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91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腿,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管,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位置的固定组件,所述内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仪的安装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安装管上设置的内管和活动块,通过转动组件能够将监测仪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地面的水平高度不同而改变监测仪的监测角度,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使监测仪能够适用于不同水平高度、路面状况的地面,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
本技术涉及地质灾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
技术介绍
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不良地质现象进行评估,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技术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防止或减轻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际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目前,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是有效的防治手段之一,在使用监测仪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时,由于每一处监测地区的不同,地面的水平高度、倾斜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就会导致监测仪无法保持水平的在地面上进行放置与监测,会影响到对地质灾害的监测结果,因此设计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来解决这种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监测仪无法在不同地面都进行水平安装和放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包括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腿,所述安装管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管,所述安装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位置的固定组件,所述内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设置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仪的安装支架,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管上的固定块,所述内管的表面开设有一排限位槽,所述固定块上活动插接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贯穿安装管并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限位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型块,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环型块与弹簧均位于空槽的内部,且所述弹簧抵触在环型块的表面。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上的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块滑动连接在滑动槽的内部,所述安装块上插设有螺纹杆,且所述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位于滑动槽的内部并与滑动块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蜗杆和柱型块,所述蜗杆插设在活动块上,且所述蜗杆通过轴承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蜗杆上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柱型块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上,所述柱型块插设在活动块的内部,所述柱型块上固定套接有与蜗杆相适配的蜗轮。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管,所述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所述外管的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管上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表面铰接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连接杆,多个所述连接杆远离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多个支腿相铰接。进一步地,所述内螺纹管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燕尾槽,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燕尾滑块,所述燕尾滑块插接在环形燕尾槽的内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安装管上设置的内管和活动块,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监测仪固定在安装支架后,可以用手调整内管在安装管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监测仪的高度,在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将内管固定,并且通过移动组件可以使安装支架左右移动,从而改变监测仪对观察点的远近,同时通过转动组件能够将监测仪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地面的水平高度不同而改变监测仪的监测角度,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使监测仪能够适用于不同水平高度、路面状况的地面,适于推广使用。2、本技术通过在安装管上设置的外管和内螺纹管,用手转动内螺纹管,可以使内螺纹管沿着外管进行上下移动,此时连接管会带动多个连接杆进行活动,并且多个连接杆会带动相应的支腿进行活动,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便于支腿的收纳与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块结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安装块结构又一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A-A方向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1、安装管;2、支腿;3、内管;4、固定组件;41、限位槽;42、固定块;43、限位杆;44、空槽;45、环型块;46、弹簧;5、安装块;6、活动块;7、安装支架;8、移动组件;81、滑动槽;82、滑动块;83、螺纹杆;9、转动组件;91、蜗杆;92、把手;93、蜗轮;10、外管;11、连接管;12、连接杆;13、内螺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5所示,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包括安装管1,安装管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腿2,安装管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管3,安装管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3位置的固定组件4,内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安装块5上设置有活动块6,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仪的安装支架7,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8,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9。本实施方案中,在使用本装置时,先将监测仪固定在安装支架7后,可以用手调整内管3在安装管1上的位置,从而改变监测仪的高度,在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后可以通过固定组件4将内管3固定,并且通过移动组件8可以使安装支架7左右移动,从而改变监测仪对观察点的远近,同时通过转动组件9能够将监测仪进行转动,从而可以根据地面的水平高度不同而改变监测仪的监测角度,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使监测仪能够适用于不同水平高度、路面状况的地面,适于推广使用。具体的,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管1上的固定块42,内管3的表面开设有一排限位槽41,固定块42上活动插接有限位杆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1),所述安装管(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腿(2),所述安装管(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管(3),所述安装管(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3)位置的固定组件(4),所述内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上设置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仪的安装支架(7),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8),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管(1),所述安装管(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呈等间距环形阵列分布的支腿(2),所述安装管(1)的内部活动插接有内管(3),所述安装管(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管(3)位置的固定组件(4),所述内管(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5),所述安装块(5)上设置有活动块(6),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测仪的安装支架(7),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左右移动的移动组件(8),所述活动块(6)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支架(7)进行转动的转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管(1)上的固定块(42),所述内管(3)的表面开设有一排限位槽(41),所述固定块(42)上活动插接有限位杆(43),且所述限位杆(43)贯穿安装管(1)并延伸至限位槽(41)的内部,所述固定块(42)的内部开设有空槽(44),所述限位杆(4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环型块(45),所述限位杆(43)上套设有弹簧(46),所述环型块(45)与弹簧(46)均位于空槽(44)的内部,且所述弹簧(46)抵触在环型块(45)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仪用户外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8)包括固定连接在活动块(6)上的滑动块(82),所述滑动块(82)上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安装块(5)上开设有滑动槽(8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君马少辉张善良杨胜彬伞志强曲爱红王明昊王焯吕培显霍晓亮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地球物理勘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