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814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包括加热箱体,在加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加热模框,所述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有对放入加热模框内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通过设置若干加热模框来对模具进行批量模具,提高加热效率,节约加热等待的时间,也使得加热的热能可以充分利用、节约设备台数和设备占用的空间、达到节能环保,在加热模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使得模具可以均匀受热,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的受热情况,在加热模框的上方安装有开盖机构,模具从开盖机构放入加热模框内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开盖机构便于模具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中,提高了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
本技术涉及加热炉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加热的联组加热炉。
技术介绍
现有的技术中为了模具在使用前的加热,广泛地使用加热炉,现有的加热炉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模具加热炉都是单组的,加热模具数量有限,加热效率低,能量损耗大;②而模具的加热时间又是非常长的,不能一下子就将加热好,现单组的模具加热数量未能满足挤压型材过程存在短时间换模的需求;③现有的加热炉模具在取出和放入模具非常不便,花费时间也长。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是存在有所不足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炉加热模具数量有限、加热效率低,能量损耗大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热批量模具、提高加热效率、使得加热的热能可以充分利用、节约设备台数和占用空间、实现模具可以均匀加热、达到节能环保的联组的模具加热炉。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包括加热箱体,该加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若干模具的若干加热模框,所述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有对放入加热模框内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模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该加热模框的上方安装有便于模具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内的开盖机构,模具从开盖机构放入加热模框内由加热机构对若干模具进行加热,该循环受热机构转动使模具受热均匀,通过设置若干加热模框来进行批量模具的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也使得加热的热能可以充分利用、节约设备台数和设备占用的空间、还使得模具可以均匀受热、达到节能环保。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热丝,该电热丝和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相连接来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电热丝可以对模具高温加热。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框的外周围绕有耐高温和减缓加热模框重量的耐热砖。进一步的,所述耐热砖围绕在加热模框外使得耐热砖和加热箱体相互间隔形成一个保温空间,该保温空间内填充有对加热好的模具有保温作用的保温棉。进一步的,所述开盖机构包括有炉盖、带动炉盖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炉盖打开和关闭的转动杆、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的转动气缸,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和炉盖相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和转动气缸相连接,所述转动气缸的气动驱动炉盖进行打开和关闭从而便于模具的取出和放入,提高了便利性。进一步的,所述炉盖的内部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有助于延长炉盖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受热机构包括使加热模框内的模具可以受热均匀的耐高温循环风机、联轴器、电机,所述联轴器设于耐高温循环风机和电机之间,所述耐高温循环风机通过联轴器和电机传动连接,保证了模具加热温度的均匀性。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模框的前方安装有可以精准控制模具加热温度的测温棒,提高模具加热温度的精确性。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至少包含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加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加热模框,所述加热模框的一侧连接有对放入加热模框内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通过设置若干加热模框来对模具进行批量模具,提高加热效率,节约加热等待的时间,也使得加热的热能可以充分利用、节约设备台数和设备占用的空间、达到节能环保,在加热模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使得模具可以均匀受热,有效地保证了模具的受热情况,在加热模框的上方安装有开盖机构,模具从开盖机构放入加热模框内对模具进行加热,通过开盖机构便于模具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中,提高了方便性。(2)在加热模框的前方安装有测温棒,可以精准控制模具加热温度,提高模具加热温度的精确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联组的模具加热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联组的模具加热炉的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联组的模具加热炉的炉盖打开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联组的模具加热炉的炉盖盖上的示意图。加热箱体1,加热模框2,加热机构3,电热丝31,耐热砖32,保温棉33,循环受热机构4,耐高温循环风机41,联轴器42,电机43,开盖机构5,炉盖51,转动杆52,转动气缸53,测温棒6,模具7。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包括加热箱体1,该加热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若干模具7的若干加热模框2,在加热模框2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有加热机构3,通过加热机构3对放入加热模框2内的模具7进行加热,在加热模框2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7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4,该加热模框2的上方安装有开盖机构5,模具7从开盖机构5放入加热模框2内由加热机构3对若干模具7进行加热,该循环受热机构4转动使模具7受热均匀,通过设置若干加热模框2来进行批量模具7的加热,提高加热效率,也使得加热的热能可以充分利用、节约设备台数和设备占用的空间、还使得模具7可以均匀受热、达到节能环保,通过开盖机构5便于模具7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2内。该加热外箱采用钢铁焊接形成加热模框2的外框。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该加热机构3选用为电热丝31,将电热丝31和加热模框2的左侧相连接来对模具7进行加热,电热丝31是利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直接将电能转化成加热模框2内部需要加热的热能,效率高,节能效果好,通过电热丝31可以对需要高温发热量大的模具7进行加热。在加热模框2的外周围绕有耐高温和减缓加热模框2重量的耐热砖32。该耐热砖32围绕在加热模框2外使得耐热砖32和加热箱体1相互间隔形成一个保温空间,该保温空间内填充有对加热好的模具7有保温作用的保温棉33,同时也保证了加热模框2外使得耐热砖32和加热箱体1之间的密封性。本技术实施例具体实现时,该开盖机构5包括有炉盖51、带动炉盖51进行转动从而实现炉盖51打开和关闭的转动杆52、驱动转动杆52进行转动的转动气缸53,所述转动杆52的一端和炉盖51相连接,所述转动杆52的另一端和转动气缸53相连接,所述转动气缸53的气动驱动炉盖51进行打开和关闭从而便于模具7的取出和放入,也方便对模具7进行更换,同时也便于对加热模框2进行提高了方便性。该炉盖51的内部采用耐高温的不锈钢材料制成,有助于延长炉盖51的使用寿命。该循环受热机构4包括耐高温循环风机41、联轴器42、电机43,所述联轴器42设于耐高温循环风机41和电机43之间,其中,联轴器42的一端和电机4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包括加热箱体,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若干模具的若干加热模框,所述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有对放入加热模框内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模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该加热模框的上方安装有便于模具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内的开盖机构,模具从开盖机构放入加热模框内由加热机构对若干模具进行加热,该循环受热机构转动使模具受热均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包括加热箱体,其特征在于:该加热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容纳若干模具的若干加热模框,所述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有对放入加热模框内的模具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模框的另一侧安装有使模具循环受热均匀的循环受热机构,该加热模框的上方安装有便于模具取出和放入加热模框内的开盖机构,模具从开盖机构放入加热模框内由加热机构对若干模具进行加热,该循环受热机构转动使模具受热均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电热丝,该电热丝和加热模框的三个侧面围成U型连接来对模具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模框的外周围绕有耐高温和减缓加热模框重量的耐热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联组的模具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热砖围绕在加热模框外使得耐热砖和加热箱体相互间隔形成一个保温空间,该保温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连元王永机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步鹿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