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化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2583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负压化成系统,该负压化成系统包括定位机构、吸附机构、低负压机构和高负压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定位块用于定位单体电池;吸附机构用于与单体电池的注液孔连通;低负压机构与吸附机构连通,低负压机构用于在单体电池化成高速排气时通过吸附机构对单体电池抽气;高负压机构与吸附机构连通,高负压机构用于在单体电池化成低速排气时通过吸附机构对单体电池抽气。本申请的负压化成系统的能防止单体电池在化成过程中出现挪动,旨在提供一种能量损耗低、电池电解液流失量小、使用灵活的负压化成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化成系统
本申请涉及负压化成系统的
,尤其涉及一种负压化成系统。
技术介绍
现在的锂电池化成工序,一般都是在高温低露点环境下进行,在进行化成工艺时,随着电池内部反应的进行,会产生相应程度的气体,如果不能及时排出气体,随着气体的累积,导致电池外壳臌胀、化成不良甚至报废等现象,潜在风险很大。现有的负压化成技术多为单路负压化成,电池化成阶段单一的高负压抽气模式用于快速排气,在高负压模式下,电池内部电解液随着气雾溢出,造成电解液损失及注液口表面被污染。单路负压化成模式单一,在工艺变更对负压有不同要求时,需要人工进行调节负压压力阀,缺乏灵活和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化成系统以解决锂电池化成排气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了一种负压化成系统,该负压化成系统包括: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定位块用于定位单体电池;吸附机构,用于与单体电池的注液孔连通;低负压机构,与吸附机构连通,低负压机构用于在单体电池化成高速排气时通过吸附机构对单体电池抽气;高负压机构,与吸附机构连通,高负压机构用于在单体电池化成低速排气时通过吸附机构对单体电池抽气。进一步地,定位块开设有固定槽,固定槽用于定位单体电池;定位块对应固定槽开设有导引口,导引口呈喇叭状,以利于单体电池进入固定槽。进一步地,负压化成系统还包括与固定板连接的温度探头,温度探头用于探测单体电池的温度;和/或者>负压化成系统还包括与固定板连接的探针,探针用于与单体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进一步地,吸附机构包括吸嘴和缓冲杯,吸嘴用于与注液孔连通,缓冲杯的一端与吸嘴连通,缓冲杯的相对一端分别与低负压机构和高负压机构连通。进一步地,吸嘴包括主体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主体部开设有用于与注液孔连通的通道,通道与缓冲杯连通,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分别与主体部连接,且彼此间隔环绕通道,第一密封部用于抵接注液孔的内壁,第二密封部用于抵接单体电池的顶盖。进一步地,吸附机构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微雾分离器,缓冲杯、气液分离器、微雾分离器依次连接,缓冲杯通过微雾分离器分别与低负压机构和高负压机构连通。进一步地,低负压机构包括低负压源、第一调压阀、第一真空阀、空气源、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气缸,低负压源、第一调压阀、第一真空阀和吸附机构依次连通,空气源、第一电磁阀和第一气缸依次连通,第一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真空阀连接;其中,在第一电磁阀通电时,空气源中的空气进入第一气缸,以使第一气缸打开第一真空阀;在第一真空阀为打开时,低负压源通过吸附机构抽气。进一步地,高负压机构包括高负压源、第二调压阀、第二真空阀、空气源、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缸,高负压源、第二调压阀、第二真空阀和吸附机构依次连通,空气源、第二电磁阀和第二气缸依次连通,第二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二真空阀连接;其中,在第二电磁阀通电时,空气源中的空气进入第二气缸,以使第二气缸打开第二真空阀;在第二真空阀为打开时,高负压源通过吸附机构抽气。进一步地,负压化成系统还包括与吸附机构连通的破真空机构,破真空机构用于平衡吸附机构的内外气压。进一步地,破真空机构包括干燥气源、过滤器、第三真空阀、空气源、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气缸,干燥气源、过滤器、第三真空阀、吸附机构依次连通,空气源、第三电磁阀和第三气缸依次连通,第三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三真空阀连接;其中,在第三电磁阀通电时,空气源中的空气进入第三气缸,以使第三气缸打开第三真空阀;在第三真空阀为打开状态时,干燥气源中气体进入单体电池,以平衡吸附机构的内外气压。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申请的负压化成系统包括定位机构、吸附机构、低负压机构和高负压机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与固定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定位块用于定位单体电池。两个定位块分别与单体电池的相对两端连接,从而对单体电池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电池挪动后无法与吸附机构对准。低负压机构和高负压机构根据单体电池化成产气的速度调节对单体电池的抽气速度。在化成初期,低负压机构对单体电池抽气,避免单体电池产气被快速地抽出,由于调低负压,从而调低了气泡内的压力与外部的负压化成的压力之间的压力差,进而气泡的体积会缩小,缩小的气泡经由吸附机构抽吸向注液孔排出时不会顶出电解液而污染注液孔;在化成后期,高负压机构抽取单体电池中的剩余气体,由于此时单体电池产气速度变慢,所以使用高负压机构抽气可以在不造成注液孔被污染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前期研发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前期研发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负压化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负压化成系统在单体电池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定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吸附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图示标记如下:负压化成系统100定位机构10固定板12定位块14固定槽16导引口18吸附机构20吸嘴22缓冲杯24气液分离器26微雾分离器28主体部221第一密封部223第二密封部225通道227低负压机构30低负压源31第一调压阀32第一真空阀33空气源80第一电磁阀35第一气缸36高负压机构40高负压源41第二调压阀42第二真空阀43空气源80第二电磁阀45第二气缸46温度探头50探针60破真空机构70干燥气源71过滤器72第三真空阀73空气源80第三电磁阀75第三气缸76单体电池200注液孔201具体实施方式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负压化成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负压化成系统100在单体电池200区域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负压化成系统100包括定位机构10、吸附机构20、低负压机构30和高负压机构40。定位机构10包括固定板12和与固定板12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14,定位块14用于定位单体电池200。两个定位块14分别与单体电池200的相对两端连接,从而对单体电池200进行限位固定,防止电池挪动后无法与吸附机构20对准。另外,两个定位块14可以相对移动以调节彼此距离,从而用于限位固定不同尺寸的单体电池200。吸附机构20用于吸附单体电池200并与单体电池200的注液孔201连通。低负压机构30与吸附机构20连通,低负压机构30用于在单体电池200化成高速排气时通过吸附机构20对单体电池200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化成系统包括:/n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定位单体电池;/n吸附机构,用于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注液孔连通;/n低负压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通,所述低负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单体电池化成高速排气时通过所述吸附机构对所述单体电池抽气;/n高负压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通,所述高负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单体电池化成低速排气时通过所述吸附机构对所述单体电池抽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化成系统包括:
定位机构,包括固定板和与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两端连接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用于定位单体电池;
吸附机构,用于与所述单体电池的注液孔连通;
低负压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通,所述低负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单体电池化成高速排气时通过所述吸附机构对所述单体电池抽气;
高负压机构,与所述吸附机构连通,所述高负压机构用于在所述单体电池化成低速排气时通过所述吸附机构对所述单体电池抽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用于定位所述单体电池;所述定位块对应所述固定槽开设有导引口,所述导引口呈喇叭状,以利于所述单体电池进入所述固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压化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温度探头,所述温度探头用于探测所述单体电池的温度;和/或者
所述负压化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固定板连接的探针,所述探针用于与所述单体电池的电极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吸嘴和缓冲杯,所述吸嘴用于与所述注液孔连通,所述缓冲杯的一端与所述吸嘴连通,所述缓冲杯的相对一端分别与所述低负压机构和所述高负压机构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包括主体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用于与所述注液孔连通的通道,所述通道与所述缓冲杯连通,所述第一密封部和所述第二密封部分别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彼此间隔环绕所述通道,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抵接所述注液孔的内壁,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抵接所述单体电池的顶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化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机构还包括气液分离器和微雾分离器,所述缓冲杯、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微雾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缓冲杯通过所述微雾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煜辉高聪颖黄汝辉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