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243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尤其是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它包括对点框、第一对点机构、第二对点机构、第三对点机构和第四对点机构,所述对点框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对点框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点机构、第二对点机构、第三对点机构和第四对点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第一对点机构、第二对点机构、第三对点机构和第四对点机构,能够有效精准地确保背光模组各片层的位置安装,安装完成后的背光模组,次品率大大降低,也有效降低模组的返工工作量,进而保证企业的稳定收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尤其是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背光模组的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液晶显示器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在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光源LED(LED会被焊接在FPC板上,做成光条,提供模组光源),在模度组中还会包含扩散片(使光源平均照亮模组每一个地方)、增光片(使亮度增加)、反射片(将向下及向四周散色的光源集中,让光统一朝上散射,可增加亮度或减少亮度损失)和导光板(改变光源照射角内度,使光源从原本侧边射入的平行光变成从正面投射出来的光源)。背光模组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其各片层的尺寸是有区别的,安装时,位置稍有偏差,都会导致背光模组出现漏光的现象,然而,现有技术中,背光模组中各片层之间的位置安装,一般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安装完成后,再通过检测设备对背光模组进行漏光检测,进而选出存在漏光的次品,但是,该做法的工作效率较低,而且,存在次品较多的情况,返工的工作量较大,进而降低了企业的收益。<br>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点框(1)、第一对点机构(2)、第二对点机构(3)、第三对点机构(4)和第四对点机构(5),所述对点框(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对点框(1)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点机构(2)、第二对点机构(3)、第三对点机构(4)和第四对点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对点框(1)、第一对点机构(2)、第二对点机构(3)、第三对点机构(4)和第四对点机构(5),所述对点框(1)的顶面和底面均开口设置,所述对点框(1)的内部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对点机构(2)、第二对点机构(3)、第三对点机构(4)和第四对点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点机构(2)包括第一滑杆(6)、第一对点板(7)和第一推拉板(8),所述对点框(1)四个侧面的底中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动槽(19),所述第一滑动槽(19)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6),所述第一滑杆(6)的内端均焊接有第一对点板(7),所述第一滑杆(6)的外端均焊接有第一推拉板(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点机构(3)包括第二滑杆(9)、第二对点板(10)和第二推拉板(11),所述对点框(1)四个侧面的底中部且位于第一滑动槽(19)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二滑动槽(20),所述第二滑动槽(20)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9),所述第二滑杆(9)的内端均焊接有第二对点板(10),所述第二滑杆(9)的外端均焊接有第二推拉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模组防漏光多层精准对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对点机构(4)包括第三滑杆(12)、第三对点板(13)和第三推拉板(14),所述对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