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691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注汽锅炉,注汽锅炉的第一出口与海上油井井口连接,用于向海上油井输出蒸汽;疏水扩容装置,疏水扩容装置的入口与注汽锅炉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收集不达标或临时排放的蒸汽;疏水回用泵,疏水回用泵的输入端与疏水扩容装置的出口连接;锅炉给水处理装置,锅炉给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入口与给水装置连接,其第二入口与疏水回用泵的输出端连接;给水增压器,给水增压器的入口与锅炉给水处理装置的出口连接,给水增压器的出口与注汽锅炉的入口连接,用于向注汽锅炉补给增压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装置实现了排放水的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解决了海上工程中的排放水问题,另一方面节省了合格的锅炉用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稠油注汽开发工程中注汽锅炉启炉、停炉和系统故障时的排放水回收及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稠油热采开发工程中,注汽锅炉系统需配置相应的疏水扩容装置,用于收集注汽锅炉启炉时达不到注汽要求的蒸汽,以及停炉和系统故障时临时排放的蒸汽。陆地稠油热采开发工程中,疏水扩容装置一般为开式装置,其水箱为开敞式水箱,收集后的疏水经冷却后直接排放掉。但是对于海上稠油开发而言,一方面排放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另一方面水处理系统复杂,储存水成本高,有必要对排放水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该系统通过配置密闭水箱和耐腐蚀不锈钢材质的疏水扩容器,实现了排放水的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解决了海上工程中的排放水问题,另一方面节省了合格的锅炉用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包括:注汽锅炉,所述注汽锅炉的第一出口与海上油井井口连接,用于向海上油井输出蒸汽;疏水扩容装置,所述疏水扩容装置的入口与所述注汽锅炉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收集不达标或临时排放的蒸汽;疏水回用泵,所述疏水回用泵的输入端与所述疏水扩容装置的出口连接;锅炉给水处理装置,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的第一入口与给水装置连接,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疏水回用泵的输出端连接;给水增压器,所述给水增压器的入口与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的出口连接,所述给水增压器的出口与所述注汽锅炉的入口连接,用于向所述注汽锅炉补给增压水。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优选地,所述疏水扩容装置包括扩容器、水箱和减压器,所述减压器的入口与所述注汽锅炉的第二出口连接,所述减压器的出口与所述扩容器的入口连接,所述扩容器的出口与所述水箱的入口连接,所述水箱的出口与所述疏水回用泵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优选地,所述水箱为密闭水箱,避免回收的蒸汽被污染。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优选地,所述扩容器和所述水箱的内壁为温耐腐蚀不锈钢。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优选地,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主要组成为:C≤0.02wt%,Si≤0.02wt%,Mn≤0.8wt%,Cr24.5-26.0wt%,Ni20.0-22.0wt%,余量为Fe。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优选地,所述耐腐蚀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采用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GB4334.3-84)进行测试,腐蚀率为0.037g/(m2·h)。所述不锈钢可耐受高温达1000℃以上。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采用新的水箱容积设计方法,水箱容积设计时无需考虑锅炉启炉、停炉等的全过程时间,有效的减少了水箱的容积,较常规水箱容积可降低50%以上。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配置密闭水箱和耐腐蚀不锈钢材质的疏水扩容器,实现了排放水的回收再利用,一方面解决了海上工程中的排放水问题,另一方面节省了合格的锅炉用水;同时大大降低了水箱的容积,为海上平台节省空间和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中疏水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如下:1-注汽锅炉;2-疏水扩容装置;3-疏水回用泵;4-锅炉给水处理装置;5-给水增压器;6-第一切换阀;7-第二切换阀;8-扩容器;9-水箱;10-减压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出口”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包括:注汽锅炉1,注汽锅炉1的第一出口与海上油井井口连接,用于向海上油井输出蒸汽;疏水扩容装置2,疏水扩容装置2的入口与注汽锅炉1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收集不达标或临时排放的蒸汽;疏水回用泵3,疏水回用泵3的输入端与疏水扩容装置2的出口连接;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一入口与给水装置连接,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二入口与疏水回用泵3的输出端连接;给水增压器5,给水增压器5的入口与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出口连接,给水增压器5的出口与注汽锅炉1的入口连接,用于向注汽锅炉1补给增压水。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疏水扩容装置2包括扩容器8、水箱9和减压器10,减压器10的入口与注汽锅炉1的第二出口连接,减压器10的出口与扩容器8的入口连接,扩容器8的出口与水箱9的入口连接,水箱9的出口与疏水回用泵3的输入端连接。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水箱9为密闭水箱,避免回收的蒸汽被污染。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扩容器8和水箱9的内壁为耐高温耐腐蚀不锈钢,所述不锈钢可耐受高温达1000℃以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耐腐蚀不锈钢的主要组成为:C≤0.02wt%,Si≤0.02wt%,Mn≤0.8wt%,Cr24.5-26.0wt%,Ni20.0-22.0wt%,余量为Fe。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所述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采用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GB4334.3-84)进行测试,腐蚀率为0.037g/(m2·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采用新的水箱容积设计方法,水箱容积设计时无需考虑锅炉启炉、停炉等的全过程时间,有效的减少了水箱的容积,较常规水箱容积可降低50%以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注汽锅炉(1),所述注汽锅炉(1)的第一出口与海上油井井口连接,用于向海上油井输出蒸汽;/n疏水扩容装置(2),所述疏水扩容装置(2)的入口与所述注汽锅炉(1)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收集不达标或临时排放的蒸汽;/n疏水回用泵(3),所述疏水回用泵(3)的输入端与所述疏水扩容装置(2)的出口连接;/n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一入口与给水装置连接,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疏水回用泵(3)的输出端连接;/n给水增压器(5),所述给水增压器(5)的入口与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给水增压器(5)的出口与所述注汽锅炉(1)的入口连接,用于向所述注汽锅炉(1)补给增压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汽锅炉(1),所述注汽锅炉(1)的第一出口与海上油井井口连接,用于向海上油井输出蒸汽;
疏水扩容装置(2),所述疏水扩容装置(2)的入口与所述注汽锅炉(1)的第二出口连接,用于收集不达标或临时排放的蒸汽;
疏水回用泵(3),所述疏水回用泵(3)的输入端与所述疏水扩容装置(2)的出口连接;
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一入口与给水装置连接,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第二入口与所述疏水回用泵(3)的输出端连接;
给水增压器(5),所述给水增压器(5)的入口与所述锅炉给水处理装置(4)的出口连接,所述给水增压器(5)的出口与所述注汽锅炉(1)的入口连接,用于向所述注汽锅炉(1)补给增压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上稠油注汽排放水回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扩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风允王文祥徐正海秦小刚于邦廷刘维滨柯尔钦乎贾津耀吕东燕夏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