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914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中转盘转动安装于机架上并由第一伺服电机驱动;夹紧旋转夹具包括治具、旋转轴及第二伺服电机,治具由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旋转;喷墨打印工位包括喷墨组件和UV固化装置,喷墨组件包括喷头、墨盒、喷墨控制装置、内循环系统及负压系统,喷头与墨盒连接,喷墨控制装置控制喷头的工作状态,负压系统与墨盒连接,用于调节墨盒内的压力状况,内循环系统连接喷头和墨盒;UV固化装置用于对待印刷产品上的墨水进行固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能够对圆柱、圆锥类等异形产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印,实现了快速、精准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的多色多工位打印,而且工作效率高、印制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打印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印刷方法(如丝印、移印等)都是接触式打印,而且需要制版或打图,并不能一次性将图片高效快速地制在待印制件上,因此,喷墨打印应运而生。喷墨打印是非接触式打印,不会对材料本身产生挤压,同时材料也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对于圆柱、圆锥类等异形产品的打印,无法满足该异形产品的全方位无死角的印刷要求。现有对异形产品的打印方法一般采用移印工艺,首先在移印材料上打印出相应的图案,然后再将材料与产品结合,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定位,而且在结合后需要将材料烘干,非常耗费时间、人力和空间,限制了印制过程的高速、精准性。因此,现有技术有待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的打印速度慢、精度不高、以及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包括机架、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中控平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多个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多个喷墨打印工位;所述中控平台用于控制所述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喷墨打印工位的工作状态;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由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固定于所述转盘上,每一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包括治具、旋转轴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治具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治具旋转;所述上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待印刷产品安装在所述治具上,所述下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完成印刷的产品从所述治具上取下;每一所述喷墨打印工位包括喷墨组件和UV固化装置,所述喷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控平台上,所述喷墨组件包括喷头、墨盒、喷墨控制装置、内循环系统以及负压系统,所述喷头与所述墨盒连接,所述喷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头的工作状态,所述负压系统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墨盒内的压力状况,所述内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喷头和所述墨盒;所述UV固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设置于所述喷头下方,用于对待印刷产品上的墨水进行固化。进一步地,所述墨盒包括一级墨盒和二级墨盒,所述二级墨盒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墨盒和副墨盒,所述主墨盒、副墨盒分别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负压系统与所述主墨盒连接;所述喷墨控制装置包括供墨泵、第一过滤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墨盒上的浮子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供墨泵、主墨盒之间,所述供墨泵与所述主墨盒连通;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二过滤器、隔膜墨泵、控制板、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主墨盒和所述隔膜墨泵之间,所述隔膜墨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墨盒连通,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隔膜墨泵的工作状态,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副墨盒的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喷墨组件还包括正压空气泵、电磁阀和手动阀,所述正压空气泵与所述主墨盒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主墨盒和所述喷头之间,所述手动阀设置于所述副墨盒和所述喷头之间。进一步地,每一所述UV固化装置包括UV灯、固定架和调节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支架和盖板,所述UV灯安装于所述支架内并由所述盖板部分盖合,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可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板,所述支板上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固定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支板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穿过所述弧形槽与所述定位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喷墨组件还包括背板、Z轴线性移动模块以及可转动支架,所述Z轴线性移动模块包括第一步进电机、第一丝杆、滑轨、立板,所述背板安装于所述中控平台上并连接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滑轨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立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上,所述第一步进电机与所述立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第一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一螺孔;所述立板上设置有U型固定板和定位柱,所述可转动支架包括车架和调节螺杆,所述车架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U型固定板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穿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车架一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车架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和横板,所述横板上设置有通槽、以及于通槽两侧设置的导轨;所述喷墨组件还包括X轴线性移动模块,所述X轴线性移动模块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丝杆和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设置有对应所述通槽的定位槽,所述喷头穿设于所述定位槽,并穿过所述通槽,所述第二步进电机与所述横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块连接有第二定位件,所述第二定位件设置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第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并穿过所述第二螺孔。进一步地,所述夹紧旋转夹具还包括第一固定座、联轴器和第二固定座,所述旋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座,并于所述第一固定座内套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多个接墨装置,每一所述接墨装置包括接墨盘、接墨盘固定架和接墨盘调节架,所述接墨盘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接墨盘调节架与所述接墨盘固定架连接,所述接墨盘安装于所述接墨盘调节架上。进一步地,还包括若干个线性滑动模块,所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分别与所述线性滑动模块滑动连接,所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内分别设置有吸盘。进一步地,所述喷墨打印工位包括彩墨打印工位Y、彩墨打印工位M、彩墨打印工位C、彩墨打印工位K,或者所述喷墨打印工位包括白墨打印工位W、彩墨打印工位Y、彩墨打印工位M、彩墨打印工位C、彩墨打印工位K、光油打印工位V。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能够对圆柱、圆锥类等异形产品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打印,实现了快速、精准以及自动化程度高的多色多工位打印,而且工作效率高、印制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夹紧旋转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拆解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喷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拆解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喷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拆解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UV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拆解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接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内循环系统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10-机架,20-转盘,30-第一伺服电机,40-中控平台,50-上料机械手,51-线性滑动模块,52-吸盘,60-下料机械手,70-夹紧旋转夹具,71-治具,72-旋转轴,73-第二伺服电机,74-第一固定座,75-联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中控平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多个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多个喷墨打印工位;/n所述中控平台用于控制所述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喷墨打印工位的工作状态;/n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由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n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固定于所述转盘上,每一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包括治具、旋转轴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治具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治具旋转;/n所述上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待印刷产品安装在所述治具上,所述下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完成印刷的产品从所述治具上取下;/n每一所述喷墨打印工位包括喷墨组件和UV固化装置,所述喷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控平台上,所述喷墨组件包括喷头、墨盒、喷墨控制装置、内循环系统以及负压系统,所述喷头与所述墨盒连接,所述喷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头的工作状态,所述负压系统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墨盒内的压力状况,所述内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喷头和所述墨盒;/n所述UV固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设置于所述喷头下方,用于对待印刷产品上的墨水进行固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中控平台、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多个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多个喷墨打印工位;
所述中控平台用于控制所述转盘、第一伺服电机、上料机械手、下料机械手、夹紧旋转夹具以及喷墨打印工位的工作状态;
所述转盘转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由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
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固定于所述转盘上,每一所述夹紧旋转夹具包括治具、旋转轴以及第二伺服电机,所述治具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所述治具旋转;
所述上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待印刷产品安装在所述治具上,所述下料机械手安装于机架上,用于将完成印刷的产品从所述治具上取下;
每一所述喷墨打印工位包括喷墨组件和UV固化装置,所述喷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中控平台上,所述喷墨组件包括喷头、墨盒、喷墨控制装置、内循环系统以及负压系统,所述喷头与所述墨盒连接,所述喷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头的工作状态,所述负压系统与所述墨盒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墨盒内的压力状况,所述内循环系统连接所述喷头和所述墨盒;
所述UV固化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并设置于所述喷头下方,用于对待印刷产品上的墨水进行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盒包括一级墨盒和二级墨盒,所述二级墨盒包括相邻设置的主墨盒和副墨盒,所述主墨盒、副墨盒分别与所述喷头连通,所述负压系统与所述主墨盒连接;
所述喷墨控制装置包括供墨泵、第一过滤器以及设置于所述主墨盒上的浮子开关,所述第一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供墨泵、主墨盒之间,所述供墨泵与所述主墨盒连通;
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第二过滤器、隔膜墨泵、控制板、压力感应器,所述第二过滤器设置于所述主墨盒和所述隔膜墨泵之间,所述隔膜墨泵的另一端与所述副墨盒连通,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隔膜墨泵的工作状态,所述压力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副墨盒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组件还包括正压空气泵、电磁阀和手动阀,所述正压空气泵与所述主墨盒连通,所述电磁阀设置于所述主墨盒和所述喷头之间,所述手动阀设置于所述副墨盒和所述喷头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喷墨自动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UV固化装置包括UV灯、固定架和调节架,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调节架包括支架和盖板,所述UV灯安装于所述支架内并由所述盖板部分盖合,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并可相对所述第一转轴进行上下调节,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支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伟贾鹏举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创想天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