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包括泵送基础混凝土成分和与泵送基础混凝土混合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占总重量的3‑10%,矿物掺合料包括至少含Si、Al、Fe、Ca、S的氧化物和无机酸盐的混合物,还包括占总重量不大于0.5%的外加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矿物掺合料组合成不同的氧化物或无机酸盐,具有不同的活性、表面效应、填充效应或火山灰效应,当矿物掺合料掺入自密实混凝土中,可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抗离析度及后期强度,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密实性和匀质性,满足实心方桩的生产需要;促进混凝土的固化速度和强度增长速度,减少混凝土的固化时间,达到免蒸压过程也能快速固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
技术介绍
自密实混凝土是一种高流动性、均匀性、稳定性且具有适当粘度的混凝土,它不易离析,能够通过钢筋填满模板内的任何空隙,在重力作用下自行密实,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一种,其突出特点是拌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使在密集配筋和复杂形状的条件下,仅依靠自重而无需振捣便能均匀密实填充成型,为施工操作带来极大方便,同时兼有提高混凝土质量、改善施工环境、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程费用等技术、经济效果,被称为“最近几十年中混凝土技术最具革命性的发展”。实心方桩的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操作一般为人工操作,包括混凝土的搅拌、喂料、振捣,容易引起较大误差,质量难以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在实心方桩模具中泵入自密实混凝土,将以往混凝土的人工搅拌、喂料工作改为电脑控制、机械化泵送操作,并省略振捣工序,纯机械化的控制实心方桩中混凝土的施工,保证了自身成桩的质量优越性、稳定性。因此需要一种适用于实心方桩生产的自密实混凝土配方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通过掺入合适的矿物掺合料,调节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质及自密实流动性,强度达到制备实心方桩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包括泵送基础混凝土成分和与泵送基础混凝土混合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占总重量的3-10%,矿物掺合料包括至少含Si、Al、Fe、Ca的氧化物和无机酸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包括泵送基础混凝土和矿物掺合料,其中用于对混凝土调节的矿物掺合料包括至少含有Si、Al、Fe、Ca、S的氧化物和无机酸盐的混合物。这些矿物掺合料通过组合成不同的氧化物(如SiO2、Al2O3、FeO、Fe2O3、CaO等)或无机酸盐(如硅酸盐、硅铝酸盐、硫酸盐、碳酸盐等),具有不同的活性、表面效应、填充效应或火山灰效应,当矿物掺合料掺入自密实混凝土中,可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抗离析度及后期强度,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密实性和匀质性,满足实心方桩的生产需要。这些矿物掺合料通过混合协同作用可促进混凝土的固化速度和强度增长速度,减少混凝土的固化时间,达到免蒸压过程也能快速固化的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泵送基础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水泥250-350份、细骨料750-850份、粗骨料1100-1300份、水100-150份和减水剂5-10份。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采用萘磺酸盐减水剂、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泥采用PII52.5的水泥;所述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为2.2-3.7、含泥量不大于1%的砂;所述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泵送管内径的1/3、含泥量不大于1%的连续级配的石子。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质,采用高效减水剂,其一方面具有强分散作用,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屈服剪应力,改善其流变性;另一方面有效降低水胶比,保证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进一步的,所述矿物掺合料为包括但不限于粉煤灰、矿渣粉、石膏粉、钢渣粉、玻璃微珠、偏高岭土、沸石粉、硅灰、石灰石粉中的几种形成的混合物。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煤粉在锅炉中燃烧后排出的一种具有活性的灰色人工火山灰质材料,其具有表面效应、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活性效应。表面效应是指粉煤灰表面可以吸附浆体中的某些离子,有利于粉煤灰固化混凝土中的某些有害离子以及可以作为晶核形成水化产物;填充效应是指粉煤灰与水泥颗粒粒径的差异可以填充水泥和骨料孔隙中,能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加混凝土密实性;火山灰活性效应是指粉煤灰中的活性Si-O与水泥水化产物C-H二次反应,生成C-S-H凝胶填充骨料-水泥浆体界面层孔隙,改善混凝土界面结构,提高强度和耐久性。粉煤灰的活性大大低于水泥活性,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提高抗渗性能。粉煤灰的密度小于水泥,等量取代水泥后,混凝土中的浆体量增加,改善混凝土的粘聚性,提高抗离析能力,减水泌水,从而改善混凝土工作性能,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密实性和匀质性。矿渣粉是水淬粒化高炉矿渣经粉磨后达到规定细度的粉体材料,含有较多的CaO,经水淬后的粒化高炉矿渣大部分为非晶体,具有玻璃质结构,蕴含有很高的结晶性能量,具有很好的活性。矿渣粉掺入混凝土后,降低了水泥的水化热,延迟热峰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大面积混凝土的早期塑性裂缝和大体积的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矿渣粉配合粉煤灰掺入混凝土时,因具有的叠加效应,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加,和易性好,粘聚性好,泌水改善,后期强度也比单掺的增长快,成本也显著降低。石膏粉包括天然石膏粉和脱硫石膏粉,区别在于天然石膏粉为连续级配,脱硫石膏粉颗粒分布带窄,集中在30-60μm。在混凝土的生产工艺中,脱硫石膏粉可以替代天然石膏粉适量掺入混凝土中,达到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及耐久性。石膏粉掺入混凝土中,使混凝土中的碱激发和硫酸盐激发同时存在,促进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的形成,这些水化产物填充于孔隙中,增加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优化了孔隙结构,利于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钢渣粉是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是来自炼钢过程中加入的白云石、铁矿石和石灰石等冶炼溶剂,以及在高温条件下融化的两个相互不熔解的液相炉料而分离出来的杂质。钢渣粉适量掺入混凝土中能够延缓水泥水化,增加水化时间,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裂性能。掺入了钢渣粉的混凝土早期强度降低,后期强度提高。钢渣粉与粉煤灰的二元复掺入混凝土中,可显著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玻璃微珠为粉煤灰中提取的球形玻璃体,是煤粉在煤粉炉燃烧过程中,无机矿物熔化后在其表面张力作用下自然收缩成液滴,经高速流动的气体冷却后自然形成,具有连续粒径分布。玻璃微珠在混凝土中起到“滚珠、轴承”润滑效应,减少颗粒间的摩擦力,进而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玻璃微珠的水化活性大于硅灰,其高活性的辅助性胶凝材料能够在早期促进水泥水化放热过程,同时消耗大量C-H,增加水化产物C-S-H凝胶硅氧四面体聚合程度,使混凝土硬化结构更加密实、强度更高。偏高岭土为超细高岭土经过低温煅烧后形成的无定型硅酸铝,具有很高的火山灰活性。偏高岭土中的活性成分有水硅酸铝,与水泥水化析出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具有凝胶性质的水化钙铝黄长石和二次C-S-H凝胶,这些水化产物不仅使混凝土的抗压、抗弯和劈裂抗拉强度增强,而且增加纤维混凝土抗弯韧性。这些由偏高岭土水化生成的产物后期强度仍不断增长,甚至和硅灰的增强作用相当。掺偏高岭土不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及流动性,在相同掺量且保持同坍落度情况下,掺偏高岭土的混凝土黏稠性较掺硅灰的小,表面易于抹平,比后者可节约25%的高效减水剂。同时掺偏高岭土和粉煤灰的混凝土流动性比单掺的明显增大。当偏高岭土掺量达到水泥量的20%时,能有效地抑制碱一集料反应。沸石粉是天然沸石岩磨细后形成的一种火山灰质材料,含有大量的活性SiO2和Al2O3,在碱性条件激发下,沸石粉能与水泥水化析出的Ca(OH)2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基础混凝土成分和与泵送基础混凝土混合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占总重量的3-10%,矿物掺合料包括至少含Si、Al、Fe、Ca、S的氧化物和无机酸盐的混合物,还包括占总重量不大于0.5%的外加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泵送基础混凝土成分和与泵送基础混凝土混合的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占总重量的3-10%,矿物掺合料包括至少含Si、Al、Fe、Ca、S的氧化物和无机酸盐的混合物,还包括占总重量不大于0.5%的外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基础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成分:水泥250-350份、细骨料750-850份、粗骨料1100-1300份、水100-150份和减水剂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采用萘磺酸盐减水剂、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或聚羧酸减水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水泥采用PII52.5的水泥;所述细骨料采用细度模数为2.2-3.7、含泥量不大于1%的砂;所述粗骨料采用最大粒径不大于泵送管内径的1/3、含泥量不大于1%的连续级配的石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掺合料为包括但不限于粉煤灰、矿渣粉、石膏粉、钢渣粉、玻璃微珠、偏高岭土、沸石粉、硅灰、石灰石粉中的几种形成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送用自密实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