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2182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及制备方法,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各种功能性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各种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分别为475~525份胶凝材料、500份细骨料、9.5~12份功能性外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材料成本低廉且在市场上极易购得,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利用各种外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改善了套筒灌浆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还提高了其抗冻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套筒灌浆料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作为装配式建筑中各构件之间钢筋连接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套筒灌浆料的性能是钢筋套筒连接技术的关键,其性能的优劣对整体结构安全性及耐久性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方便套筒灌浆料在寒冷地区进行施工,现已研发出在灌浆施工及养护中灌浆温度可低于-5℃的低温套筒灌浆料,但该套筒灌浆料的使用尚未普及,且成本较高,常温套筒灌浆料仍为主流选择。然而,目前,无论是常温套筒灌浆料还是低温套筒灌浆料,均只考虑配比对套筒灌浆料早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的影响,如抗压强度、流动度、膨胀性等方面。关于套筒灌浆料后期使用中受温差影响较大的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及制备方法,主要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筋套筒灌浆料后期使用抗冻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各种功能性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各种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分别为475~525份胶凝材料、500份细骨料、9.5~12份功能性外加剂。进一步,所述胶凝材料按照重量份数为:410~435份水泥、25份粉煤灰、25~40份矿粉、15~25份硅灰。其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2.5。所述矿粉密度≥2.8g/cm3;所述粉煤灰密度≥2.5g/cm3;所述硅灰堆积密度介于0.55-0.65g/cm,粒径<13μm。进一步,所述细骨料为烘干河砂,其中,级配组成为粒径0.075-1.18mm细骨料与粒径1.18-2.36mm细骨料占比为3:1,含泥量小于2%。进一步,所述功能性外加剂按照重量份数由4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UEA膨胀剂、2.5~5份甲酸钙组配而成。其中,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24%,堆积密度≥523g/L;消泡剂活性含量≥60%,PH值为7.0;甲酸钙含量≥98%,收缩比≤135%。相应的,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称取各种功能性外加剂,混合均匀;步骤二:称取胶凝材料,加入步骤一混合物,混合均匀;步骤三:称取细骨料,混合均匀;步骤四:称取灌浆料重量份数为140份的拌合水(自来水),边搅拌边向拌合水中加入步骤二的混合物及步骤三的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制成灌浆料试件;步骤四:标准养护28d后,参考GB/T50082-2009《普通混凝土长久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试验方法标准》中快冻法对所有试件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试验。并观察试件的冻融劣化程度并对试件相关抗冻性参数指标进行记录,其中,抗冻性参数指标包括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明显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灌浆料由硅酸盐水泥、河砂、粉煤灰、矿粉、硅灰、减水剂、消泡剂、膨胀剂、早强剂组成。其中,上述原材料成本低廉且在市场上极易购得,具有较强的经济效应和市场竞争力。利用各种外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不仅改善了套筒灌浆料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还提高了其抗冻性能。2.本专利技术的灌浆料满足《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JG/T4082013标准要求,其初始流动度≥320cm,30mim后初始流动度≥290cm,7d抗压强度≥65MPa,28d抗压强度≥90MPa。3h竖向膨胀率≥0.02,24h与3h竖向膨胀率差值≥0.02。3.本专利技术的灌浆料在使用后期,具有一定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冻融作用后试件表观状态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冻融作用后试件表观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冻融作用后试件表观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通过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其他方面、特征及其优点通过该详细说明将会变得一目了然。实施例1: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称取12份功能性外加剂,混合均匀。其中功能性外加剂由4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UEA膨胀剂、5份甲酸钙组成。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称取500份的胶凝材料,加入步骤一中混合物,混合均匀。其中,胶凝材料由425份硅酸盐水泥、25份粉煤灰、25份矿粉、25份硅灰组成。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称取500份细骨料,混合均匀。其中,粒径0.075~1.18mm细骨料与粒径1.18-2.36mm细骨料之比为3:1。步骤四:称取灌浆料重量份数为140份的拌合水,边搅拌边向拌合水中加入步骤二的混合物及步骤三的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制成灌浆料试件。步骤五:标准养护28天后,采用快冻法对灌浆料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观察试件的冻融劣化程度并对试件相关抗冻性参数指标进行记录。实施例2: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称取12份功能性外加剂,混合均匀。其中功能性外加剂由4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UEA膨胀剂、5份甲酸钙组成。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称取525份的胶凝材料,加入步骤一中混合物,混合均匀。其中,胶凝材料由435份硅酸盐水泥、25份粉煤灰、40份矿粉、25份硅灰组成。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称取500份细骨料,混合均匀。其中,粒径0.075~1.18mm细骨料与粒径1.18-2.36mm细骨料之比为3:1。步骤四:称取灌浆料重量份数为140份的拌合水,边搅拌边向拌合水中加入步骤二的混合物及步骤三的细骨料,搅拌均匀后制成灌浆料试件。步骤五:标准养护28天后,采用快冻法对灌浆料试件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并观察试件的冻融劣化程度并对试件相关抗冻性参数指标进行记录。实施例3: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数称取9.5份功能性外加剂,混合均匀。其中功能性外加剂由4份聚羧酸减水剂、1份有机硅消泡剂、2份UEA膨胀剂、2.5份甲酸钙组成。步骤二:按照重量份数称取475份的胶凝材料,加入步骤一中混合物,混合均匀。其中,胶凝材料由410份硅酸盐水泥、25份粉煤灰、25份矿粉、15份硅灰组成。步骤三:按照重量份数称取500份细骨料,混合均匀。其中,粒径0.075~1.18mm细骨料与粒径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其特征在于,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各种功能性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各种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分别为475~525份胶凝材料、500份细骨料、9.5~12份功能性外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其特征在于,由胶凝材料、细骨料、各种功能性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各种材料按照重量份数分别为475~525份胶凝材料、500份细骨料、9.5~12份功能性外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凝材料按照重量份数为:410~435份水泥、25份粉煤灰、25~40份矿粉、15~25份硅灰;其中,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2.5;所述矿粉密度≥2.8g/cm3;所述粉煤灰密度≥2.5g/cm3;所述硅灰堆积密度介于0.55-0.65g/cm,粒径<13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细骨料为烘干河砂,其中,级配组成为粒径0.075-1.18mm细骨料与粒径1.18-2.36mm细骨料占比为3:1,含泥量小于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抗冻性的配比,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外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清吴朝玥顾箭峰杨宏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