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宏涛专利>正文

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18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内底焊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部固定有收纳盒,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顶面固定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与长方体框架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收纳框,所述收纳框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框架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所述内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可上下拉伸的面板,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将面板的内板下陷,通过伸缩套进行围挡,该结构能够有效组织电子元件从桌面掉落,避免电子元件浪费以及电子元件破损对地面的污染,保证电子元件利用率和测试台周边环境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是电子电路中的基本元素,通常是个别封装,并具有两个或以上的引线或金属接点。电子元件须相互连接以构成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电子电路,例如:放大器、无线电接收机、振荡器等,连接电子元件常见的方式之一是焊接到印刷电路板上。电子元件也许是单独的封装(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晶体管、二极管等),或是各种不同复杂度的群组,例如: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排阻、逻辑门等)。电子元件在生产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次品率,因而在生产的环节中,需要将电子元件放置在测试台进行测试,现有的电子元件测试台多为光整的平面,而大多数电子元件的体积较小,因而在测试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容易将测试的电子元件从测试台滑出,造成电子元件的浪费,同时落在地面的电子元件被踩踏后粉碎后,造成地面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通过设置可上下拉伸的面板,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将面板的内板下陷,通过伸缩套进行围挡,该结构能够有效组织电子元件从桌面掉落,避免电子元件浪费以及电子元件破损对地面的污染,保证电子元件利用率和测试台周边环境卫生;通过将长方体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自锁轮,将长方体框架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且蓄电池连接有逆变器,并且逆变器连接有插板,然后将插板固定在内板表面,这样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升压至220V交流电,这样方便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对移动测试装置移动至指定区域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测试装置的机动性,便于根据需要灵活调度测试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内底焊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部固定有收纳盒;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顶面固定有面板,所述面板包括与长方体框架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收纳框,所述收纳框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框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所述内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所述内板的底面对应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所在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号弯管和二号弯管,所述收纳槽的内部固定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的上端与外框板的底面连接,所述外框板的顶面开设有矩形孔;所述长方体框架的顶部两个短杆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外壁旋合连接有两个螺母块,两个所述螺母块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撑杆,两个所述撑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两个所述转动座固定在外框板的底面,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同侧外壁卡接固定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贯穿并延伸至长方体框架外部,且该双向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有方形块,通过在双向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方形块,方便操作人员通过拧动方形块带动双向螺纹杆旋转,实现外框板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位于长侧边的顶面两侧均固定有上架,两个所述上架的顶面固定有顶架,所述顶架的底面悬挂固定LED灯,通过增设上架、顶架和LED灯,方便操作人员悬挂操作指南和检测工具。进一步在于: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自锁轮,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且蓄电池连接有逆变器,并且逆变器连接有插板,所述插板固定在内板表面,通过将长方体框架底部固定万向自锁轮,并配置蓄电池、逆变器和插板,方便根据检测场所的需要,对移动测试装置进行移动。进一步在于:所述一号弯管和二号弯管配套设置有波纹管,通过波纹管能够对电子元件移动进行导向。进一步在于:所述矩形孔的内部轮廓与内板的外部轮廓相同,且矩形孔与内板为过渡配合,这样外框板和内板能够根据需要拼接成完整板面。进一步在于:所述一号台阶孔与二号台阶孔均配套有盖板,通过设置盖板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对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进行遮盖。进一步在于:所述一号台阶孔位于内板临近一长侧边中部,所述二号台阶孔位于内板临近一短侧边中部,这样分布符合检测操作流程需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将面板的收纳框与长方体框架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在收纳框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并将收纳框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在内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同时将内板的底面对应一号台阶孔和二号台阶孔所在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号弯管和二号弯管,收纳槽的内部通过伸缩套与外框板的底面连接,将长方体框架的顶部两个短杆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然后将双向螺纹杆的外壁旋合连接有两个螺母块,两个螺母块通过转动连接有撑杆与外框板底面的转动座转动连接,将两个双向螺纹杆的同侧外壁卡接固定有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的带轮,在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的端部固定有方形块,通过设置可上下拉伸的面板,在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时,将面板的内板下陷,通过伸缩套进行围挡,该结构能够有效组织电子元件从桌面掉落,避免电子元件浪费以及电子元件破损对地面的污染,保证电子元件利用率和测试台周边环境卫生;2、通过将长方体框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自锁轮,将长方体框架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且蓄电池连接有逆变器,并且逆变器连接有插板,然后将插板固定在内板表面,这样通过逆变器将蓄电池升压至220V交流电,这样方便操作人员根据需要将移动测试装置移动至指定区域进行检测,从而提高测试装置的机动性,便于根据需要灵活调度测试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的面板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的面板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的面板展开状态的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的面板展开状态的主视图。图中:1、收纳盒;2、万向自锁轮;3、长方体框架;4、面板;41、外框板;42、矩形孔;43、一号台阶孔;44、伸缩套;45、收纳槽;46、内板;47、收纳框;48、二号台阶孔;5、上架;6、LED灯;7、顶架;8、波纹管;9、双向螺纹杆;10、方形块;11、带轮;12、螺母块;13、撑杆;14、转动座;15、一号弯管;16、皮带;17、二号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包括长方体框架3,长方体框架3的内底焊接有托架,托架的上部固定有收纳盒1;长方体框架3的顶面固定有面板4,面板4包括与长方体框架3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收纳框47,收纳框47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45,收纳框47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46,内板46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48,内板46的底面对应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框架(3),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内底焊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部固定有收纳盒(1);/n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顶面固定有面板(4),所述面板(4)包括与长方体框架(3)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收纳框(47),所述收纳框(47)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45),所述收纳框(47)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46),所述内板(46)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48),所述内板(46)的底面对应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48)所在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号弯管(15)和二号弯管(17),所述收纳槽(45)的内部固定有伸缩套(44),所述伸缩套(44)的上端与外框板(41)的底面连接,所述外框板(41)的顶面开设有矩形孔(42);/n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顶部两个短杆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的外壁旋合连接有两个螺母块(12),两个所述螺母块(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撑杆(13),两个所述撑杆(13)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4),两个所述转动座(14)固定在外框板(41)的底面,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9)的同侧外壁卡接固定有带轮(11),两个所述带轮(11)之间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9)贯穿并延伸至长方体框架(3)外部,且该双向螺纹杆(9)的端部固定有方形块(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件移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方体框架(3),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内底焊接有托架,所述托架的上部固定有收纳盒(1);
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顶面固定有面板(4),所述面板(4)包括与长方体框架(3)顶部内侧壁固定连接的收纳框(47),所述收纳框(47)的顶面开设有收纳槽(45),所述收纳框(47)的内侧壁固定有内板(46),所述内板(46)的顶面开设有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48),所述内板(46)的底面对应一号台阶孔(43)和二号台阶孔(48)所在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一号弯管(15)和二号弯管(17),所述收纳槽(45)的内部固定有伸缩套(44),所述伸缩套(44)的上端与外框板(41)的底面连接,所述外框板(41)的顶面开设有矩形孔(42);
所述长方体框架(3)的顶部两个短杆内部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9),所述双向螺纹杆(9)的外壁旋合连接有两个螺母块(12),两个所述螺母块(12)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撑杆(13),两个所述撑杆(13)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座(14),两个所述转动座(14)固定在外框板(41)的底面,两个所述双向螺纹杆(9)的同侧外壁卡接固定有带轮(11),两个所述带轮(11)之间通过皮带(16)传动连接,其中,一个双向螺纹杆(9)贯穿并延伸至长方体框架(3)外部,且该双向螺纹杆(9)的端部固定有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涛柳艳
申请(专利权)人:刘宏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