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027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6
本案提供一种微型检测装置,包含:一控制器,具有一第一无线通讯模块;一移动载具,包含有:一载具主体;一处理器,容设于该载具主体内;一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容置于该载具主体并与该处理器电连接,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供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连结,以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控制信号;一动力驱动器,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用以推动该载具主体;一摄录单元,设置于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并产生一录像信号;以及流体检测单元,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并产生一检测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检测装置
本案是关于一种微型检测装置,尤指一种利用排出流体来产生推力,进而推动具有摄录单元与流体检测单元的移动载具。
技术介绍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生活环境对于人体健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空气品质、水质等构成生命的要素,而目前的空气品质测量,大多采用定点测量,因此获得的空气品质信息充其量仅是测量站周遭的空气品质,无法得知特定的地点的环境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影响,故本案于移动载具上装设检测单元,供使用者操控移动载具至目的地,透过检测单元来对该地点进行检测,然而目前的移动载具的驱动装置皆是以马达、引擎、发动机等作为驱动源来带动行动载具,但是这些传统的驱动装置为了达到其需求的动能,往往需要一定的体积,才得以容纳其内部的核心元件,所以传统的驱动装置都难以缩小体积,于这个科技产品皆不断地往微型化推动的时代,传统的驱动装置已经难以应用于现在的科技产品上,特别是现在的行动载具例如无人机,皆往微型化、高隐蔽性、高机动性发展,传统的驱动装置已经无法满足现下微型行动载具的要求,使得目前的无人载具都难以微型化,容易受地域限制,难以普及;此外,目前的驱动装置在运转时,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控制器,具有一第一无线通讯模块;/n一移动载具,包含有:/n一载具主体;/n一处理器,容设于该载具主体内;/n一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容置于该载具主体并与该处理器电连接,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供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连结,以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控制信号;/n一动力驱动器,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用以推动该载具主体;/n一摄录单元,设置于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n并产生一录像信号;以及/n一流体检测单元,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并产生一检测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控制器,具有一第一无线通讯模块;
一移动载具,包含有:
一载具主体;
一处理器,容设于该载具主体内;
一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容置于该载具主体并与该处理器电连接,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供该第一无线通讯模块连结,以接收该控制器的一控制信号;
一动力驱动器,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用以推动该载具主体;
一摄录单元,设置于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与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
并产生一录像信号;以及
一流体检测单元,设置于该载具主体且电连接该处理器及该第二无线通讯模块,并产生一检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动力驱动器具有:
多个导流单元,该多个导流单元的区域形成一驱动区;
多个导流通道,与该多个导流单元相连;
多个阀,分别连接该多个导流通道;以及
一汇流腔室,连接该多个阀;
其中,该多个导流单元汲取流体导入该多个导流通道内,利用该多个阀控制该多个导流通道汇聚于该汇流腔室的流体,使得该动力驱动器透过持续汲取流体再排除流体的动作来推动该移动载具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为一可携式电子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携式电子装置为一智慧型手机、一平板电脑、一笔记型电脑的其中之一。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串联排列设置于该驱动区。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并联排列设置于该驱动区。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以串并联排列设置于该驱动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摄录单元是一红外线检测单元。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导流单元各自包含有:
一基座,设有一流入孔;
一入口板,设置于该基座,该入口板具有至少一流入口,该至少一流入口与该流入孔相通;
一共振板,设置于该基座并与该入口板相对,该共振板具有一中心穿孔、一可动部及一固定部,该中心穿孔位于该共振板的中心位置,并与该基座的该流入孔垂直对应,该可动部是该中心穿孔的周缘并与该流入孔对应的区域,使该可动部可于该流入孔的位置上下震动,该固定部是该共振板周缘,该共振板经由该固定部设置于该基座;
一间隔件,设置于该共振板的该固定部,该间隔件其中央凹陷与该共振板定义一间隔腔室;
一致动件,设置于该间隔件,该致动件具有一振动部、一外框部以及多个连接部、多个空隙及一压电件,该振动部设于该致动件中央并与该间隔腔室垂直对应,该多个连接部设置于该振动部与该外框部之间,连接两者并弹性支撑该振动部,该多个空隙形成于该振动部、该外框部与该多个连接部之间,供流体通过,该压电件贴附于该振动部;以及
一出口件,具有一框板及一盖板,该框板叠置于该致动件的该外框部,且其中央凹陷与该致动件的该振动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韩永隆黄启峰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