔或金属螺母用于与设在外部物体上的螺钉螺纹连接以实现相互固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支撑片同步将电路板和发射线圈固定住,使得电路板和发射线圈经过长时间使用也不容易松动,结构稳定性高,不易损坏,同时也改善了使用体验,有利于市场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模块结构装配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模块结构装配俯视图。图4为图3的A-A截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底部视角分解图。图6为本技术无线充电模块结构与真空吸盘的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另一示例无线充电模块结构装配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以上视图所示产品均为适应图纸大小及视图清楚而进行了适当的缩小/放大,并不对视图所示产品大小加以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充分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为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其具体结构如图1-6所示。如图1所示,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包括有方形的壳体10。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譬如圆形、正多边形、异形等。壳体10包括了相互固定连接的前盖11及底盖12。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的元器件设在前盖11与底盖12之间的空间内。前盖11与底盖12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壳体10上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穿孔13。穿孔13本身贯穿前盖11和底盖12。穿孔13可穿入螺栓并通过螺栓将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固定在外部物体上。又或者,穿孔13可穿入绳索并通过绳索将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绑定在外部物体上。在具体使用时,用绳索把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任意一端绑住,但是留有一定长度,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是可以自由活动的,这样当智能终端靠近就可以自动吸附(前提是待充电终端带有铁磁性物体),需要拿走待充电终端的时候由于无线充被绑住,就会和待充电终端脱离,使用方便性高。本实施例的外部物体是指一些日常用品,譬如车载支架、消毒盒、蓝牙音箱、手机/平板支架等等。如图2所示,前盖11与底盖12之间的空间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发射线圈21、磁环25、支撑片31、电路板22和散热板23。发射线圈21用于发射出电磁波,并由待充电的终端接收电磁波或者由终端的无线充电接收贴来接收电磁波,进而实现对终端进行充电。电路板22上设有电能接口24,电能接口24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给无线充电模块结构100提供电能。电路板22分别电连接电能接口24和发射线圈21。在本施例中,电能接口24有两个,分别是USBType-C插口241以及Micro-USB插口242。USBType-C插口241可以替换成USB-A、Mini-USB、Micro-USB或者Lightning类型的插口。而Micro-USB插口242则可以替换成USB-A、Mini-USB、USBType-C或者Lightning类型的插口。第一实施例的两个电能接口24是在同一水平高度并排设置,并且相互之间最小距离不超过3mm。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电能接口可以在同一垂直线上平行设置,两个电能接口相互之间最小距离不超过2mm。如图2所示,底盖12设有四个扣位121,前盖11与底盖12上的扣位121进行卡接,便可以将前盖11与底盖12相互固定连接起来。结合图2、4所示,前盖11的内侧设有4个磁环25。4个磁环25是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或者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金属片或磁片,使得待充电的终端能够轻松地自动对准无线发射线圈21,使用方便性更佳。前盖11设有用于固定磁环25的套筒111。在装配后,套筒111与磁环25共轴,磁环25外壁与套筒111内壁紧贴,使得磁环25不会松动。底盖12与磁环25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与磁环25共轴的筒体126。前盖11与底盖12固定连接时,前盖11通过磁环25将支撑片31压紧在筒体126顶面,即支撑片31被磁环25及筒体126顶面夹紧。前盖11和底盖12之间总共夹紧有4片支撑片31。4片支撑片31围绕发射线圈21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21的外围。支撑片31所处高度位置介于发射线圈21与电路板22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盖和底盖,所述前盖和底盖之间设有发射线圈以及电路板,所述前盖和底盖之间夹紧有至少两片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绕发射线圈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围,所述支撑片所处高度位置介于发射线圈与电路板之间,所述发射线圈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前盖之间,所述电路板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底盖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前盖和底盖,所述前盖和底盖之间设有发射线圈以及电路板,所述前盖和底盖之间夹紧有至少两片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绕发射线圈的中心均匀分布在发射线圈的外围,所述支撑片所处高度位置介于发射线圈与电路板之间,所述发射线圈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前盖之间,所述电路板被夹紧于支撑片与底盖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个散热板,所述散热板被夹紧于电路板与底盖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片设有水平的悬臂,所述悬臂设在电路板与发射线圈之间,所述悬臂末端设有竖直的顶杆,所述顶杆的顶端抵顶发射线圈,所述悬臂底面抵顶电路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的内侧设有若干磁环,所述磁环用于通过磁吸力固定连接贴在待充电终端上的无线充电贴或金属片、磁片;所述底盖与所述磁环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筒体,筒体与磁环共轴,所述磁环、筒体同时将支撑片夹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筒体穿入有螺钉,所述磁环的中间位置设有与磁环共轴的螺纹筒,所述螺钉贯穿支撑片并拧入所述螺纹筒。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设有用于固定磁环的套筒,所述套筒与磁环共轴,所述磁环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永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