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243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板技术领域,尤其是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它包括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胶框本体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均粘接有密封胶垫,所述第一凹槽内插接有光源板,所述第二凹槽内插接有背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得背板连接在第二凹槽内,且采用密封胶垫密封,有效避免了光线透过背板向底面漏出,同时,活动板通过螺杆连接固定在胶框本体上时,第一矩形通孔和第二矩形通孔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错位,进而有效避免了光线从背板的侧面漏出,另外,通过采用螺杆螺纹连接螺纹盲孔与螺纹通孔,固定后,背板以及光源板均能牢牢固定在胶框本体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背光板
,尤其是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组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一般主要包括光源(如CCFL、LED)、LGP(将线光源或点光源转换为面度光源)、光学膜片(一般包括下扩散片、棱镜片和上扩散片)、胶框和背板(起支撑和固定作用)。随着液晶显示行业产品向细薄型化发展,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规格也越做越小。但为了不影响背光模组能够提供充足的光亮,我们需要对背光模组的边框进行缩窄,但是,现有的一些窄边框的背光模组,由于其边框较窄,在背板与胶框的配合过程中,会出现背光漏光或者配合容易松动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该窄边框背光模组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框本体,所述胶框本体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框本体(1),所述胶框本体(1)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所述胶框本体(1)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内均粘接有密封胶垫(4),所述第一凹槽(2)内插接有光源板(5),所述第二凹槽(3)内插接有背板(6),所述胶框本体(1)的右侧面底面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顶面通过若干个压缩弹簧(8)连接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通孔(10)和第二矩形通孔(11),所述第一矩形通孔(10)靠近第一凹槽(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2)连通,所述第二矩形通孔(11)靠...

【技术特征摘要】
1.稳固防漏光窄边框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胶框本体(1),所述胶框本体(1)的顶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所述胶框本体(1)的底部内壁均设置有第二凹槽(3),所述第一凹槽(2)和第二凹槽(3)内均粘接有密封胶垫(4),所述第一凹槽(2)内插接有光源板(5),所述第二凹槽(3)内插接有背板(6),所述胶框本体(1)的右侧面底面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顶面通过若干个压缩弹簧(8)连接有活动板(9),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和底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矩形通孔(10)和第二矩形通孔(11),所述第一矩形通孔(10)靠近第一凹槽(2)的一端与第一凹槽(2)连通,所述第二矩形通孔(11)靠近第二凹槽(3)的一端与第二凹槽(3)连通,所述胶框本体(1)的右侧面顶部且位于第一凹槽(2)上方的壁内设置有螺纹盲孔(12),所述活动板(9)的顶部且位于第一矩形通孔(10)的上方设置有螺纹通孔(13),所述螺纹盲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