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2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形成密封的上盖,底座包括底板、衬垫、双金属片、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的发热体,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底板两端,发热体两端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焊接,上盖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导柱上方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胖点,胖点上设有固定在胖点上的静触点;双金属片一端通过衬垫固定在第二导柱顶端,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双金属片和发热体整合在一通电回路内,内部可操作空间更大,发热体电阻可调整范围更广,传导热量速度更快,复位时间长,更具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它主要用于各类电机过温升、过电流的保护。
技术介绍
目前的电机一般都安装一个热保护器,其作用主要用于过温升、过电流保护。使用时,将热保护器紧贴在电机外壳上,当电机通过大电流时,热保护器内部发热元件瞬间产生较大热量引起双金属片弯曲翻转,并使动触头断开,起到过载电流的保护作用;此外,当电机由于某种原因长时间工作,致使电机外壳温度过高,再加上热保护器内部发热元件产生热量叠加后促使双金属片受热弯曲翻转,并使动触头断开,起到过温升的保护作用。因过电流和过温升而弯曲翻转的双金属片,当所处的环境温度低于双金属片设定的复位温度后,双金属片会自动复位,使热保护器重新进入工作状态。图1为市场上较为广泛应用的全封闭保护器,该产品由导柱21、玻璃绝缘体22、底板23、上盖24、发热体25、衬板26、衬垫27、双金属片28、动触点291、静触点292、接触片30、导柱21和陶瓷衬片31等组成,其中底板组件由底板23、导柱21、玻璃绝缘体22、陶瓷衬片31高温烧结而成;发热体25两端分别和底板23、导柱21焊接;双金属片组件由衬板26、衬垫27、双金属片28、动触点291连接而成,再和上盖24焊接;静触点292和接触片30焊接后,再和导柱21焊接;最后上盖组件和底板组件合拢并通过四周无缝焊接进行最终连接,同时在上盖调整点对双金属片进行动作温度调整,达到全封闭保护器形成通电回路。由于该结构保护器设计的特殊性,其内部空间较小,导致发热体电阻可调整余量不是很大,其过载保护电流一般在10-30A之间,30A以上电流其保护敏感性较差,对压缩机电机不能实施有效保护,因此急需开发一种过载保护电流覆盖范围较大的热保护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合理、过载保护电流覆盖范围更大的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形成密封的上盖,底座包括底板、衬垫、双金属片、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发热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焊接;上盖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导柱上方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胖点,胖点上设有固定在胖点上的静触点;双金属片一端通过衬垫固定在第二导柱顶端,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作为优选,所述底板上开有两圆孔,每一圆孔内套接有陶瓷衬片和玻璃绝缘体,陶瓷衬片和玻璃绝缘体内开有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匹配的通孔,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穿过通孔分别与陶瓷衬片和玻璃绝缘体形成固定。作为优选,所述上盖开有连接孔,连接孔与静触点相连。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热体可以是线材螺旋型,也可以是线材平板型,也可以是带材平板型。作为优选,所述底板和上盖之间无缝焊接连接。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双金属片和发热体整合在一通电回路内,内部可操作空间更大,能够容纳更大的发热体,发热体电阻可调整范围更广,使该保护器的可适用范围更大;相连的双金属片和发热体在热传导上速度更快,同时发热体在通电时储热能力较强,使得该保护器能得到较长的复位时间,使其在使用时更具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元件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陶瓷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玻璃珠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底板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上盖部分的仰视图;图11为本技术双金属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形成密封的上盖11。底座包括底板12,底板12上开有分别位于底板12左右两部分的圆孔121,每一圆孔121内均设置有一位于上部的陶瓷衬片13和位于下部的玻璃绝缘体14,陶瓷衬片13与玻璃绝缘体14相接处卡合。陶瓷衬片13和玻璃绝缘体14内开有相连的通孔15,其中一圆孔121内设置有穿过通孔15的第一导柱16,另一圆孔121内设置有穿过通孔15的第二导柱17。本实施中,第一导柱16的长度大于第二导柱17,第一导柱16、陶瓷衬片13和玻璃绝缘体14通过高温烧结固定,第二导柱17同理。如图7所示,上盖11底部设有向外延伸的凸缘111,底板12和上盖11之间无缝焊接连接,凸缘111与底板12上表面相接扩大相接面积以保证上盖11和底板12内的密封性。如图8-图9所示,第一导柱16和第二导柱17之间设置有发热体18,发热体18两端设有与第一导柱16和第二导柱17匹配的焊接端181,发热体18通过焊接端181分别与第一导柱16和第二导柱17焊接连接。该发热体18可以根据需要是线材螺旋型、线材平板型、带材平板型中的一种。如图10所示,上盖11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导柱16上方的凸台112,凸台112上设置有胖点113,胖点113上套接有静触点191,通过机械装置在凸台112处下压微调动作温度后,能够保证该动作温度达到规定值。本实施例中,静触点191和胖点113之间还通过焊接加强连接效果。上盖11顶面开有位于静触点191正上方的连接孔114,连接孔114与静触点191相连,所设连接孔114为静触点191输入/输出的接口。如图11所示,底座还包括一双金属片10,双金属片10位于发热体18上方,双金属片10一端通过一衬垫101固定在第二导柱17顶端,双金属片10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位于第一导柱16上方的动触点192。在常规状态下,该动触点192与静触点191相接。具体的,该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内第一导柱16、发热体18、第二导柱17、衬垫101、双金属片10、动触点192、静触点191、连接孔114形成一位于上盖11内的通电回路,其中第一导柱16、连接孔114用作输入/输出的接口。该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安装在电机外壳上,在常规工作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形成密封的上盖,底座包括底板、衬垫、双金属片、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发热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焊接;/n上盖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导柱上方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胖点,胖点上设有固定在胖点上的静触点;双金属片一端通过衬垫固定在第二导柱顶端,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包括底座以及盖合在底座上形成密封的上盖,底座包括底板、衬垫、双金属片、设置在底板上的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设置在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之间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分别设置在底板两端,发热体两端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焊接;
上盖底部设有位于第一导柱上方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胖点,胖点上设有固定在胖点上的静触点;双金属片一端通过衬垫固定在第二导柱顶端,另一端上表面焊接有动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密封型过载热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开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民孙海徐宇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星帅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