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73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分别与两复合绝缘子串连接,且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还连接有悬垂线夹和重锤,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两复合绝缘子串的连接点对称设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两侧,且上扛式悬垂联板的联板头部上扛位于左右连接结点水平连线上方,形成上扛式结构;且,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的重心上方。本上扛式悬垂联板的结构设置能够抬高联板、使之相对扁平化,减少风偏时导线对绝缘子金具串的力矩,改善了绝缘子金具串受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
本技术属于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悬垂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悬垂串中绝缘子串中的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
技术介绍
随着电网建设的深入发展,架空输电线路越来越多的经过条件恶劣的区域,如山地地区、大风地区,使得输电线路造价越来越高。且绝缘子串不仅受到山地大高差、大小档等受力不均影响,还会受到大风的影响,绝缘子串大幅摆动,发生风偏闪络、掉串的几率大大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本上扛式悬垂联板的结构设置能够抬高联板、使之相对扁平化,减少风偏时导线对绝缘子金具串的力矩,改善了绝缘子金具串受力。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分别与两复合绝缘子串连接,且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还连接有悬垂线夹和重锤,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两复合绝缘子串的连接点对称设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两侧,且上扛式悬垂联板的联板头部上扛位于左右连接结点水平连线上方,形成上扛式结构;且,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的重心上方。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的夹角为V串夹角,所述V串夹角的一半β为锐角设置。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经U型环与复合绝缘子串采用环环相接的方式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悬垂线夹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直接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悬垂线夹采用螺栓连接方式相连。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连接有6个悬垂线夹。前述本技术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技术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且本技术,(各非冲突选择)选择之间以及和其他选择之间也可以自由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技术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相对于常规的悬垂V串,使用本申请的上扛式悬垂联板后,使V串下方电气间隙圆往上提高缩短,从而能够缩小铁塔塔窗的尺寸,减轻铁塔重量。同时,由于抬高了联板、使之相对扁平化,减少了风偏时导线对绝缘子金具串的力矩,改善了绝缘子金具串受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铁塔悬垂串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的侧视图;图中:1-上扛式悬垂联板,2-悬垂线夹,3-重锤,4-U型环,5-复合绝缘子串。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要指出的是,本技术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技术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分别与两复合绝缘子串5连接,构成V串结构。且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还连接有悬垂线夹和重锤3。优选地,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与两复合绝缘子串5的连接点对称设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两侧。且上扛式悬垂联板1的联板头部上扛位于左右连接结点水平连线上方,形成上扛式结构。其中,所述左右连接点位于上扛式悬垂联板1左右两侧,且为上扛式悬垂联板1与两复合绝缘子串5相连的位置或连接点。进一步地,两复合绝缘子串5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的重心上方。优选地,两复合绝缘子串5的延长线的夹角为V串夹角,所述V串夹角的一半β一般为锐角设置。具体可以根据塔杆规划结果及摇摆角角度确定。相对于常规的悬垂联板,本申请使用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后,使V串下方电气间隙圆往上提高缩短,从而能够缩短铁塔塔窗的尺寸,减轻铁塔重量。同时,由于抬高了上扛式悬垂联板1,使之相对扁平化,减少了风偏时导线对绝缘子金具串的力矩,改善了绝缘子金具串受力。优选地,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经U型环4与复合绝缘子串5采用环环相接的方式相连。实施例2基于上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悬垂线夹1、重锤2均直接与上扛式悬垂联板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悬垂线夹1、重锤2均直接与上扛式悬垂联板1连接。优选地,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1与悬垂线夹可以采用活动连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分别与两复合绝缘子串连接,且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还连接有悬垂线夹和重锤,/n其特征在于:/n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两复合绝缘子串的连接点对称设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两侧,且上扛式悬垂联板的联板头部上扛位于左右连接结点水平连线上方,形成上扛式结构;/n且,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的重心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分别与两复合绝缘子串连接,且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还连接有悬垂线夹和重锤,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与两复合绝缘子串的连接点对称设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两侧,且上扛式悬垂联板的联板头部上扛位于左右连接结点水平连线上方,形成上扛式结构;
且,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交点位于所述上扛式悬垂联板的重心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扛式悬垂联板,其特征在于,两复合绝缘子串的延长线的夹角为V串夹角,所述V串夹角的一半β为锐角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马海木呷李力刘炯刘翰柱莫礼曦唐巍吴楠关峥毛宇翔张羽进隋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