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封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26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封装方法,其包括准备好封装材料,材料包括半成品电池和包覆物;包覆电池,即在电池的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其中,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固化包覆物,将电池外表面包覆的包覆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厚度为0.001~10mm。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半成品电池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包覆物为液状或者胶状或者颗粒状,并将包覆物物固化,然后用收缩薄膜塑封包装。包覆物固化后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固化后的包覆物均匀包覆在电池外表面,固态包覆层能够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整体结构简单,包覆封装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封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一种电池封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主流的锂电池封装形式主要有三种:圆柱、方形和软包,不同的封装结构意味着不同的特性,它们各有优缺点。其中,圆柱电池容量高、输出电压高、输出电压稳定、能大电流放电、使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宽、对环境友好。圆柱电池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灯具、后备能源、玩具模型上,以及各种电子设备应用。一个典型的圆柱形电池的结构包括:正极、负极、隔离膜、壳体。电池被广泛推广使用,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充放电膨胀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造成电池形变和散热性能变差,外观一致变差,电子元件的可靠性下降,寿命降低。散热的方法有三种:辐射、传导和对流。传导:热量通过固体介质的传递。对流:热量通过流体介质(空气,水等)的传递。电池在放电条件下极易引发电池热失控,现有封装材料的重量较重,电池散热性不好,封装效果较差。为此,提供一种电池封装方法,在电池的外壳包覆有包覆物,然后固化包覆物,提高电池散热性,封装效果好,重量轻,固态包覆层能够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保证具备良好的形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厚度强度能够防止外部对电池电芯的损伤。固态包覆层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防止电池在放电条件下极易引发电池热失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封装方法,以解决电池散热性能差,封装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池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好封装材料,材料包括半成品电池和包覆物;S2、包覆电池,即在电池的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其中,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S3、固化包覆物,将电池外表面包覆的包覆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厚度为0.001~10mm。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包覆物为液状或胶状,所述步骤S2的包覆方法包括浸入法包覆,滴灌法包覆,喷涂法包覆,使电池外表面包覆完整的包覆物。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包覆物为颗粒状,所述步骤S2采用沾粘法包覆,所述沾粘法为将电池周边沾粘颗粒状包覆物,然后快速加热一定温度使颗粒状包覆物熔化,使其完整包覆电池外表面;此时,所述步骤S3为低温冷却或者常温固化。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3中的液状或胶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为紫外线固化法或者低温固化法或者常温固化法或者高温固化法,根据具体包覆物的性质而定。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其浸入法包覆包括将电池浸入液状包覆物的步骤和取出电池的步骤,电池除极耳外全部浸入液状包覆物中。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其喷涂法为将电池旋转,将液状包覆物雾化后喷覆在旋转的电池表面或者将液状包覆物直接涂覆在旋转的电池表面。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2包覆电池的方法采用浸入包覆法时,此时将电池除极耳部分外浸入含有液体包覆物的且与电池大小和形状匹配的电池槽中,然后直接固化。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电池槽与所述电池的大小和形状匹配,电池槽略大于电池,所述电池槽为多个。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3中的液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采用低温固化法时,将包覆有液状包覆物的电池置于0~15℃环境中;当步骤S3中的液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采用常温固化法时,将包覆有液状包覆物的电池自然常温放置;步骤S3中的液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采用高温固化法时,将电池外包覆的液状包覆物高温烘干。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3中的液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采用紫外线固化法时,将包覆有液状包覆物的电池置于紫外线光源照射环境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半成品电池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包覆物为液状或者胶状或者颗粒状,并将包覆物通过紫外线或者低温或者常温或者高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完成电池的封装,本专利技术的包覆方法,是对现有电池封装方式的创新改进,有部分电池包覆完成后还可以再用收缩薄膜塑封包装。包覆物固化后也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固态包覆层能够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固化后的包覆物均匀包覆在电池外表面,整体结构简单,包覆效果好,密封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封装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S1、准备好封装材料,材料包括半成品电池和包覆物;其中,半成品电池为未封装的电池,可以是圆柱、方形和软包,包覆物可以是液状,胶状或者固态颗粒状,液状和胶状的包覆物只是浓度和粘稠度不同,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液状还是选择胶状,包覆物是在一定包覆条件下可以完整包覆在电池外表面的包覆物。S2、包覆电池,即在电池的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其中,包覆电池前可以用砂纸将电池外表面擦得略带毛糙,增大包覆物与电池的接触面积,使包覆物更加紧密的包覆在电池外面,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使包覆封装的效果更好。S3、固化包覆物,将电池外表面包覆的包覆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厚度为0.001~10mm。电池外有厚度为0.001~10mm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能够阻止空气尤其是氧气的渗透,保证具备良好的形变能力,具有一定的厚度强度能够防止外部对电池电芯的损伤。固态包覆层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防止电池在放电条件下极易引发电池热失控的问题。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包覆物为液状或胶状,所述步骤S2的包覆方法包括浸入法包覆,滴灌法包覆,喷涂法包覆,使电池外表面包覆完整的包覆物。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包覆物为颗粒状,所述步骤S2采用沾粘法包覆,所述沾粘法为将电池周边沾粘颗粒状包覆物,然后快速加热一定温度使颗粒状包覆物熔化,使其完整包覆电池外表面;此时,所述步骤S3为低温冷却或者常温固化。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3中的液状或胶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为紫外线固化法或者低温固化法或者常温固化法或者高温固化法,根据具体包覆物的性质而定。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其浸入法包覆包括将电池浸入液状包覆物的步骤和取出电池的步骤,电池除极耳外全部浸入液状包覆物中。作为进一步的优化,其喷涂法为将电池旋转,将液状包覆物雾化后喷覆在旋转的电池表面或者将液状包覆物直接涂覆在旋转的电池表面。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2包覆电池的方法采用浸入包覆法时,此时将电池除极耳部分外浸入含有液体包覆物的且与电池大小和形状匹配的电池槽中,然后直接固化。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的电池槽与所述电池的大小和形状匹配,电池槽略大于电池,所述电池槽为多个。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步骤S3中的液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采用低温固化法时,将包覆有液状包覆物的电池置于0~15℃环境中;当步骤S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准备好封装材料,材料包括半成品电池和包覆物;/nS2、包覆电池,即在电池的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其中,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nS3、固化包覆物,将电池外表面包覆的包覆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厚度为0.001~1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准备好封装材料,材料包括半成品电池和包覆物;
S2、包覆电池,即在电池的外表面包覆有包覆物,其中,电池两极耳部分不包覆有包覆物;
S3、固化包覆物,将电池外表面包覆的包覆物固化,形成固态包覆层,固态包覆层厚度为0.001~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物为液状或胶状,所述步骤S2的包覆电池的方法包括浸入法包覆,滴灌法包覆,喷涂法包覆,使电池外表面包覆完整的包覆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物为颗粒状,所述步骤S2采用沾粘法包覆,所述沾粘法为将电池周边沾粘颗粒状包覆物,然后快速加热一定温度使颗粒状包覆物熔化,使其完整包覆电池外表面;此时,所述步骤S3为低温冷却或者常温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的液状或胶状包覆物固化的方法为紫外线固化法或者低温固化法或者常温固化法或者高温固化法,根据具体包覆物的性质而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浸入法包覆包括将电池浸入液状包覆物的步骤和取出电池的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亚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远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