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京田专利>正文

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4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一条联通带和一条功能空间带;所述联通带,位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的一侧,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带两端可以选择性的并入功能空间带使用;所述功能空间带,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相邻,由3到6个子空间组成,每个子空间可以设置一个满足家庭需要的功能空间,例如客厅,且所述功能空间带,其中至少一个子空间设置为楼道空间。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建造独立住宅可以极大减少的住宅占用面积,仅用39.93平米就可以建造一栋独立住宅,极大的提高住宅的建造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建造的独立住宅,动线简单,功能设施完善,极大的提升家庭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和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全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新增了大量的家庭,传统的独立住宅占用面积大,导致城市无法建设足够数量的住房满足新增家庭的住房需要,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更有效的利用土地的独立住宅产品,并且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提高居住舒适度。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建造独立住宅,可以大幅度的节约独立住宅的占用面积,一栋独立住宅占用面积可以减少至39.93平米,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可以在有限的城市土地上,高密度的建造更多数量的独立住宅,满足新增城市家庭的住房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建造的独立住宅,动线简单便捷,功能设施完善,可以有效改善居住者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的独立住宅,由于占用面积大,城市无法建设足够数量的住房满足新增城市家庭住房需求的难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动线简单便捷、功能设施完善的新型独立住宅产品。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一条联通带和一条功能空间带;所述联通带,位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的一侧,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带两端可以选择性的并入功能空间带使用;所述功能空间带,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相邻,由3到6个子空间组成,每个子空间可以设置一个满足家庭需要的功能空间,例如客厅,且所述功能空间带,其中至少一个子空间设置为楼道空间。可选地,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高密度住宅单元一侧或末端的功能空间。可选地,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的末端,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入户门。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和功能空间带的末端,可以选择性的设置窗户。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功能空间带,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开放厨房、餐厅、客厅、楼道、卫生间、办公间、健身房、卧室、车库、储藏室、家政房、起居室、开放式厨房。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楼道空间,可以选择性的设置电梯间。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长度大于或等于6米且小于或等于15米,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宽度大于或等于2.6米且小于或等于6米。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含外墙的优选尺寸是宽3.3米长12.1米,占用面积39.93平米,联通带的宽度0.9米,功能空间带的宽度2米。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可以与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叠合,并通过楼道联通为一个独立住宅使用。可选地,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与另外一个或多个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叠合为一个独立住宅,该独立住宅可以与相邻的由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叠合而成的独立住宅联排。根据本专利技术,高密度住宅单元通过在住宅单元中设置一条联通带和一条功能空间带,将生活空间布置于高密度住宅单元的一侧,采用本专利技术高密度住宅单元建造独立住宅,可以大幅度的节约独立住宅的占用面积,一栋独立住宅占用面积可以减少至39.93平米,本专利技术高密度住宅单元的功能空间带可以设置丰富的功能空间,有效提升住宅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一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二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三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四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五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6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六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的示意性侧视图;图8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联排的示意性俯视图;图中:1、8、18、27、36、45-功能空间带,2、9、19、28、37、46-联通带,3、10、12、20、22、29、31、38、40、47、49-窗户,4、11、21、30、39、48-I型走廊,5-车库,6、16、25、34、43、52-楼道,7-储藏室,13-餐厅,14-开放式厨房,15、24、33、42、51-卫生间,17-厨房,23-客厅,26-办公间,32-客人卧室,35-家政房,41-主人卧室,44-起居室,50、53-儿童卧室,54-六层独立住宅的六层,55-六层独立住宅的五层,56-六层独立住宅的四层,57-六层独立住宅的三层,58-六层独立住宅的二层,59-六层独立住宅的一层,60、61、62、63、64-独立住宅。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一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如图1所示,该住宅单元含外墙的尺寸是宽3.3米长12.1米,占用面积39.93平方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一层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包括:一条功能空间带(1),该功能空间带(1)位于联通带(2)的一侧与联通带(2)平行,宽度2米,功能空间带(3)的长度12.1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一层的功能空间带有3个子空间,依次设置储藏室(7)、楼道(6)、车库(5);一条联通带(2),联通带(2)的宽度0.9米,联通带(2)的长度12.1米,该联通带设置一条走廊(4)。图2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二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如图2所示,该住宅单元含外墙的尺寸是宽3.3米长12.1米,占用面积39.93平方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二层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包括:一条功能空间带(8),该功能空间带(8)位于联通带(9)的一侧与联通带(9)平行,宽度2米,功能空间带(8)的长度12.1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二层的功能空间带有5个子空间,依次设置厨房(17)、楼道(16)、卫生间(15)、开放式厨房(14)、餐厅(13);一条联通带(9),联通带(9)的宽度0.9米,联通带(9)的长度12.1米,该联通带设置一条走廊(11)。图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六层独立住宅三层的示意性平面图。如图3所示,该住宅单元含外墙的尺寸是宽3.3米长12.1米,占用面积39.93平方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三层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包括:一条功能空间带(18),该功能空间带(18)位于联通带(19)的一侧与联通带(19)平行,宽度2米,功能空间带(18)的长度12.1米,该六层独立住宅三层的功能空间带有4个子空间,依次设置工作间(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一条联通带和一条功能空间带;所述联通带,位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的一侧,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带两端可以选择性的并入功能空间带使用;所述功能空间带,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相邻,由3到6个子空间组成,每个子空间可以设置一个满足家庭需要的功能空间,例如客厅,且所述功能空间带,其中至少一个子空间设置为楼道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住宅单元,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依次设置两条平行的功能带:一条联通带和一条功能空间带;所述联通带,位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内部的一侧,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带两端可以选择性的并入功能空间带使用;所述功能空间带,与该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相邻,由3到6个子空间组成,每个子空间可以设置一个满足家庭需要的功能空间,例如客厅,且所述功能空间带,其中至少一个子空间设置为楼道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设置一条I型走廊,联通高密度住宅单元一侧或末端的功能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的末端,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入户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联通带和功能空间带的末端,可以选择性的设置窗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住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密度住宅单元的功能空间带,可以选择性的设置开放厨房、餐厅、客厅、楼道、卫生间、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京田
申请(专利权)人:刘京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