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次性能源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人们开始研发清洁可再生能源。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的能源越来越多样化,由电能代替石油作为驱动能源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能源车主要以混合动力、纯电动车为主,这些汽车需要经常对整车电源和动力电池充电。不管是混合动力汽车,还是纯电动车,因为生产技术目前处于研发阶段,蓄电池长期在车内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安全性,用于车内的装饰材料不仅要环保,还要有一定的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阻燃复合材料取材广泛,任性好,阻燃性能佳,且制备过程简单,易于产业化。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30-45份、镍粉1-5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 30-45份、镍粉1-5份、硅酸钠12-15份、钢纤维8-14份、增韧剂0.03-0.05、乙二醇10-18份、对苯二甲酸5-8份、无机次膦酸盐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30-45份、镍粉1-5份、硅酸钠12-15份、钢纤维8-14份、增韧剂0.03-0.05、乙二醇10-18份、对苯二甲酸5-8份、无机次膦酸盐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燃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聚丙烯树脂42份、镍粉3份、硅酸钠14份、钢纤维10份、增韧剂0.04份、乙二醇15份、对苯二甲酸6份、无机次膦酸盐2份。
3.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内饰用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翠凤,裴玉兵,杨汉华,段文勇,陈冲,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