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稳压
,尤其是一种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
技术介绍
数字控制技术在气动伺服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得比例阀朝向低功耗节能、集成紧凑小型化、精密化、高速化和长寿命等方向发展。为了实现以上方向目标,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对比例阀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比如,对传统气动阀结构的研究和改进、比例阀核心零部件的材料性能的研究。现有公司把压电材料的电-机械转换特性引入到比例阀中,作为传统电磁比例阀的升级。采用压电技术的比例阀从结构上主要包含主阀和压电先导阀两部分。压电先导阀需要一定的开启压力,这个开启压力不能过大,过大容易损伤压电先导阀;开启压力也不能过小,过小便无法开启阀门或者不能正常控制阀门开闭。为此,比例阀需要稳定的压电先导阀供气气压装置。为满足客户的方便使用要求,比例阀朝向集成紧凑小型化方向发展,因此压电先导阀的供气装置要做的小巧紧凑,并且供气装置距离比例阀越近越好;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了一种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由于压电式比例阀在众多高精密领域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换向板(2)、弹性体(3)、调节件组件及阀芯(4),所述比例阀的阀体(1)中具有内腔(101)、进气通道(1021)及出气通道(1022),所述气体换向板(2)配置于内腔(101)中;/n所述气体换向板(2)弯折并与内腔(101)配合形成第一稳压腔(8)和第二稳压腔(9),所述弹性体(3)位于气体换向板(2)和内腔(101)的顶端内壁之间,所述气体换向板(2)上贯穿有阀芯孔(201),所述阀芯(4)穿过阀芯孔(201),且其顶端和弹性体(3)相连,所述弹性体(3)的下表面和气体换向板(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节流口(5),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换向板(2)、弹性体(3)、调节件组件及阀芯(4),所述比例阀的阀体(1)中具有内腔(101)、进气通道(1021)及出气通道(1022),所述气体换向板(2)配置于内腔(101)中;
所述气体换向板(2)弯折并与内腔(101)配合形成第一稳压腔(8)和第二稳压腔(9),所述弹性体(3)位于气体换向板(2)和内腔(101)的顶端内壁之间,所述气体换向板(2)上贯穿有阀芯孔(201),所述阀芯(4)穿过阀芯孔(201),且其顶端和弹性体(3)相连,所述弹性体(3)的下表面和气体换向板(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节流口(5),所述阀芯(4)和阀芯孔(201)之间留有和节流口(5)连通的间隙(6),所述第一稳压腔(8)和第二稳压腔(9)通过节流口(5)连通,所述阀芯孔(201)横截面的面积<第一稳压腔(8)的腔底面积,所述进气通道(1021)和出气通道(1022)之间的连通路径途径第一稳压腔(8)、节流口(5)、间隙(6)及第二稳压腔(9);
所述调节件组件用于调节阀芯(4)向弹性体(3)靠拢或远离,使弹性体(3)产生变形以改变节流口(5)的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和阀体(1)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7)抵住阀芯(4)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置于比例阀的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换向板(2)向上弯折形成围绕于气体换向板(2)的第一弯折部(203),第一弯折部(203)向外弯折形成第一平台部(204),所述第一平台部(204)和内腔(101)的顶端内壁接触形成所述第一稳压腔(8);
所述弹性体(3)位于第一稳压腔(8)内,所述进气通道(1021)和第一稳压腔(8)连通,所述气体换向板(2)的下表面设有密封件(11),密封件(11)固定在内腔(101)中,所述密封件(11)和气体换向板(2)的下表面接触,所述阀芯(4)的底端和密封件(11)接触,所述气体换向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槽(202),所述间隙(6)和连通槽(202)连通,所述连通槽(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费尔顿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